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报道
分析思维模式差异 培养英语写作策略
摘 要: 英汉两种语言在整体思维与分析思维、辩证逻辑思维与形式逻辑思维、主观思维和客观思维方面存在差异,这对英语写作产生了一定影响。本文通过分析中英文语境下的思维模式的差异,帮助学生克服对母语思维的过度依赖,培养学生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关键词: 中英文 思维模式 差异 英语写作 人们总是通过听、读来理解和摄取语言,然后通过说、写来运用语言,可见,在听、说、读、写这四项基本语言交际技能中,写的层次最高。要达到最高层次,必须通过大量的客观实践储存一定量的语言材料,并在此基础上反复加工和处理这些语言材料。在摄取语言材料的过程中,各民族的思维因受到客观实践的制约,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模式和语言。学生运用各种语言进行写作时,也受思维模式的影响,在英语写作中,他们常常会写出观点明确、语法正确、表意却不明确的文章。许多学生只是从词句或语法错误上进行改进,其效果往往微乎其微。笔者经过调查分析发现,当今中学生在英语写作上的这种困惑从根本上来说是中英思维差异所引起的。笔者从该角度出发,分析探讨如何帮助高中生排除母语干扰,培养英语思维能力,写出符合英语习惯的作文。 一、中英文语境下的思维差异 思维模式是主体在反映客体的思维过程中定型了的思维形式、思维方法和思维程序的综合统一。思维方式是沟通文化与语言的桥梁,由于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环境和哲学思想等方面的影响,中英文语境下的思维也表现出一些差异,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整体思维与分析思维的差异 中国传统思想把人和自然看成一个有机整体,形成了整体思维模式,把宇宙看作由客观规律支配的统一体,各要素互相协调、互相作用。我们经常提起的“从总体上看问题”“从全局出发”“宏观调控”等概念都蕴含着整体思维模式。 西方传统思想把物质与精神、社会与自然、本质与现象对立起来,从法国哲学家笛卡尔个体元素决定整体的“观念原子论”到英国哲学家罗素的“逻辑原子论”,均强调构成整个世界的各元素之间毫无联系。十七世纪下半叶,欧洲自然科学的发展更是主张把自然界的各种事物或过程分解为各个部分,逐个加以考察和研究,崇尚个体思维,这在语言上主要表现为重形合。形合是指词语或语句间的连接主要靠连接词或语言形态手段来实现。英语要求句子中各成分之间的结合关系必须在形态上表现出来,用连接词将其各个成分连成一个意义与形式珠联璧合的整体。高中英语写作一项重要的考查点就是要求学生写作的内容要有连接词将句子连接成句,使文章结构紧凑。 2.辩证逻辑与形式逻辑的差异 早在先秦时代,我们的古人就有“物生有两”等朴素的辩证思想。中国传统哲学重辩证思维,轻形式逻辑,注重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强调内在的矛盾、对立和统一。西方则在形式逻辑方面做出了较大成绩,要求对任何概念和命题都作“非此即彼”“非真即假”的判断,注重思维活动的严格性、明晰性和确定性。 3.主观思维与客观思维的差异 中国传统思维存在轻自然、重人伦的主观思维倾向,以人道、伦常为视觉焦点,侧重于向内探求,十分注重认识和完善自身。反映在思维上,就是不以自然为认识对象,而是从主体自身出发,使思维对象指向自身而非自然,用主体的修养代替对客体的认识,在思维过程中突出主体因素而不是对象因素,重视主观评价而轻视客观反映,以情感代替理性,有浓厚的主观意向性。西方思维传统以自然为视觉焦点,将自然作为自身之外的对象来研究,在以主体为中心的同时,注重客观事物对人的作用和影响,严格区分自我意识与认识对象,排除主观因素,强调客观性,以逻辑和理性探索自然规律。 二、思维差异在语言中的表现 思维方式与语言密切相关,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方式是语言生成和发展的深层机制,思维方式的差异会表现在语言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中西思维模式差异对用词的影响 汉语和英语分别重视整体性思维和分析性思维,表现在语言上,汉语用词概括而模糊,英语用词具体而细腻。比如,在汉语中,“吃饭”一词既可以表示“吃早饭”,也可以表示“吃午饭”或者“吃晚饭”,而英语则明确说出吃的是哪一餐,“吃早餐”表达为have breakfast,“吃午餐”为have lunch,“吃晚餐”为have supper,“吃正餐”为have dinner。 由于辩证性思维,汉语对词性的规定十分宽松,一个词往往既可以是名词,又可以是动词和形容词。汉语句子的组合主要靠语序和语义,词与词之间没有绝对的排斥性,在组合上具有很大的自由度。而英语的每一个词在进入句子之前都有明确的词性,即使同性词还要分可数名词与不可数名词、及物动词与不及物动词等。 2.中西思维模式差异对句法的影响 中国整体性思维注重整体性的综合分析,不主张从局部、细节上把握事物,重直觉体悟,追求整体与部分关系的和谐统一。西方分析思维强调理性分析,注重个体的独立性,表现在语言上,汉语句子组合以达意为主,句子与句子的逻辑关系靠直觉顿悟来体察。 英语句子是一个以限定动词为核心、控制各种关系的构架。在句子组合方面,常以主谓宾结构为核心,谓语动词有多种变化形态。