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
收藏本站
|
手机版
|
订阅报纸
订阅
报纸
纸质报纸
电子报纸
手机订阅
微商城
英语
学习
双语学习
热点翻译
英语视频
实用英语
报纸听力
TEENS对话
教育
资讯
最新动态
活动预告
备课资源
语言文化
演讲
比赛
精彩演讲
活动动态
用报
专区
高中
初中
小学
画刊
电子版首页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小学
|
画刊
|
教育报
|
二十一世纪英文报
英语教育资讯
>
英语教育电子版
>
第66期
>
正文
转变外语教育理念 科学设置专业课程
本文作者:
南京师范大学外语学院 辛斌
第66期
收藏
编者按:
近年来,社会及外语学术界有关外语教学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改革现存的外语教育体制和外语教学方法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为此,本文首先针对中国外语教学的现状,表明了自己的三点看法,即教师应转变教育理念、辩证地看待传统教学方法、外语人才应与社会需求接轨,之后,作者提出了改革外语教学的两点建议: 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不宜追求面面俱到;非英语专业的大学英语课程可由现在的必修课改为选修课。
---------------------------------
为改变我国外语教学中长期存在的“费时低效”现象,许多学者曾撰文探讨教学改革的出路,笔者此处亦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对英语教改的三点看法
1.改变“保姆式”教学方式和“家长式”的目标期待
所谓“保姆式”的教学方式是指教育者大包大揽,为学生设计和管理一切,压缩学生自我发展的空间;许多高校本科课程设置太多,学生疲于上课,教师则习惯于运用“填鸭式”授课方式。所谓“家长式”的目标期待是指一些教育机构和教育者或多或少都持着“望子成龙”或“恨铁不成钢”的心态,希望学生能迅速成才。其实,这种心态是导致目前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过高的根本原因。笔者认为,为社会培养“有用之才”才是教育者应该期待的,“栋梁之材”毕竟是极少数,是个人的长期艰苦努力与合适的条件和机遇等多种因素相加才有可能造就的,而非单纯的学校教育就能培育而成的。
2.不应被完全否定传统的教学方法
近年来,不少人士先后严厉地指出了现行大学外语教学中的弊病,为此,很多大学外语领域的教师、专家和学者一直在探索和实施教学改革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但是,遗憾的是,许多令人眼花缭乱的所谓新的教学法的效果却远不能令人满意。
其实,包括外语教育的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基本教学规律和方法,这些规律和方法是不能一味地追随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的。多年以来,外语教师一直强调:背诵所学的经典语篇和语篇片段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或方法,要学好一门语言,学习者必须养成勤于背诵的习惯(当然,背字典是不值得提倡的)。
记得在大学读书时,笔者曾经读到一篇关于如何学习写作的报道,其中,有人问当时我国一位著名的散文作家如何能写好散文。这位作家的建议之一就是:找中国古今的20篇优秀散文并将它们熟记下来。他同时着重指出,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背诵一篇文章,学习者对文章的“形”和“神”就会了然于胸。背诵得多了,这种语言的许多精妙表达方式和它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就会在你的心中扎根、开花、结果,文章自然也就写好了。
3.人才的培养应与社会接轨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这种接轨只是个程度问题,在许多情况下大学教育很难一步到位地将人才像产品一样交付给社会。在大学期间,教师必须让学生清楚这样一件事情:大学教育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学校教育具有“普适性”的特点,虽然它也分门别类地培养人才,有不同的学科,但它永远无法满足每一位学习者和社会各单位、各领域形形色色的具体需求,进入社会之后,他们必须继续努力学习才能真正在社会求得安身立命之所。譬如,大学英语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基本功,以提高他们的英语综合素质,但是,至于每个学生将来使用英语做什么,如是做口译还是笔译,是做商务翻译还是做科技翻译等,这些问题都是学校外语教育所难以顾及的。
关于教学改革的两点建议
笔者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1.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不能追求面面俱到
在设置英语专业课程方面,教师应坚持尽量少而精的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基本功和语言文化修养,给他们留出比较充分的自学时间。绝大多数学生在大学阶段已经初步具有了规划自己人生的意识,在自入学起就注重培养和强化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自觉性的前提下,教师应相信学生的个人能力,没有必要用过于严谨和厚重的教学计划来限制他们的自我发展空间和自由。另外,对于学生的专业能力,教师也不能求全责备,对其外语交际能力也不该期望过高。因为影响交际能力和交际效果的因素很多,既包括语言知识、文化百科知识、个人性格,又与交际的形式、内容和情境等密切相关,其中有些因素,如对象语的文化需要学习者终生学习,而有些因素,如交际语境则千变万化、无法预见,而人与人之间的交际结果,包括使用母语进行的交际,则往往是伴随着误解和语用失误而进行的。
2.应将非英语专业的大学英语课程由现在的必修课改为选修课
这样做既有利于政府和社会将节省下来的人力、物力投入到初、高中的基础英语教育中,改善其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又可减轻学生的学习和心理压力,使他们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专业和兴趣学习中去。当今绝大多数大学新生已具备了良好的自学英语的基础和能力,他们可以(而且应该)根据自己的目标和需求来决定在英语学习上的投入,这样对他们的迅速成长和成才可能更有帮助。当然,政府、学校和其他教育部门也可以通过设立各种奖项的方式来鼓励大学生学习外语。
Loading ...
订阅更精彩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网站
新浪微博
用报专区
相关文章
内容语言融合教育理念下的教材开发探索 (383期)
精品课程展现职教外语新趋势 (383期)
2024“一带一路”语言教育文化论坛成功举行 (383期)
教育部:书写2025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383期)
“数”说教育 (383期)
联合教研模式赋能区域英语教师专业发展——贵州省英语联合教研新实践 (382期)
加强研修创新 赋能英语教育——四川省绵阳高新区(科技城直管区)英语教学研究与实践 (382期)
主办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演讲比赛
|
关于我们
|
手机访问
中报二十一世纪(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主办单位:中国日报社 Copyright by 21st Century English Education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网站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ICP备202406607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664号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