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上海交通大学理科选手夺冠 英语专业学生该如何逆袭?
3月20日,第21届中国日报社“21世纪·可口可乐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圆满落幕,上海交通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的朱雪凭借其优美的语音语调、内涵丰富的演讲内容以及机智的现场回答勇夺桂冠。
纵观之前的20届大学演讲比赛,获得冠军次数最多的高校分别为南京大学(5次)、北京外国语大学(3次)、清华大学(3次),本次比赛结果再次印证了国内一流高校在外语教学方面的显著优势。然而,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夺冠令人不得不反思英语专业学生在演讲大赛上表现的欠缺。
英语专业不仅仅是教授语言技巧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流院校英语专业本身拥有良好的生源,学生入学后,学校也将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基本功放在第一位。但相对于语言技巧的培养,一类高校越来越强调对学生综合素养、知识面以及思维方式的培养。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院长张剑告诉记者,北外英语学院的语言技能类课程和知识性课程分别占全部课程的40%和60%,其中,知识性课程包括文学类、语言学类、政治经济类、社会文化类和翻译类五大类,总共有近八十门课程。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学生就会同时学习技能类课程和知识性课程,而随着学生年级的提高,知识性课程的比重逐年增加。“有些院校的英语专业教学仅仅对学生进行最基本的英语语言技能训练,至于语言所表达的内容,往往过于初级、简单,与大学生的认知层次不符。”张剑说,“英语专业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应当用于学习知识,不学习知识、不思考问题,他们将来就无法参与学术交流,无法真正从事重要的工作。”
曾多次担任21世纪杯大学生演讲比赛评委的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侯毅凌也表示,目前英语教学的大趋势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其思想深度和思考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际视角。据其介绍,在他开设的“乌托邦与反乌托邦”课程上,每次上课之前都会要求学生阅读七十多页的材料,并撰写阅读体会,在课堂上展开讨论,以保证学生对每个题目都深入挖掘。这也为他们之后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良好的思维方式。具体到本届比赛,侯毅凌也表示,本次表现突出的选手都是因为演讲内容出众,而不仅仅是演讲语言表达技巧卓越。
知识教学迫在眉睫 语言基本功亦不可偏废
另一位评委——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杨金才也充分肯定了知识教学的重要性,并认为这一点已经迫在眉睫。杨金才告诉记者,本次演讲比赛的题目很有深度,可以充分体现选手的人文素养。“我希望听到更多有哲理的内容,这些内容可以体现当代大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但是在比赛现场很少听到。”杨金才表示。
复旦大学外文学院教授曲卫国也表示,英语专业学生的表现虽然在语言表现力上可圈可点,但他们的演讲大多是“绣花拳”。英语专业的学生如果没有系统知识做支撑,思辨就无法深入展开。曲卫国同时指出,有的英语专业学生对语言用法的细微差异也未能完全体会,结果连看家本领也丢了。本次冠军获得者为非英语专业学生,这也表明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演讲比赛中并没有明显优势。 “演讲比赛不是比讲,而是比讲什么。没什么可讲,演讲就真的成了表演讲了。”曲卫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