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泊做人 宁静处世 严谨治学
本文作者: 本报记者 王昕
1917年,当时以培养学校师资为己任的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创办了英文专修科,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的雏形就此形成。历经90年的发展与变迁,如今,这所培育了近7000名学生的学院已经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外语学院。其间,吴宓、闻一多、杨宪益、范存忠、商承祖、陈嘉等著名学者都曾在此任教,为其不断发展写下过浓墨重彩的一笔。
1998年,王守仁就任院长一职。在他的领导下,南大外国语学院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不断取得新成绩:2002年,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03年,获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学位授予权,增设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2006年获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法语语言文学专业被评为江苏省重点学科; 2007年,学院又获得了德语语言文学和俄语语言文学博士学位授予权。
事实上,“院长”只是王守仁在职业舞台上成功演绎的角色之一。在担负着众多行政管理事务的同时, 他并未放松对其所钟爱的外国文学的研究和对教学工作的不断摸索。
作为学者,他是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外国文学学会会长、江苏省“优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作为教学者,他是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副组长、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曾获得过1996年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特等奖和第一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在学者、教师和院长三种角色间转换,王守仁驾轻就熟、游刃有余。
不过,上述诸多头衔和名誉并不是王守仁最为看重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才是令他最堪快慰的事。
勤奋:治学的不二法门
1955年,王守仁出生在苏州。颖慧好学的他自幼喜好读书。上小学时,他常去老家附近的书摊,租看连环画,有时能津津有味地捧读一个上午。在众多的连环画中,有一本《格列佛游记》最令他爱不释手。初中时,王守仁开始接触古典文学,经常从同学和邻居那里借阅当时被列为“禁书”的四大古典名著。少年时代,其踏实沉稳、刻苦好学、做事专注的优良品性就已显露出来。除了阅读,他还爱好书法,曾自学二胡、笛子和绘画。
1971年,王守仁高中毕业。由于当时全国高考制度被废除,高等学校招生体制很不健全,慕学心切的王守仁先在江苏一家外事服务公司找了份工作,祈盼着有一天能重返校园。在这段时间里,他坚持学习《英语900句》和一本名为Essential English的教材。全国高考制度恢复后,1979年,渴望深造的王守仁报考南京大学外文系并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
“勤”是治学的不二法门,这点在王守仁身上体现的尤为突出。本科四年学习期间,他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大部分时间是在图书馆里度过,整日沉浸于对英语知识的“贪婪”摄取中,鲜有闲暇和娱乐的时间。
上世纪80年代的南大外语系名家荟萃,英语专业更是人才济济,当时就有范存忠、陈嘉等国内一流学者任教。这些著名学者的言传身教和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学风不仅令王守仁备受教益,对其后来从事学术研究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那时候的外文系已经形成了体系化的且特色鲜明的教学模式。写作教学基础阶段注重以句子为练习‘单位’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教师布置的习作也多以议论文为主。此外,学校还十分注重在本科阶段进行外国文学教学,特别安排了三个学期开设有文学史、文学作品选读等多门课程。”王守仁回忆道。
良好的天赋、良师的教诲和自身的勤勉,为王守仁日后治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83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南大外文系的研究生,计划师从范存忠先生专攻英国文学研究。当年,南大外文系曾规定研究生考试第一名的学生将被公派送往英国攻读硕士学位。于是,1984年,王守仁远赴英国伦敦大学开始了长达四年的异国求学生涯。
