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报
登录注册网站首页
 

期刊推介

讲英语“脏话”有多大罪过?

作者:厦门理工大学副教授 王亚民
Aa
  • -   
  •    +
  新闻回放

  据《燕赵都市报》报道,一位王姓家长近日无意中发现自己正读初二的儿子喜欢说英语“脏话”,而面对王先生的批评时,儿子却认为自己很“酷”,还“狡辩”说“这也是在学习英语,而且还丰富了词汇量”。对此,不少家长和教师感到气愤和担忧。事实上,绝大多数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都会学到不少“脏话”单词,应该如何对待这类词汇及表达法,业内人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近日有报道说,某初中生学习英语时学了一些“脏话”单词,而且在平时说话时夹杂了不少,孩子感觉无所谓,许多家长和教育人士却在担忧并分析这种现象的根源和可能解决的方法。

  孩子们说脏话是因为:感觉“很酷”,家长听不懂;而且认为这也是学英语,还能丰富词汇量。这种说法不能完全说是“狡辩”。语言是一种文化,古往今来各种语言中都有不文明的词汇和用语,可以说其与其他交际使用的语言是共生共灭的,英语也不例外。使用脏话(taboo words或four-letter words)虽然在文明英语(educated English)中被看做是不雅的、没有教养的,但这也取决于说话的环境和说话人的态度:如果是争吵或对峙,那就是骂人;而在亲昵的交谈中,在打打闹闹开玩笑中,就不算骂人,而且还显示了一种认同和亲密。当然,使用这些词时这也要看参与说话各方的感受:也许有人听到这类词语感觉受到了侮辱或受到了刺激,这时最好不要用;也许有人觉得没什么,也不会去计较。

  20世纪80年代前编写的英语辞典甚至都不收录这类词汇用语,国内目前出版的多数英语教材和学生用的英汉辞典也刻意回避了这类词汇用语。但在2004年出版的《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六版)》中,许多这类词都被列为习惯用语和常用短语。事实上,这类词汇用语在英美社会生活交际中是大量使用和存在的,但在正式场合和文稿中还是被避免和回避。

  笔者认为,年轻人感到讲英语脏话“酷”的主要原因应该是来自对西方大众文化的认可和接纳,来自于一种叛逆意识,来自于那种“成长的烦恼”。成年人对孩子的命令或恐吓显然很难抗衡“朋辈压力(peer pressure)”。这道理就像:不能因害怕出交通事故就不让孩子上街,不能因为担心传染流行感冒就不与他人交往。学校及家长有责任对孩子进行文明教育,但也不必大动干戈,“脏话”的存在本身其实也是西方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i21st.cn   京ICP备2024066071号-1
 
选择报纸
选择报纸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