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报纸
纸质报纸 电子报纸
手机订阅 微商城
英语
学习
双语学习 热点翻译 英语视频
实用英语 报纸听力 TEENS对话
教育
资讯
最新动态 活动预告
备课资源 语言文化
演讲
比赛
精彩演讲
活动动态
用报
专区
高中   初中
小学   画刊
   电子版首页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小学   |   画刊   |   教育报   |   二十一世纪英文报

英若诚:“奇才奇艺”的“多面手”(下)

本文作者: 本报记者 王昕
  1980年,英国著名导演托比罗伯森受邀来到北京人艺执导莎士比亚名剧《请君入瓮》,英若诚担任了剧本翻译兼副导演一职。在尝试翻译了该剧之后,英若诚又于1983年将著名剧作家兼导演阿瑟米勒的《推销员之死》翻译成中文。

  早在1978年6月,英若诚就曾作为中国文化艺术代表团的成员访问美国,并与美国戏剧家阿瑟米勒结识。是年秋天,米勒回访,并与中国戏剧家进行更深入的交流。1980年春,英若诚又陪同当时的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曹禺第二次访问美国。1983年,米勒也再度访问中国。在这期间,作为当时中国顶尖的话剧团体,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准备计划排演一部由其创作的戏剧作品,由米勒担当导演,角色由人艺演员扮演。于是,双方选定了米勒的剧本《推销员之死》,米勒钦点英若诚为该剧的翻译。

  1983年5月,《推销员之死》在北京首演。英若诚扮演了剧作中那个走投无路但又死不服输的推销员,演出获得巨大成功。“全剧结束时,我们都等在那儿,准备谢幕。台下却出现了寂静,有一位女演员忍不住哭了。就在这一片寂静中突然有人鼓起掌来,一下子,好像憋了一晚上的观众忽然都醒过来了,掌声越来越大,夹杂着观众的喊声,像是暴风雨般地把我们淹没了。”英若诚说。

  除了潜心研究话剧理论,翻译中、外剧作之外,英若诚还曾受邀前往美国等国家讲学。1982年8月他曾应邀赴美国堪萨斯州,作为密苏里大学的客座教授,为该大学艺术学院戏剧系的学生讲授戏剧电影表演课,并为美国中西部的部分大学讲课和开办讲座。1984年,英若诚再次赴美讲学,其间,他曾同黄宗江两人在美国奥尼尔戏剧中心为当地观众演出了英文版京剧《十五贯》,剧本翻译工作由英若诚担任。此外,他还曾指导二、三十名美国研究生排演了巴金的著作、经由曹禺改编的话剧《家》。鉴于其在沟通中美戏剧界交流所做出的贡献,美国密苏里大学埃德加斯诺基金会不仅聘请英若诚为该校戏剧系客座教授,还授予其密苏里州堪萨斯市荣誉市民称号。

  1985年,英若诚再次翻译并执导了英国剧作家彼得谢弗的《上帝的宠儿》(又名《莫扎特之死》)。该剧在1986年初公演,到1988年累计演出超过100场,深受观众喜爱。

  1986年的夏天,英若诚随《茶馆》剧组从加拿大演出归来,原计划再去新加坡参加艺术节。这时,他却接到了新的任命——调国家文化部任副部长。担任副部长期间,英若诚仍心系人艺,心系话剧。1988年他“忙里偷闲”,将美国著名作家赫尔曼沃克的《哗变》译成了中文,并邀请美国著名的演出组织家杜立图将当年演过这出戏的演员查尔顿赫斯顿请到北京人艺,任该剧导演。

  1990年,英若诚辞去文化部副部长的职务,回到了他热爱的舞台上,并很快翻译和导演了英国作家肖伯纳的名剧《芭芭拉少校》。1995年,他又将刘锦云的《狗儿爷涅槃》译成英语交由美国百老汇夜莺剧团排演,该剧于1996年1月23日在美首演,令美国观众领略到了中国话剧的魅力。

  精湛演技征服外国观众

  英若诚曾说在导演、戏剧翻译家等众多头衔中,“演员”才是他的本行。除了活跃在话剧舞台之外,英若诚还参与了不少影视剧的演出,塑造了一个个经典的荧幕形象,如电视剧《围城》中的高校长,《我爱我家》中的“右派”邻居和影片《知音》中的袁世凯。由于精通英文,英若诚还参演了部分中外合拍影视剧,如在中意合拍电视历史巨片《马可波罗》中饰演元世祖忽必烈,和1986年在电影《末代皇帝》中扮演战犯管理所所长。

  1981年,中意计划合拍电视片《马可波罗》,意大利方制片人文琴佐拉贝拉曾一直为找不到合适的演员扮演元世祖忽必烈而着急,这不仅是因为扮演者本人既要善于表现帝王威严之风度,又要具备精深的历史知识,同时,为了便于剧组人员交流,参演这部中外合拍电视剧的演员还必须会说一口流利而标准的英语。

  一天,美国的同行向拉贝拉推荐了英若诚。面谈中,英若诚标准的伦敦音和其丰富的舞台经验让拉贝拉当即决定英是扮演忽必烈的不二人选。

  为了接近角色,揣摩人物心理,英若诚利用仅有的三个月准备时间看资料、读剧本、研究人物,认真研读《元史》和《蒙兀儿史记》《马可波罗游记》《元史通俗演义》等文献资料,并通过《元世祖本纪》以及带有“起居注”性质的资料,详细考证了忽必烈的思想言论、为人处世和衣食住行、起居坐卧等方面的人物特点。

