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
肯定成绩 关注问题 稳步推进--关于高中英语新课程实施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高中新课程实验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已实施两年多。为了全面了解我区教师对新课程基本理念的理解和新课程的实施情况,我们通过问卷、听课、访谈等方式就我区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进展情况做了调研。调研涉及各市直、县(区)高中学校高一、高二、高三年级。现将我区高中英语新课程实施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作简要汇报:
一、我区高中英语新课程实施概况
(一)可喜的变化
变化一:问卷显示在参与答卷的教师中对新课程设计理念表示认可和基本认可的占94.38%, 其中相当一部分教师认为新课程最值得肯定的是教学理念的更新、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肯定、对能力培养的重视、评价体系的全面等,这表明大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所强调的学生的全面发展、师生间的民主、合作关系等是接受的。
变化二:新教材在内容和结构上与以往使用的教材相比,更侧重语言的交际功能,极力将教学材料情景化,话题式的编写模式取代了以往以语法体系为线索呈现学习内容的模式。在实际教学中,绝大多数教师改变了以往 "捋"课本的做法,对教材的处理采取了以模块为单位,按课型重组教材内容的做法。在安排教学内容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对教材内容做一些删减或补充。
变化三:新教材对语言知识的处理是分散的。教师面对这种变化所采取的对策呈现出两种代表性倾向:在话语理解中感悟和归纳语言知识和在了解语言知识的基础上理解话语。课堂活动大体围绕所选话题展开,以为学生提供语言实践机会,加快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为目的,即采取了一种大众型教学设计模式--"任务型教学+讲练结合"模式。
变化四:我们在深入课堂进行实境观察的过程中发现,教师对评价的功能和手段有了新的认识。师生间的交流中教师的激励性话语增多,对学生的指正更客观;学分的认定中增加了对学情的考虑。
(二)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调查中也发现,新的教材观下教师对"教材"和"教材整合"的理解出现概念性错误,教材被简单地理解为课本,导致将教材整合局限于课本以内的学习材料的重组,而对课本中有无不适合学生现有认知结构的内容以及课本以外是否有更具实际价值的教学素材却不予以考虑。
问题二:在实际教学中,"任务型教学+讲练结合"的教学模式二者的关系被理解为相加而不是相容,教师的着眼点落在了谁先谁后、单位时间不够的情况下取谁舍谁上,这样就将二者对立起来,使得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因缺少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支持而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双基"训练因欠缺与综合语言运用的整合而出现了学生对语言点了解得又快又多,但用的时候却运用不上的现象。
问题三:合作学习方式被广泛运用于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其主要体现形式是几乎每节课都能看到的小组讨论。我们在对这一活动的观察中发现,小组讨论的参与率不高,集体荣誉感较强的小组会阻碍英语程度不太好的同学陈述他们的讨论结果。相当一部分学生在看似异常活跃的气氛掩盖下悄悄地掉队了。我将这种现象称为繁荣景象掩盖下的实效性缺失。
二、关于几个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针对"任务型教学+讲练结合"的教学模式中呈现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与"双基"训练相冲突的问题,任务型教学应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和感悟语言现象并给予适时的点拨,要求学生尝试对自己的发现和感悟进行归纳,为系统学习语言知识做好铺垫。针对语言知识学习所做的讲与练的活动可在学生对所讲的知识点有些模糊但有过接触的情况下进行效果较好。"习"与"学"相容是一个接触--感悟--发现--归纳--核实--再归纳--实践--修正的过程,这一过程依据了目的语的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关系,介入了更多思维活动,让英语学习更倾向于意义学习而不是机械的模仿与强化。
而要解决合作学习的实效性缺失问题,教师需要对合作学习的意义和形式有准确的认识,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尽可能渗透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培养,通过听、读及课堂话语等增大目的语的输入量,设法为学生对目的语的吸收(taking in)创造条件,以便学生能较顺利地进行表达。
至于新课程实施与高考的"意念冲突"问题,我们应从学习过程的生成所需的条件去考虑,身心健康、学习兴趣和态度、学习能力等等诸多促进学习的因素都应成为教学的关注点,学生在高考中的表现隐含了以上因素的作用。所以,高考与新课程之间的冲突并非实际意义上的冲突,而是一种"意念"上的冲突。促成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语言学习以形成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为首要目标,高考就必须以检测此项目标是否达成为主要目的。新课程更加强调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性,因此,我们认为新课程下的高考测试仍会以考查能力目标为主,涉及这一目标的测试内容难度不会降低,甚至会有所提高。目前待批的《宁夏回族自治区2007年高考英语考试说明》以尊重科学和稳步推进课改为原则,与近两年的考试说明相比未作明显改动。我们着眼于能力目标下的高考复习策略探究,并由此提出以下建议:
建议一:语言知识(词汇、句型、语法)的复习应是意义学习的过程。简单的背记和强化训练看起来复习的容量大,速度很快,但没有足够的思维活动参与,是很难实现长时记忆的。
建议二:遵循学习规律,大胆创新。"第一轮"复习时不用采取"过课本"的做法,应以知识为线索,以运用为手段,以能力训练为内容,力争在有限的时间内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建议三:强调语言材料的完整,要求学生在解答四选一的题目时将完整的句子读出来,而不是只读出所选的答案。这主要是考虑到完整的语料积累有益于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以及语言知识的巩固。
建议四:适当增加读写合一的练习,对提高书面表达能力和适应题型变化均有好处。
三、对新课程的三点感悟
(一)对新课程理念的接受并不意味着对理念的实践一定成功。教师的专业素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对理念的理解是否准确和是否具备成功地实践新理念的能力。因此,专业发展对于教师来说不仅必要而且非常重要。
(二)科学施教无需是此非彼,理性地继承和大胆地创新会优化我们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力,使教学真正达到促进学习的目的。新课程的实施所追求的目标并不是"新"而是"实",它要求教师以科学的手段提高教学的实效,而不是为创新而创新。
(三)理念上的转变和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均不足以提供成功或失败的依据,新课程需在冷静的思考和理性的渐变中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