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
通过语篇教授语法 设计开放性教学活动
编者按:《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07年第1期包括理论与实践、初中语法教学活动设计、高三核心词汇复习、高中课型课例交流与研究、语法探究五个栏目,其中教学论文内容涉及基础英语教育的语法教学、听力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以及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等方面。另外,本期还刊登了有关初中英语形容词、副词的比较级与最高级的教学活动设计等内容,同时刊登了部分高三核心词汇复习题。下面,编者就本期论文视点简要介绍如下:
新课程标准在教材使用建议中指出,在使用教材一段时间后,教师应及时对教材的使用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在《〈英语(新目标)〉教材词汇分析》一文中,作者运用Range词汇分析软件,对《英语(新目标)》教材中的词汇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经研究,作者得到以下结果:
(1)教材呈现的高频词共有1356个词群,含2469个词形,非高频词有1495个词形,习得该教材中的词汇可以达到甚至超过新课程标准要求的词汇量;(2)教材词汇分布不均衡,词汇量随年级增长呈下降趋势;(3)教材中部分词汇的词频过低,分布不合理。
书面表达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高考英语试卷(NMET)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考英语书面表达阅卷手记与教学建议》的作者对NMET2006(广东卷)的书面表达试题进行了分析,并以考生作文为例,根据评分标准对各档次作文的特点及其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了剖析,同时对中学英语写作教学提出了建议。
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在语言学习中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然而,听力教学长期以来一直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及对策》一文中,作者首先简要分析了当前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即以阅读听力文字材料代替听力教学和以高考模拟训练代替听力教学。接着,作者通过对一节听力教学课进行深入剖析,探讨了改进听力课堂教学方式,以及培养学生听力理解能力的策略。
随着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由传统的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转向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相互结合。在《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形成性评价的若干尝试》一文中,作者介绍了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的异同,并结合实例说明了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使用形成性评价,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图式理论是目前英语教学中常用的理论。《用图式理论指导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一文的作者首先对图式理论进行了介绍,并指出,读者的阅读能力由三种图式决定,即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结构图式。接着,作者对高中英语教材中的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的语篇结构图式进行了简要介绍,并通过课文实例对如何运用图式理论教授各种不同体裁的课文进行了演示。
本期,编者特为读者选登《语法教学在交际法课堂上的实现与提升》和《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研究》两篇论文的部分内容,以期为一线英语教师提供教研参考。
语法教学在交际法课堂上的实现与提升
华东师范大学英语系 朱正
作为对语言知识及其组织规则的描述,语法历来是英语教学的重点。然而,在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下,传统语法教学通常将单句作为教学的最大单位。不少教师抽象地讲解语法知识,机械操练句型结构。在这种语法教学模式下,虽然师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收效却不尽如人意。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一些中学教师放弃了传统的课堂语法授课,而寄希望于仅仅通过组织课堂交际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语法能力。
笔者认为,交际法课堂不应排斥对语法的显性教学。语法知识是构成交际能力的语言基础。学生只有具备了相应的语法知识,才能在真实的语境中准确描述,有效开展交际活动。显性语法教学能有效帮助学生准确而迅速地掌握语法知识,为其开展有意义的交际活动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
1.在语篇层面上教授语法
