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首次公布
本文作者: 本报记者 李立
今年年初,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第23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设置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简称为MTI)的决定,使得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成为与MBA(工商管理硕士学位)、MPA(公共管理硕士学位)等形式类似的专业学位教育方式。日前,教育部正式下发了关于《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通知,MTI的具体设置方案终于"浮出水面"。 据了解,专业学位教育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种形式。区别于一般意义上侧重理论、学术研究的研究生教育,专业学位教育旨在针对一定的职业背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其职业指向非常明确,就是针对职业要求培养职业领域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专业学位教育如今已经成为一种潮流。我国从1991年开始设立专业学位,至2006年已经设立了16个专业硕士学位,例如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法律硕士等专业硕士学位。如今,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使得我国专业硕士学位"家族"又增添了一位新"成员"。 设置MTI势在必行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院长穆雷教授向记者介绍说,设置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构想是由广外首倡的,得到了国务院学位办的大力支持,被列为其2006年工作重点之一。去年11月,国务院学位办举行了第一次专家论证会,12月举行了第二次专家论证会,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就设置MTI进行了反复论证,最终使其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3次会议上顺利通过。 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院长柴明颎教授告诉记者,目前各高校招收的翻译方向硕士研究生一般设在外国语言文学专业下,在教育理念上偏重理论研究,侧重学术性而不是实践性,对翻译的专业性和应用性重视不够。"而翻译恰恰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职业,需要从业者具备实际翻译操作技能、翻译理论知识和经济、法律、金融等相关知识。其中,翻译技能是最重要的也是最核心的能力。" 柴院长说。 据了解,目前各外语院系招收的翻译方向研究生其培养目标主要是高校教学和科研人员。这类研究生在入学考试、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安排和学位论文写作等方面,是按照学术型人才嘌J浇械摹S行┭I踔镣耆鍪恿朔胧导什僮髂芰Φ呐嘌贾卤弦瞪胧导芰喜睢U庵帜J讲焕诟呒斗胱ㄒ等瞬诺呐嘌膊皇视ι缁岫杂τ眯汀⒆ㄒ祷肴瞬诺男枨蟆2裨撼け硎荆胫耙档奶厥庑砸螅窍中型庥锝萄逯莆薹ù锏降模虼擞斜匾诒A粢延型庥锶瞬排嘌J降耐保胱ㄒ笛慌嘌J剑柚梅胨妒孔ㄒ笛唬嘌?实操型"人才。 培养模式打破传统 教育部《关于<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说明》中指出,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及提高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需要、适应国家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口笔译人才"。 据悉,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在培养模式上重视实践环节,强调对学生翻译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翻译案例的分析,要求学生至少有10万字以上的笔译实践或不少于100小时的口译实践。此外,在教学模式上,翻译硕士专业学位采用研讨式、口译现场模拟式教学。口译课程运用现代化的电子信息技术如卫星电视、同声传译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室等设备开展。笔译课程可采用项目翻译的方式授课,即教学单位承接各类文体的翻译任务,学生课后翻译,教师课堂讲评,加强翻译技能的训练。 提及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学模式的特殊性,广外穆雷院长表示,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教学要在相关理论基础上和学生的积极参与中,让学生掌握各种文体的翻译方法、了解翻译职业所需的各种知识,并以任务型教学为主要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与实际操作的能力。与MBA教学方式类似,翻译专业硕士从实践出发,可采取实例教学的形式。例如口译课程可以在征得会议主办方同意的前提下,采用口译教师从会议现场带回来的资料进行演练教学。 据介绍,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学主要是训练学生借助语言知识、主题知识和百科知识对原语信息进行逻辑分析,并用另一种语言将理解的信息表达出来。这些专门训练包括:译前准备、笔记方法、分析方法、记忆方法、表达方法、术语库的建立等。 专兼职师资"双管齐下"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承担翻译硕士专业教学任务的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口译或笔译实践经验。