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语学习中,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汉语的干扰,不自觉地用汉语知识和规则套用在英语上。如何使学生摆脱母语干扰,同时又充分实现母语知识的正迁移?这就要求英语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较高的汉文化修养。笔者在英语课堂上常常看到学生用汉语语法套用英语语法,如“代替”一词,汉语里“代替”是动词,而英语里“代替”的词性却不固定,它既可以是动词take the place of,也可以是介词instead of (in place of),或副词instead。譬如“谁来代替布莱克先生去学校呢?”这句话可以翻译为Who will take the place of Mr. Black to school?或者Who will go to school instead of Mr. Black?而“布莱克先生病了,谁代替他去学校呢?”这句话则可以翻译为Mr. Black is ill. Who will go to school instead?遇到这类问题,英语教师就要指出英语与汉语语法的区别,即英语词性要活一些,汉语词性相对稳定,不要用汉语习惯套用英语。
学生在高中阶段不仅英语应用能力有了提高,汉语水平也有了相当的基础。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把两者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如汉语和英语各有哪些特点;同样的内容,汉语怎样阐述、英语怎样表达;交际语言怎样表达才算得体;中、英文之间有无共同规律可寻,可否变通。对这些问题,学生总想找到明确的答案。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讲清知识点,说明中、英文版本之间的关系,这样,学生才能学到活的语言,而不是教条。教师可以给学生列举一些相同或相似的表达法,如“披着羊皮的狼”,英语为wolf in sheep’s clothing;“同舟共济”,英语为in the same boat;“破土动工”,英语为break earth;“三思而后行”,英语为think twice before you act;“蓝图”,英语为blue print等,这样的偶合现象不胜枚举。文化的这种偶合现象,可以促进英语学习者在目的语学习中的“正迁移”。
以前的英语教学往往把一篇课文裁成几片,课堂成了“教堂”。讲语法也只是涉及皮毛,生硬地把“规则”塞给学生,学生往往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学生学到的只是机械的、公式化的教条。例如“我宁愿呆在家里看电视也不愿去看电影。”这句话,学生用英语表达成“I prefer stay at home watch TV to go to the cinema.”可见,学生在书写、翻译方面受汉语干扰较重,排除这些干扰正是教师的教学目的所在。这要求英语教师能游刃有余地把握英、汉语的异同,突出英语的自身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