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满足广大英语教师了解学术界最新动向、改进教学技能的需要,本报特开辟“学术前沿”专版,选登国内知名英语教研和学术期刊近期发表的优秀论文摘要,其中基础教育类期刊包括《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中学篇)《基础英语教育》等;高等教育类期刊包括《外语教学与研究》《中国外语》《外语界》《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等。
编者按:《中国外语》2007年第2期共涵盖改革论坛、学术探索、教学研究、科研方法、文化视野、纵横论译和述评7个板块。其中,教研论文的内容主要涉及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下教师发展的问题与对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教学模式探讨、外语科研自主创新、语用学研究新进展、英语听力元认知意识调查研究、互文性视角下的译学研究以及中西逻辑比较与学术创新等话题。下面,编者将本期论文视点简要介绍如下: 随着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大学教师面临着多方面的压力和相应的挑战。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对教师的挑战》一文的作者认为,教师是教学的主导,也是教学改革的主力。教师应采取正确的态度对待改革所带来的压力和挑战。至于相应的对策,最根本的是教师的自身发展和自我发展,包括学习、研究、转型、改革和创新实践。作者就教师当前面临的压力和挑战、对改革的态度和应对的方法进行了理论与实践探讨。 认知科学是研究各种形式的人类智能,包括从感知和行为,到语言和推理的一门学科。第三代认知科学采用成像和模拟人脑的方法,即利用高科技脑成像技术和计算机神经模拟技术,阐释人的认知活动、语言能力与脑神经的复杂关系,揭示人脑高级功能的秘密。 在《第三代认知科学下的语言研究》一文中,作者以第三代认知科学为基础,介绍了语言产生和语言加工的神经机制,并揭示了第三代认知科学下语言研究与神经模拟的相互关系。 20世纪80年代初,北京大学的胡壮麟教授首次较系统地将语用学介绍到国内,此后语用学研究逐步为国人所认识、接受和喜爱。发端于20世纪30年代,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语用学一直沿着完善理论体系和拓宽应用领域两条轴线不断向前发展。 《语用学研究的最新进展》一文的作者在前人所做评论的基础上,介绍了现代语用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其中重点介绍了实验语用学、博弈决策论语用学、神经语用学、民族志语用学等语用学分支的最新发展。 语言行为测试(language performance assessment)的目的是以受试者在测试中的语言行为为基础,推断其在测试以外的语言行为。语言行为测试需要语言运用理论作为其效度研究的基础。 在《对语言行为测试中“潘多拉盒子”的再思考》一文中,作者指出,之前的语言运用理论大多是从认知的角度,通过建立交际能力模式来解释语言运用背后的认知机制。作者从社会文化认知观的角度,提出了如何联系社会文化和交际语境理解和考查语言运用和交际能力。 元认知概念最初由美国发展心理学家Flavell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是指认知主体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认识。之后国外研究者首先在语言学习的研究中引用了这一概念,指语言学习者对语言学习方法和学习思维活动的观念和知识,并开始了语言习得中元认知的研究。 在《英语听力元认知意识调查研究》一文中,作者采用元认知知识问卷调查、访谈和英语听力理解测试对英语听力元认知情况及其听力理解能力的关系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并对英语专业学生和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了比较。作者认为,教师在听力教学中应尽力帮助学生缩短元认知知识与听力实践的距离,使听力元认知知识起到应有的作用。 本期,编者特为读者选登《指导式教学与主题式教学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探讨》和《文化背景与学习风格——中国语境下英语专业学生学习风格调查》两篇论文的部分内容,以期为一线教师提供教研参考。
目录 (2007.2) 改革论坛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对教师的挑战:教师发展问题与对策 / 夏纪梅 指导式教学与主题式教学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探讨 / 王达金 学术探索 第三空间与外语科研自主创新 / 李战子 第三代认知科学下的语言研究 / 齐振海 彭聃龄语用学研究的新进展 / 向明友 模糊限制语研究的渊源、嬗变及发展方向 / 庞建荣 教学研究 制定亚洲统一的英语语言能力等级量表 / 杨惠中 桂诗春 试论外语教学的自然法则 / 宁春岩 宁天舒从学术边缘的游走到学科理论体系的建立——美国ESL写作教学研究40年 / 战菊 对语言行为测试中“潘多拉盒子”的再思考 / 孙友义 英语听力元认知意识调查研究 / 钟岚 科研方法 中西逻辑比较与学术创新 / 杨自俭 翻译方向博士生研究方法简论 / 朱徽 文化视野 文化背景与学习风格——中国语境下英语专业学生学习风格调查/ 李正栓 苏文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