  1982年5月,美国NBC电视公司首先购买了该片的发行权,这部中、意合拍、有中、英、美、意、日多国演职人员加盟的影片开始在美国热播,英若诚对忽必烈的精湛演绎令美国观众折服。之后,大约有70多个国家相继购买了该电视剧的播放权,并先后推出该剧的西班牙文版、德文版和日文版。

  1983年,意大利《微笑与歌声》杂志经过读者投票,将当年的最佳男演员奖——“银猫奖”颁予了英若诚。

  话剧翻译应当口语化

  1999年,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编辑出版了《英若诚名剧译丛》(中英文对照)。书中收录了其五部英译中的剧本,即《请君入瓮》《推销员之死》《哗变》《芭芭拉少校》《上帝的宠儿》和三部中译英的剧本,即《茶馆》《家》《狗儿爷涅槃》。

  “在我翻译的五部英译中的剧本中, 除了《上帝的宠儿》和《哗变》之外,都有现成的译本,我为什么要另起炉灶,那是因为这些现成的译本不适合演出。我希望我这样说不是太武断,但是有经验的演员都会告诉你,演翻译过来的戏,要找到真正‘口语化’的本子多么困难。当然,‘口语化’的标准到底是什么,这本身就难说清楚。这里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汉语与欧洲语言表达习惯上的差异,不是一篇短文能说清的。”英若诚在该译丛卷首语里这样写道。

  英若诚认为口语化和简练是戏剧翻译中“必须首先考虑的原则”。在英若诚翻译的作品里,几乎很少见到译作中常见到的倒装句,而大都是琅琅上口的“舞台口语”。在翻译电影《哈姆雷特》时,英若诚就考虑到电影台词的需要,语言讲求在清新流畅中蕴涵激情和哲理,让影片既褪去莎翁名著的艰涩与距离感,同时又保留住莎翁经典名句的悠长韵味,让观众更容易融入其中。而在翻译《请君入瓮》一剧时,英若诚也十分注意将贵族口中的无韵诗体和幽默俏皮的下层语言相结合,亦庄亦谐,相映成趣。

  除了力求译文通俗易懂,具备口语化特征,英若诚还认为,“戏剧语言要铿锵有力,切忌拖泥带水,力求达到语言的直接效果”。 “当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借宫廷大臣波罗纽斯之口说:‘简练者,才华之魂也’大概也是这个意思。问题在于,我们的很多译者,在处理译文的时候,考虑的不是舞台上的‘直接效果’,而是如何把原文中丰富的旁征博引、联想、内涵一点儿不漏地介绍过来。而且,我们要翻译的原作者名气越大,译文就越具备这种特点。本来,为了学术研究,这样做也无可厚非,有时甚至是必要的。但是舞台演出确实有它的特殊要求,观众希望听到的是‘脆’的语言,巧妙而对仗工整的,有来有去的对白和反驳。这在一些语言大师,例如,王尔德或萧伯纳的作品中可以说俯拾皆是,作为译者,我们有责任将之介绍给我们的观众。”英若诚如是说。

  戏剧作品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地方性,这种特点使得戏剧语言也具有强烈的时代感,而如何在翻译过程中凸显而不是丧失这种时代性是戏剧翻译的关键。

  “话剧不仅仅塑造了活生生的人物角色,而且创造了一个完整的、 具体的、历史的语言环境,我们必须创造一个有说服力的语言环境。在翻译中这并不容易,因为有时很难找到那么现成的答案。《请君入瓮》发生于16世纪的维也纳,说的是日耳曼体系的语言。据我们现在所知,莎翁当年恐怕也未必精通这种语言。《推销员之死》却发生于20世纪的40年代末,是作家阿瑟米勒非常熟悉的年代,容不得半点模糊。经过慎重的考虑,在《请君入瓮》中,我们尽量靠近原文,必要时还参照了一些元明杂剧的笔法,例如第三幕结尾处公爵的独白。至于《推销员之死》,因为原剧用的是40年代末纽约的中下层社会的语言,不乏某些土语,因此译文中也大胆地运用了不少相应的北京土话。”英若诚解释道。

  在翻译外国剧作的过程中,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英若诚还很注意迎合中国观众的欣赏习惯。为了打动中国观众,英若诚坚持意译而非直译,他采用了一些中国成语,如“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等词。在翻译《推销员之死》时,为使译文体现原作的风韵,抓住剧中人物的特点,选择了京味很浓的天桥方言为依据,突出了人物的生活环境,语言极富生活气息,得到了剧作者米勒的充分肯定。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英若诚就一直不间断地从事话剧的翻译工作。即使是病重期间,这位爱“咬文嚼字”、追求尽善尽美的老人仍然在病榻上对《哈姆雷特》进行了重新的翻译。如今,老人虽已故去,但其为中外话剧界交流所做出的贡献永为人们景仰。每当一批批话剧新秀再次演绎那些经由英若诚翻译的外国剧作时,人们热情的掌声不仅是为着演员们的精彩表演,更是在表达对英老的缅怀和崇敬。

  ---------------------------------

  英若诚,中国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北京市剧协理事,曾任文化部副部长、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艺委会副主任,剧本室主任。1946年考221入清华大学外国文学系,后进入北京人艺。曾翻译如莎士比亚名著《请君入瓮》、阿瑟米勒的《推销员之死》、萧伯纳的《芭芭拉少校》和彼得谢弗的《上帝的宠儿》在内的多部外国剧作。同时,还将中国优秀剧作《茶馆》《王昭君》《家》等译成英文。2003年12月27日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74岁。
Loading ...
订阅更精彩
相关文章


 主办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演讲比赛   |   关于我们   |   手机访问
中报二十一世纪(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主办单位:中国日报社 Copyright by 21st Century English Education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网站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ICP备13028878号-1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664号
关闭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