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译意译孰优孰劣 利于沟通即为佳译
本文作者: 编辑 王晓珊
翻译的音译与意译问题历来是翻译工作者关注的热点之一。随着中外合作交流的加强,汉语与外语,尤其是与英语间的对译越来越受到翻译工作者,甚至普通公众的关注。
近日,《北京晚报》副刊相继刊登两篇读者文章就翻译的音译与意译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论。在《“译”得太远》一文中,作者Alex认为,英语的翻译目的是“交流”,而汉语的翻译目的是“介绍”。Alex解释说,以英语为代表的拼音文字,翻译外语时只有“音”而没有“译”。对于人名、地名及特有事物的名称,英语都将其原始发音直接纳入其词汇,如将意大利语单词或日语词直接音译为“spaghetti”(意大利面)或“sashimi”(生鱼片)。因此,讲英语的人与讲其他外语的人进行交流时不会产生沟通障碍。而汉语翻译旨在向中国人解释外界文化,而非与外界交流,因此汉语的翻译核心在“译”,如将意大利语单词或日语词意译为意大利面、生鱼片。这种翻译使得中国人与外国人交流时产生许多不便。Alex在文章最后提出,中国翻译工作者应改变翻译习惯,直接引入大量外来语发音,使汉语翻译由被动介绍变为积极交流沟通。
对于Alex的观点,读者傅志强发表了《英语何尝不“意译”》一文进行了反驳。傅志强认为,英语在翻译中也存在大量意译的情况。例如,英语将汉语的“长征”译为“Long March”,“长城”译为“Great Wall”,这些译法都是向外国人“介绍”中国文化。傅志强同时指出,汉语翻译也并非全部旨在“介绍”。在20世纪初,汉语中也曾引入不少音译外来词,如“inspiration”(灵感)被译为“烟士披里纯”,“proletariant”(无产阶级)被译为“普罗里塔里亚特”,“tobacco”被译为“淡巴菰”等,但这种译法后来由于不符合汉语习惯而被淘汰。
那么,翻译时究竟应当采取音译还是意译呢?解放军外国语学院英语系翻译学教授孙致礼告诉记者,翻译时采取音译还是意译应当视具体情况而定。关于“Long March”“Great Wall”等词组,由于英语中本身有“march”(行军)、“wall”(墙)等词,通过意译法比直译法的“Changzheng”“Changcheng”更易于被外国人理解。然而,若某事物为中国所独有,在英语中无对等词汇,就可用音译法。如“qigong”(气功)、“kang”(炕)等。有的汉语词最初被译为英语时用意译,而后由于不符合语言习惯等原因改为音译,如不久前,“福娃”的译名由“Friendlies”改为“Fuwa”。
孙致礼教授赞同傅志强的观点,他认为,汉语最初引入外来词时音译居多,然而有的词语被直译后,其字面意义不伦不类,令人费解,如“telephone”被译为“德律风”,“massage”被译为“马杀鸡”,后来这些词被意译为“电话”“按摩”就易于理解,单词发音也更简洁,易于被人们记住。
孙教授还指出,音意结合是一种非常时髦的翻译方式,尤其是娱乐界、广告界等为扩大某节目或某产品的影响,在翻译上颇下功夫。如“show”被译为“秀”、“coca cola”被译为“可口可乐”、“cool”被译为“酷”、“shopping”被译为“血拼”等。还有一些计算机相关词汇,如“penium”被译为“奔腾”、“hacker”被译为“黑客”等都是音意结合翻译的“佳作”。
至于翻译应达到积极沟通的目的问题,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翻译学教授邱懋如认为应引入“零翻译”的概念,即不用目的语中现成的词语译出源语中的词语,如WTO, VCD, E-mail等已为中国人所熟知,人们交流时可直接使用英语单词,而不会给沟通带来不便。
“翻译方法无好坏之分,凡有利于人们交流沟通、成功进行语言实践的翻译即为成功的翻译。”孙致礼说。
| |
| | |
Loading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