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
在英语教学中运用心理效应
教学是一种艺术,将心理学的有关知识运用于英语教学活动中,英语教学的艺术之花将会绽放得更加灿烂。
所谓“心理效应”是指由于社会心理现象、心理规律的作用,使人在社会认识过程中,对人或事所持有的一些特殊反应效果。本文主要探讨五种心理效应,即首因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鲶鱼效应、破窗效应、超限效应及它们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一、首因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阿希做过一个实验:把学生分成两组去评价同一个人,第一组先看介绍这个人内向的材料,然后再看介绍这个人外向的材料;第二组恰恰相反。结果是第一组大部分评价此人性格为内向,第二组评价此人多为外向性格,这种现象被称为“首因效应”。第一印象的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人们对于事物的整体印象,一般是以第一印象为中心形成的。
在英语教学中,一方面教师应该全面地了解一个学生,避免根据第一印象来评价一个学生的好坏,在教学中更不能够以“分”取人;而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首因效应让学生对英语教师以及英语这个学科“一见钟情”。实践证明,每一次接触新的班集体或新一批的学生,上好第一堂英语课,确实能给学生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可以大大缩短师生间的距离,赢得学生的信任和敬佩,从而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是古代塞浦路斯的一位善于雕刻的国王,由于他把全部热情和希望放在自己雕刻的少女雕像身上,后来竟使这座雕像活了起来。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将其演变为“厚爱效应”:他把自己随机选定的学生名单交给他们的老师并公开宣称他们“具有优秀发展的可能”。这些学生由于得到了老师的厚爱而产生强烈的自尊自强的心理,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努力,他们的学习成绩进步显著。每个学生身上都寄托了各种期待,来自父母、亲人,来自学校、老师,期望是建立在互相信任、互相依赖基础上的一种爱的双向体验,而不应该将之变为一种压力。
皮格马利翁的神话故事告诉我们,在学生身上倾注你所有的关爱会让学生“复活”。学生容易因为一些小事而失落,甚至消沉,尤其是在学习上遇到暂时的困难或者成绩的下降,都会让他们失去信心。这时候学生最需要的就是老师的鼓励、关怀、充分信任、积极督促与一如既往的期望。比如告诉考试退步的学生“我期待你下一次的成功!”;对失去信心的学生说“告诉自己我能行!”;对偏科严重的学生说“你的英语一定能像你的理科学习一样棒!”的确,积极的期望促使人们向好的方向发展;相反,消极的期望只能使人们向坏的方向发展。新课程告诉我们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这种关注首先应该是对学生倾注你的爱,倾注你的期望。
三、鲶鱼效应
沙丁鱼捕捞后如果没有刺激和活动,很快就会死去,挪威渔民每次从海上归来,为了不使鱼在途中死去,都在鱼舱里放几条鲶鱼,以挑起它们和沙丁鱼之间的摩擦和争端,使“死水一潭”的沙丁鱼在紧张畏惧中不断地游动,其结果不但避免了沙丁鱼因窒息而死亡,而且还能保证它们一条条活蹦乱跳地抵达港口。这种现象后来被人们称之为“鲶鱼效应”。
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班级中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可能会比其他人更用功学习,而越用功,进步就越显著。在教学实践中,班级里需要培养几条“鲶鱼”,以此带动整个班的学习状态。一方面,我们可以将后进生比作“沙丁鱼”,而“鲶鱼”就是竞争机制、奖惩制度。奖罚分明、有竞争就能带动陷入英语学习“死水”中的“沙丁鱼”。比如听力、阅读等专项小测后按照进步或退步的情况对进步较大的学生进行口头表扬或学分奖励;邀请成绩进步大的学生参加老师私人举办的烧烤、野炊、派对等,或者分派某项公益活动,承担某项工作。这些都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另一方面,班级中常常有这样一类学生,他们学习成绩一般处于中等,但能量很大,特别活跃,在学生中往往有一定的号召力,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他们能够影响班级的纪律和学习,我们也可以将他们看作是这个班级的“鲶鱼”。
四、破窗效应
如果有人打破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又得不到及时的修理,那么别人就可能受到某种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碎更多的窗户玻璃。这就是所谓的“破窗效应”。
如果布置的作业没有及时完成而学生又未受到批评,那么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学生不完成作业;学生在某次考试失败后,没有得到自己与老师的重视而继续放松,那么这次偶然的失误就可能造成他成绩的持续后退。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及时发现“被打碎的第一扇窗户”,并及时加以“修补”。教育无小事,育人大如天。
换一个角度想,如果一个学生因为成绩不好或有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就给他贴上一个差生的标签,那么人们就会带上有色眼镜去看待他,结果只会使他的逆反心理越来越强,甚至破罐子破摔。所以,作为教师,不能轻易地给自己的学生贴上“破窗户”的标签,即使的确出现了问题,也应该带着善意及时给予帮助,方为明智之举。
五、超限效应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里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令人感动,就准备捐出自己的所有钱。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于是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长篇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两元钱。这个故事说的就是“超限效应: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会引起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
“超限效应”在我们的教学与教育工作中经常发生。为了抢占学生的学习时间,老师布置大量的家庭作业,或者布置许多重复性的作业,学生在做作业时就会产生不耐烦的情绪,产生应付的态度,这样的学习效果肯定要打折扣。当学生没认真学习而退步时,老师会一次、两次、无数次反复地批评,这样只会让学生从内疚到不耐烦最后到反感的地步,甚至出现强烈的抵抗情绪。因此在批评或表扬学生时,需要讲究一个“度”,切记“过犹不及”。
而在英语课堂中语言输入的难度和知识的密度也必须避免“超限效应”。如果教师一味追求“连贯流畅、一气呵成”的所谓“高效率”的课堂效果,势必会引起“超限效应”,其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这时候,不如试着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白时间”。
心理效应告诉我们,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利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及时鼓励学生的闪光点,纠正学生的缺点,激励他们产生愉悦的心理体验,激发他们持久的学习兴趣,那么师生彼此才都能体会到这种奇妙心理效应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