循序渐进,持之以韧
在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学习的第一年,王守仁的主要研究方向是19世纪英国文学,这是英国文学发展史上最为光辉的时期,曾涌现出大批著名小说家,如勃朗蒂姐妹、狄更斯、萨克雷、艾略特、特洛普、哈代等。
如今,谈及这些大家及其作品,王守仁可谓如数家珍,信手拈来,但在20多年前,由于大学四年所学有限,很多在国外家喻户晓的文学家的名字对于刚刚在英国开始学业的他来说却是闻所未闻,对于很多文学作品,也只是知其名,却从未阅读过。这就意味着他必须用几倍于英国学生的努力作足课前准备工作,以不至于在课堂发言时“捉襟见肘”,总说些“陈词滥调”。
在伦敦求学期间,只要没有课程安排,王守仁就会徒步15分钟来到学校附近的大英图书馆“安营扎寨”,看书,写作,在学术丛林中摸索、巡行,在文学世界中构建他的学术大厦。
1985年,王守仁顺利完成了硕士论文,研究课题是作家特洛普的小说作品。之后,他便开始着手确定博士论文的选题。王守仁告诉笔者,做学问这么多年,他最深刻的体会就是认识到论文选题的重要性,“一个好的选题能将人引上康庄大道,相反,一个蹩脚的选题也能把人带进死胡同”。20多年前,王守仁就花费了6个月的时间,每周四天蜗居在大英图书馆的一个角落里,逡巡在“康庄大道”和“死胡同”的岔路口,常常是前一分钟豁然开朗,后一分钟又开始自我否定、困惑迷茫。
英国大学对于博士论文的要求是要能对现有知识体系作出新的贡献,起初,王守仁将研究视角聚焦在英国诗歌上,但是,后来他却发现当时的学术界对于这一领域的研究已经相当丰富,要想做出具有新意的研究殊为不易。接着,他又希望能在英国戏剧研究领域寻找突破口,也未能成功。
直到有一天,王守仁想起曾在课堂上听老师提过诗剧这一文学概念,即以诗歌形式写就的戏剧作品,这是一种将诗歌和戏剧结合起来的文学体裁。他忽然想到,既然无法在诗歌和戏剧两方面找到能够有所建树的研究点,不如转向两者的结合点——诗剧,而更令王守仁高兴的是这一领域在当时的英国文学研究界仍是一个空白点,如果深入研究,必能有所收获。
于是,王守仁开始为其庞大的“学术工程”制定周密的时间进度表,计划以一年的时间收集大量诗剧作品、构建理论框架,再用一年半的时间写作和修改。在英国,文学学术界鼓励大胆突破,打破陈言旧说,但也强调研究应有所本,必须充分占有和分析史料。在着手准备博士论文期间,王守仁收集了几乎能找到的从19世纪初的拜伦、雪莱到19世纪末的哈代等作家的所有诗剧作品,并对每部作品及其创作特点进行历史的呈现。每研究一部作品,他都广泛搜求史料,力求言之有据,每次引述他人观点必在写作中注明资料的来源。
在赴英之前,王守仁曾拜读过朱光潜先生的《悲剧心理学》和由其翻译的黑格尔的《美学》等作品,对他们以美学理论分析品评戏剧和诗歌的研究视角印象深刻。于是,在撰写博士论文时,在呈现大量史料的基础上,王守仁也尝试着从美学的角度对诗剧作品进行研究和剖析。
1988年,王守仁终于独立完成了题为《心灵的舞台——19世纪英国诗剧研究》的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的教授高度评价他的科研成果和“新颖独到”的见解,伦敦大学顺利授予他博士学位。
不仅如此,1990年,他的这篇博士论文由英国麦克米伦出版公司和美国圣马丁出版社分别在英美两国同时出版发行,并被伦敦大学、哈佛大学等英美著名大学的图书馆收藏。有意思的是,麦克米伦出版公司正是王守仁当年日日捧读的《英语900句》的出版机构。
通过在英国四年的学习,王守仁对于英国文学研究已具根基,并逐步深入到了学术的堂奥,这为其后来的研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未完待续)
王守仁:1955年生,江苏苏州人。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南京大学外文系,1984年赴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学习,1988年获博士学位。现任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秘书长。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副组长、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外国文学学会会长。主要成果包括《19世纪英国诗剧研究》《新编美国文学史·第四卷》等学术著作;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有关英美文学研究的论文多篇;翻译《还乡》等文学名著;主编《英国文学选读》等英语专业教材10余部;主持的教学改革课题两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曾获国家教委和人事部授予的“在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回国留学人员”称号,江苏省“优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称号,1996年获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特等奖,2006年获国家级名师奖。 |
| |
| | |
Loading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