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点
世说新语
“香港教育历来非常重视英语,港内所有重要大学均以英语授课,母语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冷落。在此前提下,政府非但没有保障母语教学,反而撤销了实施母语教学的硬性规定,做法失当!”
——香港知名社会评论者梁立人
事件回放
香港将从明年9月起正式实施“微调中学教学语言政策”。根据该政策,港内中学将加大实施英语教学的力度,以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对此持反对意见者称,过分重视英语教学而忽视母语教学将削弱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文汇报》)
“外国文学翻译出版应设立准入制!”
——上海译文出版社社长韩卫东
事件回放
上海译文出版社独享的海明威作品中文简体字专有出版权被国内某出版社盗用,侵权单位被判赔偿原告5万元经济损失。据了解,近年来侵权事件在外国文学出版领域层出不穷。业内人士呼吁,监管部门应设置外国文学出版行业的准入门槛,定期评鉴外文出版机构所应具备的相应资质和版权管理能力。 (《中华读书报》)
“小学英语教师更应该在教学研究方面多下功夫,机械地讲课会令教学活动收效甚微。”
——广东省中山市体育路学校英语教师温健鹏
事件回放
我国小学英语教育一直以来存在重教学、轻教研的问题,教师往往将精力全部投入在授课上,极少开展教研活动。全国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优秀课例展评一等奖得主温健鹏老师认为,教研活动对教师非常重要,将有效促进其改善课堂教学。开展基础教研并不会耽误时间,教师完全可以做到“磨刀不误砍柴工”。 (《中山日报》)
“印度能成为‘破烂英语’的天堂,中国为什么不能?”
——中国作家阎晶明
事件回放
阎晶明近日称,虽然英语是印度的官方语言,但是印度民众大多以平常心对待英语,没有因英语目前所处的重要地位而对其“膜拜”。这种态度促使印度式“蹩脚英语”成为英语中特殊而重要的支系。他建议,国人应正确看待英语,不要过分追求标准化英语,在语言使用上多一些随意性反而有助于其外语学习。 (《天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