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报纸
纸质报纸 电子报纸
手机订阅 微商城
英语
学习
双语学习 热点翻译 英语视频
实用英语 报纸听力 TEENS对话
教育
资讯
最新动态 活动预告
备课资源 语言文化
演讲
比赛
精彩演讲
活动动态
用报
专区
高中   初中
小学   画刊
   电子版首页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小学   |   画刊   |   教育报   |   二十一世纪英文报

测试改革中外语教师的作用

本文作者: 21ST
——平克虹在首届全国基础外语教育“明”师论坛暨第三届全国外国语学校、外语特色学校管理与教学研讨会上的发言稿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之下,评价和测试是全社会都很关注的话题,它是课程改革中很重要的一个领域,外语教师在课改背景之下所承担的评价和测试改革的任务和作用,主要应包括以下几点:

一、转变评价测试观念

1. 从只重视终结性评价向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向转变。

2. 从过分强调选拔性考试向重视学业水平考试转变。

长期以来,我们都非常重视中考和高考。然而,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和国家基础教研改革目标的提出,我们应该从过分强调选拔性考试,向适度地关注学业水平考试做必要的转变。

3. 从行为实践方面来看,现在我国很多地区的学校从高一年级开始,就开始对学生进行高考应试训练。从初一年级开始,测试就仿效中考题型来进行,有鉴于此,教师从观念到实践都应该进行必要的转变。

目前,在对学生的评价方面,教师应从高一年级或初一年级开始就从高考和中考应试型评价向运用科学评价测试手段的评价转变,向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方向转变。

二、加强评价测试的理论研究

作为一名外语教师,应加强对语言评价测试的研究。一直以来,我们主要关注高考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而对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和高中毕业学业考试的研究还没有形成体系,也没有完整的理论指导。

首先我们需要对两者的目的、功能和性质加以明确,并对测试的目标、形式、内容、试卷结构和使用的题型进行研究。评价测试、学业考试和高考的效度是完全一样的吗?高考的信度和学业考试的信度有何区别?难度如何把握?(这种种评价与测试)对于教学存在什么样的反拔作用(回馈效应)?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任何测试都不能脱离它所存在的社会背景。对于大规模的测试,国内外英语教学界的许多著名专家也有不同的看法。例如,选择题在一定程度上难免会误导广大的师生。但是,我们又必须联系实际,联系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来考虑问题,因为原有的大规模考试,不能脱离社会而单独存在。

十多年前,有关专家提到“外语测试问题不是简单的学术问题、学科测试问题,它是一个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教育的全方位的问题。”当时我对此还没有深刻的理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阅历的丰富我对他的话有了更深的体会:测试是一种妥协,它是在向社会、向政治、向经济妥协,在夹缝中求生存。因此人们不能仅停留在完美的理想主义的测试理论和测试实践上。

关于测试结果的解释和使用,课程考试标准明确要求不得公开学生考试成绩和排名。相关文件最早出现在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文件中提出任何学校和教师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公开排名。在2002年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评价与测试指导意见》以及在英语学科的《课程标准》中也都提到了上述的规定。但是,时至今日,十余年过去了,大家却对此置若罔闻,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当下课程改革所面临的艰辛。

对于中考的改革人们也缺乏足够的研究。中考改革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其考试性质和功能的界定。在中考方面,我们一直在研究两个层面上的问题:一是初中毕业考试,(先要举行全省或者当地的毕业考试)然后毕业考试合格的学生再来参加高中招生考试。一般界定初中毕业考试是合格性考试,中考是选拔性考试。因此许多地区的《中考说明》中都有这样一句话:“中考是由合格的初中毕业生来参加的选拔性考试。”这对中考的定位非常明确,即选拔性考试。

但是2004年教育部《关于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验区初中毕业考试和高中招生制度改革指导意见》(下面简称《指导意见》)中提出:要在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和高中招生制度方面取得突破,首次明确地提出了在中考的层面上,学生要参加的是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而不是我们以前所谓的、笼统的中考概念。

《指导意见》明确说明,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其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学科学习目标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考试结果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水平的主要依据。这段话非常准确地对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做了明确的解释: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学科学习目标方面所达到的水平,并没有提出选拔的目的。

这个界定对命题人员和命题主管部门来说非常的重要。因为把两种不同目的的考试放在一起,会增加命题工作的难度——其结果既要可以衡量学生是否达到了毕业的水平,又要为高中选拔提供必要的依据。