句子中主句与从句的组合借助于关系代词、关系副词、连接代词等,词、词组、主句和从句都有明确的形态特征。 汉语思维一般以人为中心,注重主体与客体的融合,而英语语境下的思维模式严格区分主客体,注重客观事物对人的影响,这就造成了英汉两种不同的语言心理倾向:英语普遍使用物称主语,而汉语常使用人称主语,例如:“他想到了一个好主意。”英美人习惯说成“An idea came up onto him.”而中国学生则常用I think、I believe等。 3.中西思维模式差异对篇章结构的巨大影响 由于中西思维模式的巨大差异,汉语和英语在文章的篇章结构上也有很大的不同。英语文章结构往往呈直线型,包括开头、主体和结尾;汉语文章结构则是螺旋型,通常由“起”“承”“转”“合”四部分组成。在文章开头,汉语文章一般不开门见山地接触主题,而是着重解释主题的重要性或意义,或介绍主题产生的背景,往往较多地从宽泛的时空入手,从大到小,由远及近。西方人在写作过程中,则是先从局部入手,旗帜鲜明地提出自己的观点、想法,即开门见山,点破主题,以此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文章的开头对全篇起到一种指向作用。 在文章写作中,汉语文章往往不是直接论证段落主题,而是从各种间接角度来说明问题,文章的主题往往靠读者自己总结或领悟出来,句与句、段与段之间也缺少一些显性的逻辑连接手段,段落、篇章显得结构松散,逻辑联系不很明显。 英语文章内容多围绕一根主线展开,其主体往往是由若干段落组成,每一段落有一个与主题相关的要点即主题句开头,使读者明了每个段落的要点,段中各支持句紧紧围绕主题,层层展开论证或支持主题句,最后总结出一个符合逻辑推理的结论句。 在文章结尾,汉语文章一般是进一步展开主题,起到对主题思想画龙点睛的作用,体现在作文中就是文章的结尾主观性较强,往往不是根据事实得出结论,而是作者给出结论,或者作者引而不发,让读者去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意思。英语文章结尾常常会总结主体段落的要点,回应文章中的主题和支配思想,以便给读者留下关于主题的最后印象,英语文章的结尾往往是概括要点,对主题进行评价,引申主题的深层含义。 三、高中英语写作的策略 1.加强中英思维模式差异的对比,克服过分依赖母语思维的心理 汉语思维控制着高中学生英语写作的过程及结果,然而,很多学生还没有意识到汉语思维对英语写作的影响,因此,要使学生写出地道的英语作文,应加强学生对中西思维模式差异的比较,充分了解中英文语境下思维模式差异的具体表现,即在语音、语法层面上的不同、语言表达法的不同、语言心理上的不同,从而使英汉章法和句法之间有效、合理、正确地转化,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表达的能力。 针对整体思维与分析思维的差异以及形式逻辑与辩证思维的差异,可以训练学生使用连接词的能力,从而使学生明确语言片段之间的意义。前后衔接、意思连贯是写作的重要评价标准之一,熟练并掌握表示列举、增补、因果、转折、举例、解释和总结等意义的连接词可以使学生根据写作需要,使用不同的语义和结构的连接词,达到语法形式的完整。 笔者认为,教师可以结合阅读课,充分利用阅读课本中的优秀文章进行语篇分析,让学生有意识地注意英语与汉语在段落安排、行文思路和语篇模式方面的不同,从写作的角度分析文章的脉络层次和内在逻辑,帮助学生逐步克服根深蒂固的汉语思维定式,学会按照英语的语篇模式进行写作。 2.加强中英语言差异的对比,培养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 首先,加强汉英词汇差异的对比 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从汉英词汇差异的对比入手,让学生了解汉英语言中用词的不同,掌握词性、词义、常用的搭配结构,对相似词语归纳总结并对比其用法上的细微差别。 其次,适当进行中英句法结构的对比和句型训练,强化英语句法意识 从总体上来讲,汉语属于主题显著型语言,而英语则属于主语显著型语言。由于汉语思维模式在学生遣词造句中起着主要作用,造成高中学生用英语组词造句的能力相对较弱。 因此,有必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英汉句法结构知识的讲解和句型训练,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句法结构异同的对比,使学生充分意识到差别的存在,从而强化英语句法意识。 第三,重视中英文章篇章结构的差异,强化学生的英语语篇意识 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英语语篇的建构模式及规律,通过分析文章组织策略和篇章衔接的特点,逐步培养其篇章组织能力。还要加强课外阅读,培养英语语感,强化其对英语修辞方式的了解,从而促进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 总之,由于中英思维模式差异的影响,高中学生英语写作水平受到了严重影响,要想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首先应让学生充分了解中英思维模式的差异以及这种差异在语言中的表现,从而在作文中尽量克服思维差异的影响,克服过分依赖母语的心理,在选词、用句以及篇章结构上加以注意,切实提高高中生英语写作的能力,写出符合英语语言习惯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