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报纸
纸质报纸 电子报纸
手机订阅 微商城
英语
学习
双语学习 热点翻译 英语视频
实用英语 报纸听力 TEENS对话
教育
资讯
最新动态 活动预告
备课资源 语言文化
演讲
比赛
精彩演讲
活动动态
用报
专区
高中   初中
小学   画刊
   电子版首页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小学   |   画刊   |   教育报   |   二十一世纪英文报

新四级首次全面实施 作文重思辨能力考查

本文作者: 本报记者 王晓珊
  备受关注的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于2006年12月23、24日顺利结束。据了解,本次参加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人数约有600万人。本次考试是教育部实施四、六级考试改革后,四级考试首次全面使用新题型的考试,而六级考试今年实行“双轨并行”,考生可在新题型和传统题型中自由选择。据悉,从2007年6月开始,四、六级考试将全部使用新题型。

  据悉,教育部于2004年3月正式启动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项目。为配合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新四、六级英语考试更加注重全面地检测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同时,考试取消了合格证书,而改为向考生发放成绩单。

  本次新四级考试总共持续2小时20分钟。考生首先要在30分钟内完成作文部分,随后是15分钟的快速阅读,接下来是35分钟的听力测试。然后,考生在剩余时间内完成精读、选词填空、完形填空和翻译部分的考核。由于作文部分由过去的“压轴戏”变为“开场戏”,因此该部分也成为考生和教师关注的焦点。

  据了解,本次新四级考试作文要求考生以是否应该取消春节联欢晚会为题,写一篇120字的议论文。北京师范大学公共英语教学部写作课教师刘莉华向记者介绍说,在近两年的考试中,四级作文体裁以应用文居多,议论文相对较少。与应用文相比,议论文对考生的能力要求更高。刘莉华认为,应用文如书信、通知等一般有固定的模式,考生只需根据提示点按部就班书写即可。而学生写议论文时若缺乏强有力的论据,文章容易空洞无物。首都师范大学大英教研部主任王志赞同刘莉华的观点。王志说,正反论证文章的写作要求考生有较强的思辨能力,能够列举出说服力强且逻辑关系清楚的论据。而就“春晚”这一话题,王志认为,该议论话题虽是老生常谈,但考生要写出高质量的文章并非易事。王志举例说,该文章中可能用到的词汇如“小品”“相声”的英文词并非四级词汇,教材中也未出现。然而,在寒假结束后的口语课上,教师往往会组织学生讨论春节期间的活动,很有可能向学生介绍“晚会类词汇”。若学生平时注意收集这类词汇,写作时就会得心应手。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教育学院院长霍海洪教授也对本次新四级考试作文部分给予了充分关注。霍海洪认为,本次四级作文的话题与以往的许多校园类话题不同,属社会生活类话题。当代大学生的视野不应局限在校园内,他们应多关注当今社会的热点话题。霍海洪告诉记者,广外的英语教育学院在日常教学中非常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话题,使学生熟悉最新的英语词汇。然而,考生不应因为本次作文体裁而过分关注议论文,而应在平时的训练中加强对各种体裁作文的练习。

  霍海洪还告诉记者,除作文外,四级考试中增加的新题型如长对话、快速阅读等也充分体现了考试对考生听力和阅读速度的要求。这体现了现代社会对英语学习者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要求的提高。

  据了解,新四级的阅读理解和听力题材也很广泛,如快速阅读部分所选文章是关于“成为高效能人士的六个秘诀”,精读部分涉及“自来水与瓶装水的区别”“健康与疾病”等话题。听力部分的长对话也涉及“中小学生睡眠问题”“司机拨打移动电话问题”等话题。“要提高考试成绩,学生平时还需大量涉猎课外读物,开拓国际视野。”霍海洪说。

  那么,考生对新四级考试反应如何呢?记者在北京师范大学进行的随机采访中发现,不少考生感觉题目较难。据新浪网进行的调查显示,超过七成网友认为此次考试题目很难。刘莉华认为,考试难度大的原因主要是考试流程的变化使考生不太适应。其次,考试题量大、题型较散,考生做题时间紧也是加大考试难度的原因之一。 

  对于饱受争议的四、六级考试,霍海洪教授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四、六级考试改革后仍然不是尽善尽美,但任何事物都需经历一个发展过程。四、六级考试对大学英语教学具有良好的反拨作用。英语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利用其反拨作用指导教学,使学生具备良好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霍海洪说。

  四、六级考试刚刚结束,关于考试作弊的问题即成为许多媒体的关注热点。针对该问题,教育部新闻发言人在近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称,本次四、六级考试目前没有发现试题泄密及有组织的大规模违纪舞弊事件。
Loading ...
订阅更精彩
相关文章


 主办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演讲比赛   |   关于我们   |   手机访问
中报二十一世纪(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主办单位:中国日报社 Copyright by 21st Century English Education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网站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ICP备202406607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664号
关闭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