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
收藏本站
|
手机版
|
订阅报纸
订阅
报纸
纸质报纸
电子报纸
手机订阅
微商城
英语
学习
双语学习
热点翻译
英语视频
实用英语
报纸听力
TEENS对话
教育
资讯
最新动态
活动预告
备课资源
语言文化
演讲
比赛
精彩演讲
活动动态
用报
专区
高中
初中
小学
画刊
电子版首页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小学
|
画刊
|
教育报
|
二十一世纪英文报
英语教育资讯
>
英语教育电子版
>
第256期
>
正文
首届全国新高中特色发展论坛名校校长访谈
本文作者:
21ST
第256期
收藏
田间:高考改革不能冒进
四川石室中学校长
【高考改革:保公平,促科学,稳推进】
记者:您认为高考改革以及推进改革的阻力主要在哪些方面?
田间:高考改革主要围绕两大主题,一是公平,二是科学。高考作为人才调度的指挥棒,对教育教学和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
首先,我认为改革要循序渐进,要广泛征询各方意见,要稳步推进,不能太冒进。其次,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平衡,高考公平涉及大局分配。我认为现在国家的做法很好,先分省试点,积累经验,然后再逐步推开。关于改革的阻力,我觉得主要来自我们这些基层学校、家长、学生的认同。只有他们认可了,才能平稳推进改革。一项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的改革制度,如果过程太过冒进、操作性不强,会让老百姓质疑,进而可能发生群体事件,最终可能导致改革的失败。所以,我希望高考改革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在体现教育公平的同时,更注重可操作性和实践性,这样才有利于人才选拔、有利于培养学生素质、有利于指导教育教学。
【学校:责任教育 成才又成人】
记者:请向我们介绍一下石室中学的优势以及特色。
田间:石室中学是中国成立较早的一所地方官办学堂,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底蕴是我们在同等院校中具备的最大竞争优势。石室中学以“传统、基础、创造”为办学理念,意思是继承优良传统,打好素质基础,培养创造能力,这三个方面是相互整合、有机结合的。学校校训是十六个字:“爱国利民,因时应事,整齐严肃,德达材实”。“爱国利民”中的“利”字强调以行动来实惠于百姓,“因时应事”强调与时俱进,“整齐严肃”既指学风也指校风,“德达材实”的需求是对师生德与材的共同鞭策。
王昱:成人教育比成绩教育更重要
江西临川一中校长
【成人教育推进学生成才】
记者:临川一中是江西省首批优秀重点中学,也被评为全国绿色学校。请您介绍一下临川一中的优势以及特色。
王昱:临川一中办学历史并不长,从刚开始创办的四个班,发展到今天两个校区、近万名师生员工的江西省首批示范性高中,临川一中最大的特点就在于一流的校风、学风和教风。与此同时,临川一中的教育教学理念也是比较先进的,与学生的学业成绩相比,我们更加注重的是学生的成人,中国古话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成人教育是我们教育的核心。
【推进素质教育:全体、全面,允许学生差异发展】
记者:临川一中的这些办学特色对于学生的高考成绩起到什么作用?
王昱:这两者应该是相辅相成的,本身高考就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只要把整个教育教学的各个过程环节做好,高考成绩也就自然会好。比如说到素质教育,前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简单明了地指出了素质教育三个要义。第一,面向全体学生;第二,学生全面发展;第三,学生自主发展。我们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就是围绕着柳斌同志所说的这三个方面进行,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
【高考改革不宜太频繁】
记者:您如何看待高考改革?
王昱:关于高考改革,江西从明年开始,高考使用全国卷,考试的范围和题型有一些微调。但从2017年开始,全国进入到一个新的高考改革阶段,外语一年多考,高考统一只考两门学科,不分文理科,这种改革其实对于减轻负担确实有帮助。改革的思路肯定是对的,但是不一定需要这样频繁。
于振丽:课程设计,从管理走向引领
北京十一学校副校长
记者:十一学校实行“一个学生一张课表”,这对于学生管理、课程设置以及师资专业素质培养等方面是否提出了更高要求?
