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ASIO电子辞典在常规课堂教学中的使用探究——清华附中研究报告(上)
本文作者: 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外语教育与教师教育研究所 戎晓燕
一、研究背景 (一)研究背景 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进行,新课标对学生在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传统的听、说、读、写语言技能培养的基础之上,对语言学习策略、语言知识以及语言功能的掌握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要求。例如,在学习策略方面,要求教师加强课堂干预并合理教授学生使用资源策略;在语言知识方面,将其划分为语音、词汇、功能、语法、话题五个方面。 此外,新课标对传统的语言技能(听、说、读、写)以及衍生出的语言知识、学习策略的要求进行了分级量化的描述,对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提出了高于课本、更具体也更实际的要求。例如,在七级的描述中,要求学生“能读懂供高中学生阅读的英文原著简写本及英语报刊,具有初步的实用写作能力,如事务通知、邀请信等”;八级、九级对使用课外资源和真实语言提出相关要求;在九级描述中,强调学生要能够“就国内外普遍关心的问题,如环保、人口、和平与发展等,用英语进行交谈,表明自己的态度和观点,能做日常生活的口头翻译,能利用各种机会用英语进行真实交际,能借助字典阅读题材较为广泛的科普文章和文学作品,能用常见应用文体完成一般的写作任务,并具有初步使用文献的能力,能自主开拓学习渠道,丰富学习资源”。 这些要求都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要求教师能够寻求和扩展更多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学习。在众多的挑战中,词汇成为解决各种问题的关键。新课标对听、说、读、写以及语言知识的要求都建立在词汇的基础之上,因此如何发掘有效的资源和方法帮助学生进行词汇学习成为教师研究的重中之重。 在新课程对学生英语学习,尤其是词汇学习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学生也在不断寻找更加快捷、简便的学习工具来辅助英语学习,而电子辞典便是这种趋势下的产物。电子辞典于20世纪80年代末应运而生,由最早功能单一的PDA逐步发展成为涵盖词典、娱乐以及多种生活功能于一身的工具。一项关于中学生使用电子辞典的调查显示,中学生中电子辞典的持有率已经超过50%(姚喜明,刘森林,2003)。但是,这种高持有率并不能够成为英语学习成绩提高的必然保证。相反,电子辞典词条单一、例句缺乏、娱乐功能过多等弊端反而成为部分学生英语学习的桎梏。基于电子辞典使用的现状,英语教师对于电子辞典的态度褒贬不一。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电子辞典成为很多教师研究的问题,此课题正是一线教师为解决这个问题进行的一次探索。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英语教材是英语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新教材的使用也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一定的挑战。例如,清华附中使用的北师大版新教材不仅对学生的词汇学习提出很高要求,同时需要教师改变原有的词汇教学方式,寻求更加有效的方式将词汇与语境相结合,并在词汇教学中融合各种语言技能的训练。 但是,现有的大部分研究集中在电子辞典在词汇教学中的应用方面(马莉,2003;袁辉,2005;刘建树,2008;甄倩,马爽欣,2008;)。尽管这些研究涉及了词汇学习的不同方面,例如词汇搭配(杨波,赵静, 2007),但针对电子辞典在英语教学中其他技能培养的应用研究几乎为零。因此,在最初设计研究计划和确定研究问题时,清华附中针对前期调查结果(电子辞典持有率高,但使用单一),将“如何在日常教学中引入电子辞典,并辅助课堂教学进行多方面英语技能的训练”作为研究问题,并就电子辞典在听、说、读、写各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尝试,为一线教师提供了相应参考。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1.如何在常规课堂教学中使用电子辞典辅助英语学习? 2.使用电子辞典是否会对学生的英语学习产生影响?如果有,表现在哪些方面? 3.将电子辞典引入英语教学是否对教师产生一定影响?如果有,表现在哪些方面? (二)研究对象 1.学生情况 为探索电子辞典在英语教学常规课堂中的应用,清华附中选取了高二文科实验班作为实验对象,共36人,其中男生8人,女生28人。(在实验最后一学期,由于学生转学、生病等原因,实验人数减为30人,其中女生22人,男生8人。)文科实验班英语水平普遍较高,学生水平比较整齐,容易开展课堂整体活动。同时考虑到文科实验班选取21世纪英文报作为课外补充阅读材料,更加有利于教师对电子辞典课堂应用指导的延伸与实践。实验时间为一年,每周5课时。 2.教师背景 参与实验的教师是实验班的班主任,便于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 (三)数据收集与分析 本研究收集的数据分为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两种。 1. 定性数据的收集 定性数据的收集包括师生访谈、课堂观察、课堂录像、教师教案、学生的学案、作业以及词汇测试试卷。 A.教师访谈 本研究针对教师进行了三次访谈,即前期访谈、中期访谈和后期访谈,分别在实验前一个月、实验实施后一学期、实验结束时进行。三次访谈均为半结构式访谈,内容涉及教师的研究计划、对待电子辞典的态度、实验进行中的教学情况以及课堂反馈等。