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报纸
纸质报纸 电子报纸
手机订阅 微商城
英语
学习
双语学习 热点翻译 英语视频
实用英语 报纸听力 TEENS对话
教育
资讯
最新动态 活动预告
备课资源 语言文化
演讲
比赛
精彩演讲
活动动态
用报
专区
高中   初中
小学   画刊
   电子版首页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小学   |   画刊   |   教育报   |   二十一世纪英文报

高山写新绿 清露润百花

本文作者: 鲁子问: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英语》 (新标准)小学和初中教材中方副主编
2011年,为了推进国家《义务教育 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的实施,外研社对《英语》 (新标准)小学、初中阶段教材进行了全面修订。

一、教材修订原则

(一) 宏观原则

1.国家意志原则。教材编写团队在认真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2010-2020)》后,确定以其指导思想、工作方针、战略目标、战略主题为《英语》 (新标准)修订的指导思想,以其对于义务教育等要求为《英语》 (新标准)修订的具体要求,以《课标》的理念、内容、方法为《英语》 (新标准)修订的内容依据。

2. 素质教育原则。《英语》 (新标准)在修订时,力求更广泛、更深入、更具新意地贯彻素质教育思想。

3.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原则。《英语》 (新标准)在修订时继续注重教材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

4.中方为主、中外合作原则。《英语》 (新标准)在修订时继续坚持“中方为主、中外合作”的原则,由中方进行教材大纲设计、教学内容审改和定稿、练习活动审改和定稿、教师用书主要内容编写等,外方参与大纲讨论,负责教学内容、练习活动的初稿编写并参与修改,以及教师用书部分内容的编写。

(二) 微观原则

1.“素质—题材—功能—结构—任务—可行”有机结合原则。《英语》 (新标准)在修订时继承并延续教材最初编写时遵循的“题材—功能—结构—任务”的多元编写大纲,并对其进行丰富和发展,将其扩充为“素质—题材—功能—结构—任务—可行”。

2.注重思想性、科学性、趣味性和灵活性结合的原则。《英语》 (新标准)在修订时坚决贯彻《课标》提出的思想性、科学性、趣味性、灵活性等教材编写原则;依据语言学习的客观规律,充分体现不同年龄段和不同语言水平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需要;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兴趣、爱好、愿望等学习需求,注重趣味性。

3.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原则。《英语》 (新标准)在修订时充分考虑全体学生的发展需求,继续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

4.整体把握教材容量和难度,更新内容,适度减负。《英语》 (新标准)在修订时继续坚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教材内容。《英语》(新标准)在修订时还进一步通过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二、主要修改内容

1.减少学习内容。《课标》对于小学、初中阶段的学习内容有一定调整,如小学提出了初步运用400多个词汇的要求,对语法项目也做了明确规定,初中把多项语法项目的学习转为高中的学习内容等。《英语》 (新标准)根据《课标》要求,减少了相关语法、词汇学习内容。

2.调整学习顺序。在《英语》 (新标准)减少学习内容之后,对部分较难的学习内容增加了学习时间,如小学阶段的一般过去时、初中阶段的被动语态等。同时,根据外研社征集的教材使用反馈信息,对部分语法学习内容的顺序进行了适当调整,如小学阶段学习数字的内容,根据教学反馈意见延后了几个模块;初中对于现在完成时的教学,从8年级上学期调整到8年级下学期,状语从句的教学则从8年级下学期调整到9年级上学期。

3.调整学习要求。《英语》(新标准)根据《课标》对于学习内容的学习要求进行了相应调整,小学阶段针对二级词汇表中的词汇设计了运用活动,针对二级词汇表之外、五级词汇表之内的词汇设计了理解活动;初中阶段定语从句的学习,根据《课标》设计了理解活动,而不是运用活动;小学阶段的歌曲歌谣中的非常用词汇的学习要求也进行了降低。

4.调整学习活动。小学阶段教材普遍在课文学习之前增加了导入活动,在课文学习之后增加了巩固训练活动。小学教材中任务活动的设计更加清晰明确。初中调整了部分语法、词汇学习活动,增加了语境中训练巩固语法、词汇的活动,调整了学习策略活动。

5.调整评价活动。《英语》 (新标准)小学阶段的教材在全部训练和运用活动中增加了形成性评价要求。《英语》 (新标准)小学教材还根据《课标》的评价理念、评价建议、评价方法与案例,在每一册设计了终结性评价试题。初中教材也根据《课标》对评价进行了相应调整。

6.丰富教学建议。《英语》 (新标准)教材全面丰富了教师用书的内容,增加了教材分析,同时还为小学教师配备了视频的备课建议,为每一学段都拍摄了案例课,以便教师们更好地把握教材的教学要求,从而提高教学成效。
Loading ...
订阅更精彩
相关文章


 主办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演讲比赛   |   关于我们   |   手机访问
中报二十一世纪(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主办单位:中国日报社 Copyright by 21st Century English Education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网站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ICP备202406607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664号
关闭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