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随着新世纪对高素质外语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大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也显得越来越重要。为了进一步推动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改革,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本栏目特邀请几位专门进行视听说教学改革的一线教师,请他们与广大同行分享一下相关教学经验。 ---------------------------------
甄选教材 改变教法 让课堂充满活力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崔淑荣
青岛滨海学院 宋树文 目前,高职院校的英语视听说教学一般是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为辅助手段,采用语言学习和运用相结合的方法,在英语课堂上融视听说为一体。但是,在具体实践中,部分教师对此仍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视听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教师的观念问题 有的教师认为多媒体教学是“公开课、观摩课”的必备元素,与日常教学无关;有的教师将视听说课变成了录像放映课;还有的教师因多媒体教学加大了备课任务和工作量,而视之为一种负担。 2 .教材选择和取舍问题 目前,可供高职院校选择的课件和配套的多媒体教学素材相对短缺。高职院校大多选用大学英语专业的教材,教师无法贯彻“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因而在学时少的情况下,学生无法做到既打好基础又学好专业知识。 3.因循传统教学方法 个别教师在视听说课上只是机械地操纵设备,播放录音或录像,之后解释个别单词、短语、语法项目,学生则只是被动地看和听,回答老师的个别提问,最后核对答案,“视听说”中“说”的环节几乎形同虚设。 4.师生缺乏情感上的交流 有些教师在视听说课的整个教学过程中都以操作视听设备为主,单一的教学方式使课堂缺乏和谐的氛围;坐在主控台上,教师的亲和力也难以体现,不能与学生进行思想上的沟通和交流,更无法做到因材施教。 完善视听说教学的对策 1.教师不断提高个人素质 教师不仅要掌握多媒体技术及与此相关的网络通讯技术,而且还要能够对所获取的信息资源进行分类、取舍,能够设计适合高职学生的教学课件,为学生创造优化的学习环境、良好的教学情境。 2.根据“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取舍教材内容 教师应选择语言通俗易懂、内容丰富、生动,编排体系循序渐进的教材和配套音像材料作为视听说课的基础训练教材,如《走遍美国》。在学生的视听说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后,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专业选用相关教材。如我院商务英语专业选用了《步入商界》《新视野商务英语》等。此外,教师还可给学生推荐如《商务英语会话》《商务英语口语》《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经济新闻英语视听说》等可视有声资料,以方便他们增加课内外的语言输入量,强化其语言学习过程。除此之外,在教学中穿插播放精彩的电影和录音片段,如《音乐之声》《茶花女》《罗马假日》《双城记》等,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积极促动手段。 3.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教师要清楚多媒体教学的辅助作用及其局限性,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现代化教学手段有机结合,使其发挥各自的长处。 教师可采用多种方式播放录像:整幕放像、分段放像、定格放像、无音放像、无像播放及反复播放等,给学生创造随时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 教师还要根据教学材料合理设计语言实践活动,组织“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如情景复述、角色扮演等,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热情。此外,教师还应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变换情景,使其学会在不同语境中运用所学语言材料,或通过小组活动增强合作学习意识,创造和谐教学环境。 教师还可利用多媒体语音室进行个性化教学,改变全班同听一个视听材料的做法。 4.听、说、读、写几项技能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要提高听说能力,教师还应将之与读写训练相结合。阅读量大,词汇量就大,视听能力也自然会提高。因此,教师应让学生阅读与视听内容相关的文章,或者训练他们养成写出视听内容的习惯,从而使其听说读写的语言技能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总之,高职视听说一体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具体教学中,只有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现代化教学手段有机结合,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教果。
持之以恒训练 化量变为质变 河北宣化第四中学 刘平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崔竞生
在大多数情况下,教师都以学生能否听懂对方的基本语意及其表达的广度、深度和准确度为标准来衡量他们交际能力的高低。 在这种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往往注重教学中的语言知识的“量化”,即认为随着学生词汇量的增加、句法理解程度的加深和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他们将知识实际应用于交流的能力便会自然提高。由于知识的“量化”在短期内就可见明显的效应,因此历来受到重视。 除了通过积累语言知识的“量”提高语言技能之外,教师还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进一步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质”。 一是训练学生辨析语义,即让他们首先判断信息,之后用自己的语言做出反应和表述。二是掌握内嵌英语语音的运行机制,即音流的整体律动感觉。 为了掌握这种机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难易适度的听力段落作为“范文”,要求学生仔细地听,一点一滴地模仿,从掌握音准,到体会语音的连接、停顿、语流的强弱舒缓,学生要不断地练习,以逐步使口腔器官灵活起来,接受新的语音运行机制。当然,这个提高过程并不是匀速进行的。但是只要持之以恒,不断地积累,语言意识就会在深层发生改变。 综上所述,教师在训练学生听说能力时,应该一边引导他们掌握语音自然流畅的运行模式,一边指导他们应用随时学习和积累的语言知识,准确地表达思想。这两项训练同时进行,相辅相成,学生就能说出准确而动听的英语,使自己在语音和表达两方面都变得“地道”起来。 现在,学生都拥有良好的学习条件,电子词典、光盘、复读机、学习机、收音机、电脑、电视,各式各样的听力书籍和资料应用尽有。许多学生为了进一步提高语言能力,还利用课外时间参加英语培训或者聘请家庭教师。这种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实现校内外学习有机结合的做法是值得提倡的,也是提升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有效之途。
实现立体化交际教学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 龚琼兰
在外语教学中,教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呢?