对学业考试,我们必须研究国际上对其持什么样的态度以及是如何界定这种学业考试的。其实,国际上学业考试通常采用的形式是中等学校的入学考试以及颁发毕业证书的考试。这与我国对于中考的界定是相吻合的。

教师在日常课堂中所使用的大多数评价都属于形成性评价,这种评价主要是就学生形成能力方面做出的评价,目的是使学生们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形成性评价有如下几个特点:

1.形成性评价的实施者是教师本身。

2.形成性评价的时间贯穿于日常教学的始终。

3.形成性评价的内容即学生所学的课程内容。

4 .形成性评价的结果用于诊断、分析、反馈、指导终结性评价,目的是为了检测学生掌握的东西。

终结性评价的特点则是,其执行者不是教师,它所检测的内容也并不和学生所学的内容发生直接关系,它主要是从教育管理的角度做出的评价,检测学生是否达到预定的标准。其执行主体通常是外在机构或教育行政部门,这就是所谓的初中毕业学业考试——从省一级来界定。

当前评价测试领域所碰到的问题是:目前人们普遍将所有的测试都看做是终结性测试,包括平时的单元测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都被看做是终结性测试。这是评价测试领域存在的严重问题,它导致从高一年级开始的模拟考试全部按照高考的测试标准来实施。对于这些问题,我的观点是:

1.我们在不同的阶段应采取不同的测试类型(制定相关的测试依据和内容),用不同的评价手段。

平时的测试应该与学生所学的内容有关,而大规模的终结性测试命题则重在检测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不同的考试应该有不同类型的测验结构,使用不同的题型。

从测试来说,自高一年级开始,所有单元测试、期中考试及期末考试的试卷结构都按照高考的命题模式进行,初中命题模式,则与中考保持一致,这样既不符合教育教学基本目的,也不符合测试的基本目的。

2.关于测试难度问题。《高考说明》中要求考试有适当难度——科学合理的难度。命题难度在很大程度上反馈到初、高中的英语教学上,而学生所接受的应试教育强度则在很大程度上被高考的难易程度所左右。

在我国存在一个奇怪现象,以中考为例,越发达的地区试题难度越低,如广东、上海、北京等地的考生通过率都很高,而相对较为落后的地区命题难度较高,考生通过率则较低。我曾与相关命题专家讨论过这个现象,得到的答复是:落后地区的高中教学资源有限,因此在激烈竞争的压力下,只有难度较高的试题才能体现出区分度。

3.关于应试模式。

目前普遍存在的情况是:中学教学过程中从初一、高一年级开始,就按照中考、高考的命题模式来训练学生。尽管在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已经有十五、六个省市开始单独命题,而且一些省对高考试题也进行了一定改革,但当高考试卷模式相对稳定后,学校从高一年级开始进行的所有同步练习和检测试题又围绕当地的高考试题进行了。

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建立以学校为本的评价测试机制。新的教学测试体系应该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本校教师为主体的评价测试机制,而不是纯粹的拿来主义。

一项研究发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那就是现在学校30多岁的教师的命题能力急剧下降。现在电脑为教师提供了很多便利,一些教师不再自己出题而是运用网络拷贝成题。重复的练习册、模拟题不但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教学内容,导致教师完不成教学任务。究其原因,是教辅书籍的增加,浪费了教学有效的宝贵时间。

对此,首先我们应该建立以学校为本的教育教学体制。教师要提高其测试命题的技术,通过学习测试理论是最为有效的方法。

其次,要注意控制测试的频率和实施范围。过多过频的测试将干扰正常的教学秩序,尤其是大面积地实施跨县区的测试的危害尤甚。我们要关注考试的频率并且考虑到它的执行范围,不要让各层次的教师都被这类测试所困扰。

按照国际上所公认的标准,选拔性考试应该让60%至80%的考生都通过,而所谓的标准参照考试则应该让90%以上的学生都通过。要实现这一标准,对我们而言,在观念和时间上,需要一个很困难的转变过程,但是,身为教师,我们都必须向这个方向努力,否则会将教育引导向一个非常困难的境地。

(根据平克虹老师在2008年5月20日至22日召开的首届全国基础外语教育“明”师论坛暨第三届全国外国语学校、外语特色学校管理与教学研讨会上的发言整理)
Loading ...
订阅更精彩
相关文章


 主办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演讲比赛   |   关于我们   |   手机访问
中报二十一世纪(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主办单位:中国日报社 Copyright by 21st Century English Education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网站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ICP备13028878号-1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664号
关闭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