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报
登录注册网站首页
 

教学论坛

结合互联网技术 优化任务型语言教学

作者:编辑 邵金荣
Aa
  • -   
  •    +
  编者按:《中国外语》(双月刊)2006年第6期,主要从教学改革、教学研究、学术探索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指出了相关学科发展的方向,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理念及有益于优化教学效果的最前沿的学术成果,编者现将本刊视点简要地做如下介绍: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当前外语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在本期“改革论坛”中发表的《跨文化交际课教学内容与方法之探讨》一文,首先综合比较了美国大学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与其目前所开设的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了国内出版的各种跨文化交际教材的主要关注内容,同时就中、美跨文化交际教学的异同提出了若干看法。作者认为,跨文化交际课程应重视学生的参与,可以尝试使用个案研究、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  “学术探索”栏目共刊登了4篇学术论文,其中《对比语言学的新发展》一文梳理了西方自1980年以来、中国自1990年以来对比语言学研究的新发展,对重要的作家作品进行了介绍,并认真总结了东、西方各自在对比语言学领域的研究特点。作者指出,由于汉语与西方语言之间的重大差别,相对来说,语言研究者更适合进行对比语言学的研究,因而尽管这一学科起源于西方,却在中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此外,语用学和认知语言学作为研究自然语言的两种潮流,已成为当今语言学领域关注的热点话题。本期《语用研究的认知语言学视角》一文探讨了认知语言学的经验观、语用学和认知语言学的接口问题,阐述了认知语言学的经验观,即语义不是客观真值条件,而是与人的主观认识及其知识系统相关,它凝聚着人类的认知经验,可为语用推理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理论参照点。  本期“教学研究”栏目发表了一线外语教师在教学模式、习得理论研究以及在翻译、听力、阅读等具体课堂教学上所做的探讨。同时,本栏目还摘编了外语“自主学习”探索方面的一组论文。其中,“基于心理语言学理论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模式”一文,分析了阅读中的心理过程,指出了阅读理解依赖于背景知识、概念能力和处理策略的相互作用,并在此理论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模式。《从心理语言学角度看听的解码过程》一文对言语解码活动进行了心理语言学分析:从语音听辨、影响心理词汇提取的主要因素及句子理解三方面论述了听作为言语解码活动的心理过程。文章指出,只有当意义与音节符号联系及说者和听者共知的意义被听者接受时才产生解码,因此,听是一个理性的和思考的过程。  本期,编者特选登以下两篇摘要,以期为广大英语教育者提供新的教改思路与方法。  ---------------------------------  跨文化交际课教学内容与方法之探讨  笔者探讨国内外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内容设置和教学方法,旨在帮助相关教师制订该课程在本科层次的教学大纲。  1.中美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的内容比较  我国大学与美国大学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内容的主要部分是相同的。但是,相较而言,我国教师更关注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用方面的问题以及国与国间文化差异对交际的影响,但却较少涉及国内不同民族间的文化差异及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取向人群间的文化差异对于交际的影响;我国跨文化领域的学者对一些新的文化内容,如文化(或社会)身份对交际的影响、权力对交际的影响等知识的关注度较低。  2.关于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教学方法  总体来说,目前国内跨文化交际课程仍以讲解为主要授课方式,这种方式虽能传授知识,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却不一定十分有效。所以,教师应设法改进授课技巧,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敏感性和跨文化意识。例如,一些教材采用了个案研究讨论(case study)的方法,强调学生的参与,能够有效激发他们主动进行思考和讨论问题的能力;有的教师在讲课之后,为了训练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在课堂上组织他们讨论与主题相关的问题;还有的教师为了再现中西文化的深层冲突,给学生提供讨论的素材,使用包含相关内容的电影,如《喜福会》《推手》《刮痧》等,都是优化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方法的具体体现。  
北京外国语大学 胡文仲
  因特网与EFL教学的真实任务  EFL教学和ESL教学有很大不同。适用于后者的真实世界任务不一定也适用于前者。  1.EFL学生需要“真实任务”  “真实任务”是指那些能对学生的生活产生影响,或使其生活发生改变的任务。在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思考,采取一系列的行动,以实现在真实生活环境中以口头或书面形式练习目的语的过程。  2.通过因特网为EFL学生设计真实任务  应用互联网上丰富的信息,教师可设计很多的真实任务,如让学生网上聊天、参加电子课程或组织网上讨论、查询数据和文献、阅读网上报刊、使用教师设计的主页等。 以阅读网上报刊为例,教师可将学生分为两人一组,每组分配一个最近的热点话题,之后,让学生在课外通过互联网搜索相关信息,同时搜索并分析对此事件的不同观点,要求他们在下次课上向其他同学或老师口头报告调查结果。  3.通过三个步骤帮助EFL学生平衡语言交际中准确性和流利性  这三个步骤包括前任务、任务和后任务。在第一阶段,教师可让学生熟悉任务阶段将用到的词汇、短语和语句;在任务阶段,学生向老师及同学以口头或笔头形式汇报完成的任务;在最后阶段,为避免出现提高流利性时忽视准确性的情况,教师可与学生一起分析在任务过程中出现的语言手段,即句法、单词或语音,或让学生就这些语言手段做一些练习。  
康科迪亚大学 (加拿大)张园
  中国外语目录(2006.6)  改革论坛  跨文化交际课教学内容与方法之探讨 /胡文仲  俄罗斯跨文化交际研究的跨学科性等特点 /刘宏  学术探索  对比语言学的新发展 /潘文国  动词非凡筹化的特征 /刘正光  名词化现象的象似性与经济性问题/刘国辉  语用研究的认知语言学视角/江晓红  教学研究  基于心理语言学理论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模式 /张法科 赵婷  从心理语言学角度看听的解码过程 /李雅君 高慧敏  二语习得中“Peer Teaching”实验报告 /张林华  翻译课程档案袋评价的实验研究 /文军等  快乐英语教学模式探究/段红鹰 于金梅  因特网与EFL教学的真实任务 /张园  二语习得风格研究50年:回顾与反思 /周卫京  “自主学习”论文摘登  纵横论译  流派初论——迎接中国译坛流派纷呈的时代/刘宓庆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i21st.cn   京ICP备2024066071号-1
 
选择报纸
选择报纸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