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头版
企业各施新招遴选英语人才
进入12月,熬过企业校园招聘“解禁日”的用人单位纷纷涌进高校招兵买马,各式各样的校园招聘宣讲会在全国范围内“粉墨登场”。一场校园招聘大战在年底隆重上演。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今年全国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超过10万名,排在所有专业的第一位,占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10%以上。英语专业毕业生求职竞争十分激烈。
面对日益壮大的“英语生”就业大军,各企业也与时俱进地提升了入职门槛,对外语人才提出了新要求。为了从10万大军中遴选出优秀人才,很多用人单位今年在应聘考核过程中采用了不同以往的新方式。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来很多企业强调人才自身的传统文化积淀与外语技能的融合。作为世界500强企业之一,中国中化集团公司今年在招聘外语人才时,特意将《易经》《论语》《孟子》《史记》等中国传统典籍中经典语句的翻译作为英语水平考核的重要内容。中化宁波(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吴奇君表示,公司非常看重员工对传统文化及企业文化的理解,最需要的是涉猎知识面广、具有一定传统文化底蕴的英语人才。
中国外文局是历年吸纳英语毕业生的大户,对今年所招聘翻译岗位的要求,该单位特别强调了英语技能与英美国家社会、文化、语言习惯等知识的结合。“在翻译岗位上,我们更侧重应聘者的笔译能力。英语学习重在学以致用,通过笔试中的AB两卷,应聘者的语言、文化综合应用能力将得以充分体现。”中国外文局外文出版社人事处处长张长莉对记者说。
除了英语考核内容的更新,今年不少企业在考核方式上也推陈出新。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告诉记者:“与以往传统的笔试加面试不同,今年我们还将通过演讲、模拟课堂、行为事件访谈或角色扮演等新形式考查应聘者的英语功底和语言表达能力,此外,我们将加大即兴问答在英文面试中的比例。这些新方式将能更准确地评估应聘者的现场英语表达以及面对课堂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
英文面试历来是外语人才应聘过程中的一个重头戏。今年,一些外企不仅加大了英文面试的比重,而且将对外语人才“软实力”(soft skills)的考查作为面试的重要环节。
据介绍,“软实力”是指应聘者在英文面试中所体现的交流和沟通能力、协同作战能力、理解力、危机处理能力以及自信程度等非专业技术能力,多指外语人才的情商。通用电器(中国)大学合作发展及招聘经理邬君临表示,英文面试已不是单纯的语言技能考查,用人单位不会在英语语法和发音上吹毛求疵。科学的英文面试会将案例分析、团队合作、群体面试以及一对一面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对外语人才的综合素质、行为特质、自我意识等进行全方位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