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报
登录注册网站首页
 

报纸头版

外语教学力戒“中式英语”

作者:本报记者 李立
Aa
  • -   
  •    +
  语言使用不地道、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按照字面意思直译现象严重……由于受到汉语语言知识的影响,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经常会遇到以上困扰。那么如何正确看待中国式英语呢?

  近日,以“中国外语学习者的口语与书面语的特点和发展规律”为主题的第二届全国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大学召开。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Thomas Scovel教授、香港中文大学Peter Skehan教授、南京大学丁言仁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王初明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文秋芳教授以及对外经贸大学王立非教授等参会并就中国学生在外语习得过程中表现出的特征进行了深入探讨。

  据了解,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普遍会将母语的知识迁移到目的语中去,因此形成一种介于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语言体系即中介语。中国英语学习者的中介语兼有汉语和英语的双重特征。中国人在学习和使用英语时,不仅会把汉语的语法规则运用到英语语言中,而且还会受到汉语文化背景知识的影响,说出或写出不符合英语文化习惯的“畸形英语”。

  王初明教授告诉记者,在外语学习过程中,相对于后学的外语语境知识,母语语境知识总是处于强势状态,对外语使用的影响长期存在。王教授举例说:“有的学生用We couldn’t help following the music to cry.来表达‘我们情不自禁地随着音乐哭泣’,这显然是将中文的思维方式直译成英语,而不是用英文的习惯说法couldn’t help crying with the music。又如学生曾写道He played the violin very familiarly(他很熟练地拉起了小提琴)。学生想到‘熟练、熟悉’时,便想当然地使用familiarly,而没有考虑此处‘熟练’的表达方式skillfully。”

  既然中国式英语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教学界对待这种中介语是放任还是抑止呢?曲阜师范大学张培成教授认为应主动积极地抑止中介语,尽最大努力使其尽快消亡,而不应让其放任自流、自生自灭。关于纠正中国式英语问题,解放军理工大学张锦涛教授表示,教师应考虑到中文环境下外语学习者的心理特征,即允许学生犯错误,但需要正面引导,帮助其分析错误。这样可避免传统的“有错必纠”对学生造成的外语学习畏惧心理,逐步达到教学目的。

  对于如何指导学生尽快度过中国式英语阶段,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导师丁言仁教授建议教师鼓励学生“多用、多观察”,并通过背诵和模仿原汁原味英语篇章的方法学习真实的语言。“背诵和模仿可以使学习者注意到那些交际中难以注意到的语音语调、小词词缀和词组词块等细微的语言点。另外,通过背诵和模仿的方式重复操练语言,还可使学习者强化已学语言点的记忆,使之从工作记忆转至长期记忆,真正将地道的英语学到手。” 丁教授说。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i21st.cn   京ICP备2024066071号-1
 
选择报纸
选择报纸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