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
多省延迟改革 英语加权赋分被批 新高考改革之路步履维艰
2018年12月13日,教育部召开发布会介绍基础教育有关热点难点工作进展,回应了部分地区新高考改革延迟等问题。
关于新高考改革,按照计划2018年18个省份作为第三批试点启动新高考改革。但据了解,继河南、四川、山西、黑龙江等9省决定推迟新高考改革后,高考大省安徽也确定将新高考改革推迟一年进行。新高考改革的阻力着实不小,一方面各地准备不足,另一方面上海、浙江等改革前线均暴露出不少问题,其他省份不想重蹈覆辙。
12月11日,安徽省教育厅厅长李和平表示:“经过我省的统筹考虑、审慎研判,发现现阶段我省进行高考改革的条件还并不成熟,因此,决定2018年入学的高一新生暂不启动实施高考综合改革,并报教育部。”除了上述地区外,原定作为第三批试点启动新高考改革的省份中只有8个省市于2018年秋季学期按时启动新高考改革。
12月11日,安徽省教育厅厅长李和平表示:“经过我省的统筹考虑、审慎研判,发现现阶段我省进行高考改革的条件还并不成熟,因此,决定2018年入学的高一新生暂不启动实施高考综合改革,并报教育部。”除了上述地区外,原定作为第三批试点启动新高考改革的省份中只有8个省市于2018年秋季学期按时启动新高考改革。
作为新高考试点省份的浙江,其高考改革制度因“负担重、扰乱教学秩序、加大不合理竞争”而被不少教育界专家和一线老师称为“一场闹剧”。2018年11月,有关浙江高考英语成绩加权赋分导致“倒加分”一事,一度在网络和社交媒体上持续发酵,引发超过1亿次的阅读、3.8万次的话题讨论。
近来,种种关于新高考改革的各类讨论、焦点事件频发,我们不禁心生疑问:新高考改革到底怎么了?在2018年11月26日南京大学举行的“2018高校高中教育发展论坛”上,教育部考试中心评价处处长韩宁曾详细解释了新高考改革政策推行的背景,并指出当前改革存在的问题。
改革政策出台的时间节点
据韩宁介绍,新高考政策的产生和出台有三个重要的时间节点。
第一个时间节点即2010年,国家颁布了《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这一纲要出台的背景是:分省命题方兴未艾,自主招生大战如火如荼。而围绕分省招生指标,各种意见尖锐对立,山东省三个考生公开质疑教育部“为什么山东省的考分就那么高?北京人和上海人为什么上大学就那么容易?”
第二个时间点是2013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本次会议上,高考被描述为“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此外,还开始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考试一年多考等模式。
第三个时间点则是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对高考多年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实施意见。同时,高考加分也引发激烈争论。为弥补高考唯分数论的“特长加分”引起一些学校的质疑,被认为含金量不高。此外,关于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缠斗不休,“这些问题推动了当时新一轮的高考改革”。韩宁说。
据了解,《意见》出台后,沪浙两地很快公布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从2014年秋季新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2017年,沪浙两地高考改革方案落地。这一新方案即“两依据一参考”和考试科目“3+3”。具体而言是指2017年起,两地均不再分文理科,高校录取学生的高考成绩标准,从以往单纯凭借一次高考成绩,变成依据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3门学生自主选择考试科目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此外还须参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同时,外语考试也由一年一次变为一年两次,考生可选择较好的一次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高考外语科目备受关注
外语是高考若干学科之一,长期以来一直与语文、数学一起列为所有考生的必考科目,受到考生的广泛重视。通过外语一年两考,减轻“一考定终身”的压力,这是新高考改革的预期之一。业内不少专家认为,这一预期得到了较好的实现。从沪浙两地的情况来看,外语一年两考对学生保持良好心态、减轻压力、避免由于特殊原因不能参加考试而造成终身遗憾的情况,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据了解,从恢复高考到成绩被按100%计入高考总分,外语学科经历了7年的时间。
1977年,教育部宣布恢复高考,但仅要求报考外语专业的考生参加外语考试。从1978年起,全国开始统一命题,所有考生都可以参加外语考试,但成绩不计入总分,仅作为录取参考,没有学过外语的考生可以免试;而报考外语院校或专业的考生,在外语笔试成绩计入总分的情况下,还须进行口语考试。1979年,教育部将报考重点院校考生的外语成绩按10%计入高考总分;报考一般院校的,仍只作为参考分处理。1980年,教育部将外语考试成绩按30%计入高考总分,但专科学校仍仅将其作为参考分使用。1981年,教育部规定,本科院校将外语考试成绩按50%计入高考总分,专科学校是否计入总分由省、市、自治区决定。1982年,教育部将报考本科院校考生的外语成绩按70%计入高考总分,同时指出,从1983年起,将按100%计入总分。
由此可见,作为高考外语学科中的一个语种,英语经历了由不计入高考总分到按100%计入总分的变化,在考查内容和试卷结构方面也在进行不断的改进。
新情况 新问题 新措施
据了解,上海、浙江先行先试,为新高考改革在全国开展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提供了大量启示。但在具体改革中确实发现了很多问题。业内专家表示,新高考政策要在全国推广,仍存在诸多瓶颈。
首先,师资存在结构性失衡问题。目前,学校教师的编制标准仍是1993年制定,远远不能满足当下对教师的需求。新高考制度下,最主要的问题是教师队伍的结构性失衡,地理、生物教师缺口很大。此外,目前一般高中有3位左右的教辅管理人员,但随着选课走班制度的实施,排课、调课等日常性事务将大幅增加,现行的人员配置无法满足需求。
其次,部分学校功利动机强,存在“抢跑”现象。具体表现为,学校为提高升学率,抢赶教学进度,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在等级考选考前,停课集中复习“会战”;压缩不考试科目,用考试科目暗中替代,挤压选修课课时等。这些功利行为严重影响了正常的课程安排、学生学科学习的持续发展以及学生素养的综合提升。
此外,走班教学对传统的教学组织管理和运行机制的冲击较大。从试点高中的实践来看,走班制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引发了高中教育教学内容、制度与管理等方面的“连锁反应”。
改革之路何去何从
尽管存在诸多质疑和争议,但客观地说,恢复高考之后的40年间,我国高考招生制度不断改进完善,初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考试招生体系,为学生成长、国家选才、社会公平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对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国民素质、促进社会纵向流动、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根据教育部统计的数据,1977年高考全国共录取27万名考生,2017年录取人数增长到761万。40年间,全国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5.7年提高到10.5年。从一些国际组织的评价看,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水平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支撑。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袁振国表示,高考是一场高利害关系的博弈,它不仅与考生的命运息息相关,而且与教师、学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业绩紧密相关。改革的成功离不开社会力量的上下联动,各利益主体应以改革的姿态、创新的思路,为新高考改革各项政策的落地、为改革目标的实现创造条件,例如教育行政部门做好实施规划,出台配套政策和具体办法;创新育人模式,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建立高中与大学之间的联动机制;家校结合,共同促进学生的精神世界和人格成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