三次访谈的问题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内容反映了教师态度、学生反馈以及实验情况在实验过程中的变化,为实验前后对比分析提供了丰富数据。 此外,在每次课堂教学录像录制结束之后,都会针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一些简短访谈,问题通常围绕课堂设计及教学,以进一步了解教师的教学意图。 B.学生访谈 学生访谈由教师进行,时间分别安排在实验前期、中期、后期问卷结果统计之后。教师根据问卷结果选择学生单独访谈。 C.课堂观察、课堂录像 为丰富实验数据,本研究对涉及的写作、阅读等重点课型进行了录像;同时对与课堂教学相关的教师教案、学生学案以及学生作业、词汇测试试卷进行了收集,与课堂录像以及课堂观察笔记相互补充,完整记录了日常课堂的教学过程及学生的反馈。 2. 定量数据的收集 本研究的定量数据收集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研究共进行了三次问卷调查,分别为前期问卷、中期问卷、后期问卷,分别于实验开始前一个月,实验进行一学期后以及实验结束时进行,主要涉及学生的电子辞典使用情况、电子辞典对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学生对电子辞典的态度三方面的情况。三次问卷的问题随着实验的进行作相应的调整,但整体具有一定的连续性,为实验前后学生使用电子辞典的情况以及电子辞典使用是否对学生的英语学习产生影响等问题进行对比分析提供了丰富数据。同时,问卷的调查结果也为教师进行学生访谈提供了信息。 三、研究发现与讨论 本研究以三个问题为出发点,经过一年的教学实验并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数据,得出以下结论: (一)电子辞典适用于常规课堂教学并从多个方面对日常教学产生积极的辅助作用 在一年的教学实验中,通过各个教学单元的实验以及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数据收集,本研究发现电子辞典除了可用于词汇教学之外,还可以广泛应用到多种英语课型课堂教学中,对常规课堂教学起到了积极的辅助作用,具体表现为: 1.电子辞典可应用于多种课型,辅助课堂教学 正如前文所提,目前电子辞典主要应用于词汇教学和学习方面,针对电子辞典的研究也以词汇教学为主,久而久之,电子辞典似乎成为了词汇教学的专属工具,教师和学生都习惯性地将电子辞典和词汇学习联系起来,并将电子辞典应用到对词汇要求最高的阅读教学中。但是,师生同时忽略了电子辞典应用于其他课型的可行性和效果,没能使电子辞典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起到全面的辅助作用。在实验中,研究者发现,电子辞典可以与教材使用紧密结合,广泛用于听、说、写的教学,全面辅助学生学习英语。 教师在访谈中提出以下想法: “……问题就是,在不同的课型中该如何处理,好像更多的还是补充阅读跟词汇,比如说,在听说课上、写作课上,该怎么去更好地配合课型……”(前期访谈) “我们希望在写作、听力中有一些尝试,比如词汇的多样化表达, 高中要多样化词汇,我们的定位就是从词汇到阅读写作,以读带写,帮助学生英语学习。”(后期访谈) 为了配合教材的使用,研究者在实验过程中根据不同课型的特点进行了不同的尝试,将电子辞典融入每种课型的课堂教学之中,利用电子辞典有声、词条广、释义全、例句实用性强、文化背景知识丰富的特点,在日常教学中声、义、形、练相结合,进行立体式的课堂教学,并将这种教学模式引入到听、说、读、写四种课型中。 图一以写作课为例,展示了如何将电子辞典的使用有效地融入写作训练课堂,并设计一个听、说、读、写并存的立体课堂。在写作的词汇准备阶段,教师借用word tree的活动让学生以key word为中心,通过查阅电子辞典找出相关词和衍生词,以扩大写作词库,同时通过新单词扩展写作空间。这种尝试既扩大了学生写作时的词汇量,同时拓展了他们的思维,让其写作的广度和深度有了一定的扩展和深化。 图二呈现的是同一堂写作课在练习阶段进行的一项电子辞典辅助活动。在词汇练习结束之后,学生开始片段写作的练习,这是他们实际应用词汇的开始。在实际教学操作中,学生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使用电子辞典查找相关单词并完成课堂活动,但是对于词汇的具体使用并没有透彻的了解。教师先示范一组word tree中一个单词的使用方法,然后让学生通过替换和取代的方式学习新词汇。通过安排这种词汇练习,教师一方面控制练习的难度,让学生能够全部完成任务,从而符合Krashen关于“i+1”以及Vygostky关于“ZPD”的学习理论,有助于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学习体系,例如词汇的掌握和使用方法;另一方面,可以为学生的写作提供框架式的引导,为学生自行进行写作练习奠定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组电子辞典课堂教学活动对单词的掌握和练习没有局限在单一的查找和练习方面,同时教师让学生利用电子辞典的发音功能正确朗读词汇,并通过背诵卡将这些词汇录入词库,成为常用复习词汇的一部分,通过“查、听、读、记”立体式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单词。 (下转208期A9版) |
|
主办
|
中报二十一世纪(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主办单位:中国日报社 Copyright by 21st Century English Education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网站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ICP备202406607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664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