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报
登录注册网站首页
 

报刊教学

民族学生英语学习的障碍及疏导法

作者:文/江苏省南通西藏民族中学 顾建
Aa
  • -   
  •    +
随着民族教育的迅速发展,内地民族班(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相对于非民族中学的学生而言,民族学生有自身特点,既有中学生的共性,又有民族学生的个性。就语言学习而言,民族学生担负着三项任务,一是本民族语言(母语)的学习;二是祖国通用语言(汉语)的学习;三是国际交流语言(英语)的学习。受民族语言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民族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障碍,这对英语教师的教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需要教师积极予以疏导。本文以西藏民族英语教育为视角,作粗浅讨论。

一、学生英语学习的障碍

1.驱动情感障碍

民族学生出于对本民族语言即母语的亲情以及对祖国通用语即汉语的尊重,主观情感上隐约产生对英语的排斥意识。换言之,民族学生对三种语言学习的内驱力存在较大差异,致使他们英语学习的效果不及母语和汉语。另外,“亲不亲,故乡音”的传统意识,客观上也势必拉远民族学生对英语的感情距离。

2.思想认识障碍

受历史、文化等诸多因素影响,民族学生对非本民族语言、非祖国语言存在思想认识上的偏差。他们认为自己生活在本民族地区,一辈子也不需要走出中国,说“洋话”(英语)反倒显得不伦不类,学好母语和汉语就是爱民族、爱祖国。这些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族学生潜意识中对学习英语的陈旧观念。

3.语言环境障碍

无论是在学校、家庭,还是在社会,民族学生的语言交际常态是本民族语言和汉语,在宿舍、家里、故乡普遍使用这两种语言,这样要学好英语,确实困难很大。再加之民族语言、汉语、英语等语言间的负迁移作用,一定程度上也会制约民族学生的英语学习。

4.学习方法障碍

由于学习的语种多,民族学生容易出现语言误会,要么混淆了几种语言的区别,要么割断了语言间的联系。民族学生的英语学习方法也显得单一,或死记硬背,或机械理解,或不会灵活运用,或口语贫乏,呈现捉襟见肘的窘况。此外,由于情感、认识、环境等方面的影响,民族学生习惯用民族语言和汉语的语言信息去理解英语信息,从而产生对英语理解上的偏差。

二、教师疏导的方法

1.动之以“情”,使学生“爱”学

学生对一种语言学习的爱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门语言学科的教师。从事民族教育的英语教师,要善于煽英语之情,这种表情不是死板、机械的表情,不是单纯作舞台式表演的表情,而是真实反映教师心灵变化的表情。教师声情并茂、角色鲜明地朗读;亲切宜人、感召力强地演说;潇洒飘逸、融情其间地书写,无不创设一种如同民族母语和汉语的亲和力。更重要的是:从事民族教育的英语教师要对民族学生倾注真情,以亲人般的爱去消除他们对英语和英语教师的隔膜。有道是:“亲其师,信其道”,学生总是喜欢为深爱他们也是他们深爱的教师而学习的。笔者从事的是西藏民族教育,每年都与学生们一起过藏年,春节时又把学生们接到自己家中,在英、汉、藏三种语言文化的交流中,融洽师生感情,增强教学效果。

任何一门现存的自然语言都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在从小至单个的词、大至语篇的各个层面上。因此,从事民族教育的英语教师,还要注重了解民族文化与习俗,沟通学生的心灵。自从走上西藏民族教育之路,笔者就开始并坚持查阅有关藏族习俗的资料、访问从事藏族教育的前辈,尽可能多地了解藏族习俗,还同藏族学生学说藏族常用的问候语并在适当机会与学生交流,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2.晓之以“理”,使学生“愿”学

从事民族教育的教师,要格外重视对民族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目的的教育。所谓“理不明则心不愿”,只有使民族学生真正懂得了英语学习的意义,树立了学习的远大目标,才能学好英语。此外,从事民族教育的英语教师要纠正民族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错误认识,改变民族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传统偏见和陈旧观念,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学好英语是爱民族、爱祖国的实际行动。那种认为学习英语是不爱国的狭隘民族偏见不适应飞速前进的历史车轮。

同时,从事民族教育的英语教师要善于把民族学生学习英语的个人意义与社会意义结合起来,让民族学生清醒地领悟到:学习英语是改革开放的需要,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新形势的今天,学习英语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体现,是为建设和谐社会作出的必要准备。这样,民族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学习英语的心理需求,并积极主动地学习英语。

3.激之以“趣”,使学生“乐”学

《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之一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可见学习兴趣在传授知识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从事民族教育的英语教师要采取知识性与趣味性融为一体的教学策略,因势利导,形成学生学习英语的良好环境。教师要善于创设愉快的课堂氛围,以风趣的开场白、生动的故事,配以投影片、录音机、多媒体等所承载的视听材料、影视歌曲、电影录音剪辑等,引起学生的注意。例如,教师在讲述现在进行时态时,可以制成电影剪辑:一只孤独的小船在海上漂流,同时播放英文歌曲Sailing,歌中反复出现“I’m sailing”,苍凉、低沉的曲调,很快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事民族教育的英语教师还要善于运用英语交际手法,进行实际交流和模拟实践,让学生积极地运用语言。例如:复习have(has) been to和have(has) gone to时,教师可以将教室前面适当的地方分别假设成Shanghai,Beijing, Hong Kong, New York等地点,做出走向Hong Kong的姿势,让学生A说,Our teacher has gone to Hong Kong,接下来,教师又做出从香港走向New York的状态,然后让学生B说,Our teacher has been to Hong Kong, but now he has gone to New York.随后,教师更换其他地点进行表演,让学生用所学的时态进行表述。这样,学生在英语情境中运用和掌握了现在完成时态的应用。

从事民族教育的教师要善于开拓课外英语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在宿舍、家里、生活中大胆使用英语。教师要赏识学生学英语的点滴优点并对学生及时表扬。

4.授之以“渔”,使学生“会”学

教师单方的努力是不够的,对学生强行灌输或单一强化学生接受训练也行不通。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即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学会学习。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自学。教师每教一篇课文,一定要让学生先自我阅读,将发现的问题记录下来,再与教师讨论解决,如果师生讨论后还不能解决问题,那么,教师可以在上课时通过集体讨论的形式来解决,并略加点拨。这样学生学得活,记得牢,效果好。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还注重启发学生学习于课内而得益于课外,或引外助内,外为内用,或内外结合,相得益彰。讲课中,教师以课外生活为引例,帮助学生消化课内知识,教会学生举一反三,掌握规律,迁移能力。这样,学生就会学以致用,提升智能。

总之,在民族英语教学中,对于学生学习所存在的诸如驱动情感、思想认识、语言环境、学习方法等方面的障碍,教育者只要对症下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激之以“趣”,授之以“渔”,使民族学生爱学英语、愿学英语、乐学英语、会学英语,学生的英语水平就会得到稳步提升。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i21st.cn   京ICP备2024066071号-1
 
选择报纸
选择报纸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