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报
登录注册网站首页
 

期刊推介

英语考试:请回归教学本质,告别"守门员"角色!

作者:文/湖北省教育考试院徐光木
Aa
  • -   
  •    +
新闻回放

北京市人事局近日发出通告,今年本市用人单位引进的非京籍毕业生,英语水平必须达到大学英语四级以上或四级成绩达到425分以上;英语专业毕业生必须达到专业四级水平,艺术、体育院校要达到本学校的英语合格成绩。对此,不少人提出质疑,难道英语等级考试是衡量毕业生是否"够格"进京的惟一标准?难道英语等级考试成为了优秀学生的指定标签?

日前,北京市人事局公布了该市2008年接收非京籍本科毕业生的紧缺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金融学等12个专业包含在内。除紧缺专业外,单位如引进非京籍本科生,该生必须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或四级成绩达到425分以上。此举令笔者倍感困惑,大学毕业生能否留守北京竟然和四级过关与否联系起来,英语四级俨然成为了京城的"守门员"。

笔者以为,英语四级考试通过与否,只能凤毛麟角地反映学生的外语学习状况。同时,四级成绩并不能充分证明其英语水平的高低。四级考试一纸成绩单也不能简单等同于英语交际能力的合格证。四级考试作为检验学生大学英语学习是否达标的水平性考试,真正作用在于为各大学提供评价英语教学的客观统一标准。对四级考试的作用进行无限扩大未免失当。

笔者质疑,学生具备一定英语应用能力固然重要,但能否留京或进京与大学生的英语应用水平到底有多大必然联系?北京是开放之都,只有海纳百川、"不拘一格觅人才"才能发展长久。经过多年的探讨,不少人达成这样的共识:通过四级者不一定都是人才,英语没通过四级者未必都不是人才。英语过四级与否绝不应成为衡量人才的惟一标准。

笔者不由感叹,四级考试与进京指标挂钩未免太过牵强,是对用人单位"自主用人权"的干涉。用人单位采取何种用人标准、对应聘者英语有无额外的语言要求本是用人单位根据岗位需求自主决定的事情。人事部门应在充分尊重用人单位"自主用人权"的基础上为人才的合理流动提供服务与保障。其所充当的应是"组织后卫"角色。

笔者担心,社会各方有关四级考试的争议不仅不会销声匿迹,反而会一浪高过一浪。学生更是为了能够留守北京想方设法,甚至采取不正当的手段通过四、六级考试。从每年四、六级考试的作弊现象来看,这一点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印证。在此前提下,英语四级考试若想回归检验英语教学的本质目标将有可能步履维艰。

近期话题

中国戏曲代表作《西厢记》被改编成英文版音乐剧,并已于近日登台与新加坡、澳大利亚观众见面。该剧导演沈广仁将流行音乐与个性化英文台词元素加入其中,对剧作进行了颠覆性的改编,争议也随之而来。有人质疑,如此"癫狂"的改编,加之语言、文化背景的差异,新潮《西厢记》能否被内地观众接受还是一个未知数。

本栏目诚邀广大读者就该话题发表评论。本刊编辑部保留修改来稿的权利,如有异议,请来稿注明。(注:刊出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请于6月16日前将稿件发送至信箱tougao@21stcentury.com.cn,来稿一经采用,稿酬从优。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i21st.cn   京ICP备2024066071号-1
 
选择报纸
选择报纸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