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报
登录注册网站首页
 

期刊推介

英语学习两极分化“祸起”教材?

作者:文/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刘道义
Aa
  • -   
  •    +
中学英语学习两极分化严重的现象由来已久,教学目标设定的“难度系数一刀切”成为众矢之的。然而,教学目标的难度主要体现在教材上,许多教师认为教材是导致中学英语学习两极分化的“罪魁祸首”。岂不知,教材的编写依据是教学大纲或者课程标准,否则教材将难以通过相关部门审查。教材之所以难以做到因材施教,很大程度上受约束于现行的教学大纲或者课程标准。

当教学大纲的要求或者英语课程标准制定得相对较高时,对于英语教学水平与教学条件较差地区和学校的学生将会造成负担。而实施低水平的教学大纲或者英语课程标准,则会使英语教育与发达地区的教育需求脱节。据笔者了解,上世纪70年代国人曾拔高中学英语要求,英语教学大纲要求学生掌握2800个单词。结果,以此为依据推出的教材存在着“深、难、重”的问题,师生难以适应。此后,有关部门一再降低大纲要求,90年代末教学大纲或者英语课程标准要求高中生掌握的单词不足2000个。中学师生对据此推出的教材“不叫难”了,但大学老师却发现新生中学英语基础过弱,影响了大学英语学习。

怎么办?于是,新课标规定,学生应具有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其在初中毕业时所应掌握的单词由原来的1000个提高为1500至1600个。依据这一要求编写的教材对于小学阶段受过英语教育的初中生而言并不算太高,然而对于英语零起始的初中生而言就具有相当大的难度了。因此笔者就此得出结论,要想让英语教学书起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平衡发展的作用,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科学化设置才是根本。

笔者不由地思索,问题究竟应该如何具体解决?从英语教材开发角度而言,是可以找到解决的办法的。笔者认为,英语教学至少存在三个起点:小学一年级、小学三年级以及初中一年级,不同的起点应该编写相异的教材。

近30年来,英语教材的编写经历了多次变革,编者的观念不断更新,从“重视结构”发展到“重视功能”,再到“采用任务型教学思想”。英语教材在从封闭走向开放时,要求学生加强自主创新和实践能力。这也是时代的要求。我们也欣喜地发现新一代学生在英语课堂上释放出来的想象力、创造力和“一股子灵气”,这是令人前所未闻、前所未见的。

然而,新型教材给师生带来了新的压力和负担。有关部门规定课本不容许越编越厚,因此教材中既然增多了灵活开放性的内容,就必然减少机械性的语言练习。事实上,要想顺利实现从机械性练习到交际性练习,乃至任务型活动,教师需要为学生补充过渡性的语言练习。这些对于师资水平较高和语言环境较好的学校并非难事,他们会开发校本课程资源以弥补空缺。但对于师资短缺、教学资源贫瘠的欠发达地区学校而言则绝非易事,学生很容易出现基础知识和技能训练不扎实的问题,直接导致地区性英语学习的两极分化。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一些部门已采取积极措施,各出版单位和21世纪英文报等杂志期刊印发了大量的教学辅助材料和读物及工具书作为教材的补充,它们中有纸质的,也有电子版的。这些资源正在逐渐改善不少地区的中学外语教育环境。

笔者呼吁,希望出版单位和相关报社特别关爱我国偏远落后地区,为其提供优惠的服务。同时,有能力开展校本英语课程研发的学校也应将该举措进行到底,因为教材的全面改革并非朝夕之事,须从局部做起。

争鸣

如果让大量英语基础薄弱甚至零起点的学生刚入初中就使用难度较大的英语教材,其结果必然令学生因难而畏学,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其成绩越来越差。另一方面,由于教学时间有限,教师为了加快教学进度也难以兼顾“后进生”,因此很有可能造成学生英语学习两极分化严重的现象。

教育部因此出台了包含多种初中英语教材的书目,有些适合初中英语特长生或外国语学校学生使用,有些则适合英语零起点或低起点的学生,供各地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四川以及类似地区的有关部门和学校应该根据本地情况适当调整教材,避免大量英语基础零起点的学生为高起点的英语教材所累。

孔子云因材施教,而中学英语仍属于全民义务制教育的范畴,笔者呼吁,教材应更加具有针对性,为那些基础薄弱但同样需要优质教育资源的学生提供更好条件。

(选摘自《中国教师报》2008年11月5日刊)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i21st.cn   京ICP备2024066071号-1
 
选择报纸
选择报纸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