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访谈
大洋两岸看对错
在国内教书时,我们提倡老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即除了传授知识外,老师还要关心学生的成长,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国家和人民需要的合格人才。
在教学中,老师非常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强调学生要牢记书本或老师课堂上讲的内容,对他们提出的问题总会给出正确的答案,学生的作业有正确答案,而每一次考试也都有标准答案,特别是决定他们未来命运的高考更是有标准答案。做到哪一步,得多少分,再做到哪一步,又得多少分,一点都不含糊。
而成绩对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也是最能说明学生水平的。按老师的话做,按评分的标准走,也就成了学生惟一正确的选择。只要这样做了,那就是对了,否则,就是错了。
在美国,这里的中小学也重视知识的积累,但更重视培养学生掌握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巧。
对学校里的学生来说,记忆虽然重要,但思考、质疑、理解更重要。答案常常没有对与错,只要理论依据充分、合乎逻辑便可以接受。课堂上老师鼓励学生互相争论。原样照抄被视为严重问题,而且被视为抄袭剽窃。学生在作业中提出“创新”的观点往往能拿到高分。考试成绩不再是学校和老师评估学生学业的惟一方式,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与各种大考的成绩同样重要。
在美国,只有一般事实类的问题(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何时结束)才有固定答案。当学生回答非事实类的问题时,老师一般不会说“对或不对”,而是说“It is possible.”或者说“It may be a choice.”老师没有固定的答案给予学生。
可是,那并不意味着在美国学校里做老师就很轻松。老师要有渊博的知识才能够胜任教学工作。在美国的课堂里,当出现老师和学生或学生之间学业上的纷争时,往往会出现“双赢”(Win—Win )的局面。
在学术方面,没有绝对的正确,也没有绝对的错误。老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争论和交流,从而提高学生学业上的水平。
在教学中,尤其是在对小说或故事中的人物、情节的分析及评价方面,学生们的回答永远是正确的。学生写的文章、发表的观点均无对错可言。
一种米养百种人。课堂上要允许每个人有不同的看法,老师只能说同意某人的观点或评论,而不能够说某人说的对或某人说的错。
作为老师,我不会去定夺谁的观点是正确的,谁的观点是错误的,而是鼓励他们去用自己的脑子思考,让他们去给故事设计出不同的结局来。通过课堂上的讨论,学生不仅能加深对课文的认识,也能对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和其中的文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从而达到在教学上实现双赢的目的。(节选)
---------------------------------
作者:帕特唐女士曾在中国从事英语教学20余年。1989年赴美讲学,先后任教于威斯康辛大学、纽约市时装学院。1991年起在纽约市公立学校任教,主要教授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和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