交际能力理论简介 美国社会语言学家 Hymes在1972年提出了交际能力理论。他认为,一个人对语言知识和能力的运用,主要包括4个方面:语法性、可接受性、得体性和实际操作性。 由此可以看出,交际能力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知识和技能体系,包括一个人的语言知识、社会文化背景知识、文体知识、认知能力、情感因素和其他知识。在交际能力理论的基础上,Littlewood(1981)总结了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四个方面,即学生必须有自然而灵活地传递信息的语言能力;能识别语言的形式及其所表达的交际功能;具备在各种场合有效进行交际的技巧和策略;能意识到语言的社会交往涵义。 根据交际教学理论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对在中国环境中进行教学和学习的教师和学生都是一种挑战。
选择真实的语言材料 为了提高综合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在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中开设了英语视、听、说课程。该课程采用美国CNN和英国BBC原版新闻采访录像报道作为教学内容。 1.教学素材的优点 (1)所选材料中的语言均是在真实环境中使用的未经加工的语言,具有真实性。(2)信息广泛,题材多样,其中很多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或热点问题,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3)录像中的非言语交际手段可以辅助学生理解内容。 2.教学素材的缺点 (1)语速较快,其中夹杂的习语、俚语或方言等,造成信息理解的困难。(2)人物众多,较难分辨其姓名、身份、职业和持有的观点。(3)镜头切换较快,不利于学生通过上下文进行逻辑推理。 根据新闻采访视听英语语言材料的特点,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宜以交际教学理论为基础,开发出多层次、立体式的交际教学课堂模式。
交际教学课堂模式的五要素 1.教学层次 第一层次为概括理解该视听材料的主题。第二层次为辨认视听材料中出现的各类人物、姓名、身份、职务或特点。第三层次为理解不同人物所持有的不同观点。第四层次是总结、分析材料的主要观点并找出结论。第五层次是根据整理出的观点或意见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见解。 2.教学阶段 第一、二、三层次为语言输入阶段,学生在这一阶段通过视听材料理解语言信息和学习语言形式、掌握语言意义,并理解功能意念。第四、五层次为语言输出阶段,学生在此阶段学习使用交际策略,练习和提高语言能力。 3. 教学方法 在语言输入阶段教师应尽最大可能让学生调动语言知识和非语言知识去参与理解,获取信息。因此,教师在此阶段可以在学生观看录像前,通过设置who, what, when, where, how, 和why等以任务为基础(task-based)的提问,引导学生明确要注意和理解的信息。 在语言输出阶段的第四层次教学中,教师应以信息内容为主(content-based)设置综合理解问题,包括本篇新闻的主题思想、主要的正方观点及其支持理由、反方观点和支持理由。第五层次教学中,教师则应以深化主题思想为主(topic-based)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4. 教学活动 在第一、二、三层次的教学中,教学活动主要是课堂问答,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所获取的视听信息,学习语言形式和语言的意义。第四层的教学活动是小组讨论,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可对视听材料的内容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第五层次的教学活动是课堂发言,学生可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亦可进行以小组为单位的课堂辩论。 5. 认知学习策略 在视听说教学中,学习认知策略可以分解为:解码、编码、理解、记忆、分析、归纳、推理、演绎综合与评估。(详见下表) 多层次、立体式视听说交际教学课堂模式采用真实的语言材料,为学生提供了较多的交际场景,引导他们在语言实践中关注其意义和功能,因而有利于学生使用流利、地道、得体而准确的语言实现交际的目的。
多层次、立体式的英语视听说交际教学课堂模式 教学层次 | 教学阶段 | 教学方法 | 教学活动 | 认知策略 | 第一层次 | 语言输入 | 视听问题设计 | 课堂提问 | 解码、编码、理解、记忆 | 第二层次 | 第三层次 | 第四层次 | 语言输出 | 综合问题设计 | 小组讨论 | 分析、归纳、推理、演绎、综合、评估 | 第五层次 | 语言输出 | 深化主题设计 | 课堂发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