在结构主义语言学和分离式测试(仅在单句层面考核语法)的双重影响下,传统语法教学通常只在句子层面对语法知识进行讲解和操练。单句语法教学导致学生忽视理解语篇语义的重要性。然而,学生在书面语和口语交际中遇到的大多是连贯语篇(discourse),而非孤立单句,因此教师应当在语篇层面对语法进行教学。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单句是语篇有机组成部分的观念,培养学生把单句放入语篇来选用适合语境的语法形式的意识,并引导学生关注语境如何决定语言形式选择的语法现象。
要在篇章层面进行语法教学,就不能忽视衔接手段(cohesive devices)的作用。超越单句层面的衔接手段包括指称、替代、省略、连接和词汇衔接等五种。教师应向学生介绍一些促进句与句之间语义连贯的衔接手段,帮助学生逐步体会衔接手段对促进语篇的语义连贯所发挥的作用。
2.在意义协商中进行语法教学
传统语法教学的另一个弊端在于只对语法项目进行机械操练,期望学生通过反复操练养成正确使用目标语言形式的习惯。这种机械操练使得语法练习的形式单一,无法引起学生学习语法的兴趣。由于机械操练中用到的例句大多是脱离真实语境的单句,学生即使能够熟练应对机械操练,也很难自觉地将所学语法知识运用于真实的语言交际活动中。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设计一些贴近真实语言使用的语境,让学生在意义协商(meaning negotiation)中体会语法在语篇的语义构建中发挥的作用。
意义协商是交际者通过获得额外输入和有益反馈来克服交际中遇到的信息传递障碍的有效手段。在引导学生对语法点进行意义协商时,教师应注意以下两点:
(1)必须事先对需要用到的语法点进行足够详细的语境化显性教学,确保学生基本掌握相关的语法规则。
(2)设计意义协商活动时,应确保该语法项目是本次交际活动顺利开展所必须用到的。
总之,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通过精心设计交际活动和任务,让学生意识到选择正确的语法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上下文的制约;通过真实的语料让学生熟悉那些用于促进语篇层面上语义连贯的语法衔接手段,引导学生在真实语境中对语法形式的选择进行意义协商,从而摒除传统语法教学中在单句层面机械操练的弊端,提高语法教学的效率。
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研究
福建柘荣县第一中学 杨良雄 福建师范大学外语学院 黄远振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成为英语教学的追求。有效的课堂活动能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处于活跃状态,调动他们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能开拓学生思维,使他们感受到学习的艰辛与快乐,并思考一些深层次问题,从而使身心得到发展。但是,当前许多课堂教学活动表面上气氛热烈,形式多样,但实际上缺乏有效性。笔者认为,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体现人文性
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体现人文性。教师要由传统的知识灌输者和训练者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商讨者、资源的提供者和咨询者。另外,教师在关注学生英语知识能力发展的同时还要关注他们的情感体验。教师要按照学生“学”的规律进行教学,活动的难度要适中。
2.突出目标性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支配、控制和调节着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要围绕教学目标,并考虑所设计的课堂活动是否生动、富有情趣和吸引力。另外,教师还要避免重形式、轻内容的倾向,在突出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将趣味活动和有效的语言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3.遵循可行性
教学的可行性是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保证。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设计难度适中的活动;同时合理安排活动所需时间、活动步骤以及学生在活动中的分工。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搭建支架。所谓搭建支架,就是由更有能力的同伴或者成人提供帮助。搭建支架通常意味着在儿童学习的早期阶段给他们提供大量的支持,然后再逐步减少这种支持,尽量让儿童自己逐步承担起学习任务。然而,在现行的课堂教学活动中,许多学生没有得到必要的支持。为此,教师设计的活动一定要循序渐进、逐步深化。
4.提倡多样性
多样性的课堂活动形式有利于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就内容而言,教学活动既要有训练活动、记忆活动,又要有理解活动、应用活动、策略活动、情感活动、反馈活动和评价活动等;就组织形式而言,既要有个体活动,又要有结对活动、小组活动和全班活动;就学习方式而言,既要有自主学习的活动,又要有在竞争中学习和在合作中学习的活动。
5.凸显开放性
教师可以从开放活动的内容、开放活动的过程,开放活动的空间、开放活动的评价方式等方面入手凸显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在内容方面,教师不必拘泥于某一版本的教材,而是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另外,教师要树立英语教学必须联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理念,使教材走进学生的生活。就活动空间而言,教师要构建开放、自主、富有活力的活动空间。开放评价方式就是要变教师单一评价为学生自评、互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和家长评价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