于振丽:是的。在学生管理方面,我们应该改变以往传统的管理观念,从管理走向引领,通过课程的选择,发现学生最优秀的地方,激发他们内在的动力机制,让学生沿着自己优秀的方向努力,成为最好的自己。所以“内动力激发”“个别化”就成为了我们的主题词。在教师专业素养上,我们力争实现课程顶层设计、丰富各个课程对应的配套资源,这也是教师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走班制:实现导师对学生高位引领】
记者:对于普通高中实行的走班制、导师制,您认为需要重视的问题是什么?
于振丽:“走班”实际上是课程分层分类的必然要求。“走班”制是每个学生一张课表,这样行政班的制度就被打破,班主任的作用就与之相应地得到削弱。为适应这样的机制,导师制、教育顾问这样的领导模式,本身就是在从管理走向引领,所以不能把自己变成小班主任,导师是不管琐事的。导师要实现对学生的高位引领,就是人生指导、心理疏导、学业指导。
【关注教师成长 完善平台机制】
记者:十一学校除关注学生的个体成长外,对于教师的个体成长是否同样关注?
于振丽:我们主张在关注学生个体成长的同时,也必须关注教师个体成长。教师都有自己的成长发展规划,教师在近几年里做了大量的课程开发以及学生用书的编写,形成了全员育人的教育机制。学校通过很多形式来为教师提供一个分享的平台,比如每周一次的教育沙龙,每学期一次的主题教育年会等,教师就可以把自己的体会分享出来,与其他教师互通有无,资源共享。
张文茂:高考新政策,适合学生发展
河北衡水中学校长
记者:您如何看待新高考改革以及高考改革的阻力?
张文茂:我完全赞同新的高考改革方案,并且我认为在实行过程中不会有阻力或者阻力不大。因为这一次的高考改革方案是语文、数学、外语三科不变,学生在其余六个学科(理、化、生、史、地、政)中自主选择三科,最终以六个学科的成绩为准,这个改革很适合学生的发展。我认为此次改革变化不大,只是给了高校更多的自主选择权,但到目前来看还不确定,还需要有关部门继续研究。
【改革——尊重学生爱好,利于高校选拔】
记者:您认为高考改革对高考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张文茂:学生能够选择适合其发展的学科,这尊重了学生的爱好,对学生是有利的。对高校来讲,也增强了高校选拔人才的自主性。
【应对高考改革 软件硬件双管齐下】
记者:河北省并不是这次改革的试点地区,但改革也势在必行,请您介绍一下为此学校做了哪些相应的准备?
张文茂:为迎接此次改革,学校的准备集中在对六个学科的选择及辅导上,因为这六个学科如何合理选择非常重要。按照现在上海的办法,理、化、生、史、地、政,六选三,这对高校选拔某个学科的学生有利、对学生发展有利。但是对学校来讲,一定是走班制教学,因为每个学生选择的是不同的学科,现在的行政班不能满足高考的要求,因此学校具体要做的准备包括走班制的教师、硬件等方面。总之,为了迎接此次改革,衡水中学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Loading ...
订阅更精彩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网站
新浪微博
用报专区
相关文章
2024“一带一路”语言教育文化论坛成功举行 (383期)
教育部:书写2025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383期)
联合教研模式赋能区域英语教师专业发展——贵州省英语联合教研新实践 (382期)
守正创新谋发展 踔厉奋发向未来——2024年度外语教育大事件回顾 (382期)
学科育人视野下高中英语教学设计探究 (381期)
高中英语隐形分层教学实践探究 (381期)
情境教学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 (381期)
主办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演讲比赛
|
关于我们
|
手机访问
中报二十一世纪(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主办单位:中国日报社 Copyright by 21st Century English Education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网站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ICP备202406607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664号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