|
创设真实语境 培养发散性思维
本文作者: 河北迁安首钢矿业一中 赵会颖
创新思维能力是指人们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开拓新领域的思维能力。新《课标》指出:“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应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既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和当今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也是社会进步、民族素质提高的必然要求。 营造氛围,激发创新思维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并不是教师机械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而首先是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学生对知识、对学习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教师的态度。” 新《课标》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轻松、愉快、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对学生的精神面貌和学习动机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而积极、肯定的情绪也会使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发展。因此,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应该与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促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热情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教师可用以下方法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 1.微笑。微笑是友善的表现,是人们相互交流的基础。教师的微笑能使学生倍感亲切,从而缩短师生间的距离。2.目光。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教师可以通过眼神传达对学生的各种情感,如期待、赞赏、鼓励等。3.语言。语言能直接传达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教师亲切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能使学生内心产生情感的共鸣,而幽默、滑稽的语言则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实践证明,和睦融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不仅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更能激活课堂,使学生的思维更活跃,从而提高其创新思维能力。 创设情境,拓展创新思维 众所周知,英语是一种语言,语言的目的在于交际,而交际又离不开情境。人的灵感往往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教师要创设丰富的情境,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鼓励学生积极探讨,并通过思考、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 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活动采用实物、图画等创设情境,或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来描述情境,还可以用录音机、录像机、电视机、计算机、幻灯机等多种媒体来辅助教学,创设良好的情境,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创造一切有利条件。 例如,教授完人教版教材高一Unit10 The Olympic Games后,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了解了奥运会的有关知识,笔者结合我国即将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事实引出相关话题,让学生展开讨论: 1.What is the spirit of the Olympic Games? 2.How many gold medals do you think China will win in the 2008 Olympic Games? 该话题是学生比较了解的话题。在这一情境中,学生觉得有话可说,于是在课堂上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接着,笔者给学生布置了一个新任务,让学生以“Welcome to China!”为题发表一篇演讲,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实践能力。 巧设问题,引导创新思维 新《课标》认为:课堂教学是师生交往、生生互动的过程。课堂提问是一种双向交际活动,教师通过提问可以了解学生的思想以及掌握知识的程度,并据此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提问使学生参与交流,增加用外语进行表达和交流的机会,使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得到锻炼。在教学中,笔者注意多角度、多方位地设计各种思考题,发展学生横向、类比、逆向等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学习不单单停留在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上,而且要利用所学知识去探索知识,以增强创新能力。 在教学课文时,笔者常采用多种思维训练法,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如教授人教版教材高三Unit 6 Dealing with Waste时,笔者在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提问,“Nowadays white pollution is becoming a serious problem in China, why? How can we solve this problem?”学生们积极开动脑筋,展开联想,并踊跃发言,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又如,在进行基础知识训练时,笔者力求让学生举一反三,培养其多种思维能力。如下面一句,“医生尽了自己最大努力挽救受伤的男孩。”笔者鼓励并启发学生用下面两种句型来表达: The doctor did what he could to save the injured boy. The doctor did all he could to save the injured boy. 总之,教师通过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巧妙地、适时地提问,能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使学生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学生的思维创造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其创新思维能力也得到提高。 积极评价,鼓励创新思维 新《课标》指出:“教师评价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教师评价的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功感,以增强自信心。中学生是一个需要肯定、褒扬,需要体验成功喜悦的群体,教师的信任和鼓励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求知欲的产生,影响到学生创造意识的萌发和创造力的产生。在教学中,学生有时会产生一些不合常理的想法,教师如果批评和指责学生,会压抑和阻碍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而教师的鼓励和引导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在课堂上,笔者常用积极的评价手段,鼓励、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尊心,培养他们乐思、善思、敢思的品质及不怕犯错误、敢于求异的良好学习心态。实践证明,在课堂上多使用积极、肯定的评价语言,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得到激励,帮助他们认识并欣赏自己的能力,从中找到兴趣和动机,产生自信心和成就感,从而转化成继续进步的动力。 结束语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法不定。在新《课标》的理念下,教师要转变观念,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课本知识的教学模式,而是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将学生的学习能力,特别是创新思维能力有机地渗透到整个过程中去。为此,教师应努力探寻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只有信任、理解学生,同时,积极、肯定地评价他们,学生才能处于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才能得到以发展。 |
|
主办
|
中报二十一世纪(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主办单位:中国日报社 Copyright by 21st Century English Education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网站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ICP备202406607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664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