近年来,国内有关高校对翻译学科越来越重视,设置了具有一定影响和教育特色的高级翻译学院,开始由一般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向专业的高水平翻译人才的培养模式转变。目前,我国已形成了一支能基本胜任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专职师资队伍。同时,在外事部门、对外文化交流部门、新闻及出版部门以及经济、科技和社会各领域的职业翻译队伍,例如外交部及各省市外办的专职翻译人员,大多具有丰富的翻译经验,可以担任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兼职教师。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中指出,该专业教学将成立导师组,发挥集体培养的作用:"导师组应以具有指导硕士研究生资格的正、副教授为主,并吸收外事与企事业部门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翻译人员参加;可以实行双导师制,即学校教师与有实际工作经验和研究水平的资深译员或编审共同指导。" ---------------------------------------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部分) 学位名称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英文译为"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缩写为MTI。 培养目标 具有专业口笔译能力的高级翻译人才。 招生对象及入学考试方法 招生对象一般为学士学位获得者,具有良好的双语基础,有口笔译实践经验者优先考虑;鼓励具有不同学科和专业背景的生源报考。入学考试参加全国统一组织的统考或联考及招生单位自行组织的专业复试,结合工作业绩与资历择优录取。 学习年限 实行弹性学制,可以脱产学习,也可以半脱产或不脱产学习。全脱产学制为两年;半脱产或不脱产学习者视其修满学分与完成论文情况,最多不超过五年,最少不低于三年。 培养方式 实行学分制。学生必须通过学校组织的规定课程的考试,成绩及格方能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修满规定的学分方能撰写学位论文;学位论文经答辩通过可按学位申请程序申请翻译硕士专业学位。 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写作时间一般为一个学期。学位论文可以采用以下形式(学生任选一种):1.项目: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选择中外文本进行翻译,字数不少于10000字,并根据译文就翻译问题写出不少于5000字的研究报告;2.实验报告: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就口译或笔译的某个环节展开实验,并就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写出不少于10000字的实验报告;3.研究论文: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撰写翻译研究论文,字数不少于15000字(以上字数均以汉字计算)。 --------------------------------------- 国外、港台翻译人才培养概况 欧美 从二战后欧美就开始重视职业译员的培养,在高校开设翻译教学项目。目前,国际上大约有270多所高校设有翻译教学与研究项目。比较著名的有巴黎高等翻译学校、渥太华大学翻译学院和美国蒙特雷国际研究学院翻译学校等。它们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培养口笔译实践人员和翻译理论研究人员,授予翻译硕士和博士学位,如会议口译硕士(MA in Conference Interpreting)、法庭口译硕士(MA in Legal Interpreting)、翻译与地区化管理硕士(MA in Translation and Localization Management)、口笔译硕士(MA in Translation & Interpreting)、笔译硕士(MA in Translation)等,另外还有文学翻译、字幕翻译、机辅翻译等。涉及语种包括英、法、西、德、俄、日语等。 欧美翻译人才的培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课程设置、教学要求、教师资格、评价标准等方面都以培养学生翻译技巧和实际能力为重点,使之毕业后就能从事各领域的专业翻译工作。所以,翻译工作坊、文学工作坊(阅读原版外国文学作品)、非文学工作坊(训练语言翻译技巧)、机辅翻译工具等教学方式,都以增强口笔译实践能力为主。同时,翻译教学对师资有特殊要求,如国际会议口译员协会认可的16个一类培训机构中,11所高校聘用职业译员授课,其余5所高校也至少有80%的职业译员授课。 香港 20世纪70年代初,香港中文大学成立了翻译系,目前香港8所政府拨款的大学中有7所(香港科技大学除外)设有翻译系或翻译课程,分别侧重传媒翻译、法律翻译、科技翻译、机辅翻译、文学文化翻译等方向。翻译毕业生极受市场的欢迎,就业率非常高。 台湾 台湾于20世纪80年代在台湾师范大学和辅仁大学成立了翻译研究所,后来又有彰化师范大学和长荣大学等学校,培养翻译硕士。翻译硕士研究生培养面向市场,课程设置强调口笔译实践,邀请部分职业译员和高级编审授课。 |
|
主办
|
中报二十一世纪(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主办单位:中国日报社 Copyright by 21st Century English Education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网站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ICP备202406607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664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