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彩讲堂
中小学英语课程的发展
(上接第168期A11版)
首先,听说教学的活动化。根据听说教学法听说领先、句型教学、对比分析的原则,英语教师在不同阶段探讨了口语教学的方法。小学阶段,多视听、创情景、重提问、多对比、常游戏、勤练习的启蒙教学6法,在各地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直呼式韵律英语教学法,是开口与认字相结合的方法,学习顺序是先辅后元、先音后词、先词后句,有效地解决了入门阶段儿童开口拼读和认字的问题。初中阶段,强调从模仿朗读入手,不孤立地教语言知识,而是突出听说教学,在情景中培养交际能力;主张精简讲解、有效活动,让学生处于发动地位,自觉主动地进行言语练习。高中阶段,倡导阅读和听说并进,重视可理解输入,为学生提供外语输入环境,通过听的训练,带动说、写、读技能。
其次,语法教学的交际化。摒弃了以讲解为主的语法教学形式,在传统归纳法、演绎法以及归纳演绎综合法的基础上,借助句型、情景、图表等手段改进语法教学,帮助学习者感知和理解语法概念。在语法教学中运用“视觉—空间”表征原理,利用单项图表、对比图表和句型图表等手段,把抽象的语法概念图表化,形象直观,简约易懂;在情景中进行句型结构训练和听说读写言语活动,在操练句型和初步运用句型过程中点破规则、系统归纳语法知识,再以规则指导在情景中的言语再实践;情景、句型和语法三结合方法把语言输入、言语产出融为一体,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功效。
最后,课文教学的多样化。处理短课文和长课文方法有别。短课文教学贵在引入,方法有复习句型引入、看图提问引入、“单词—词组—句子”引入和听译引入。长课文教学则既包含传授语言知识、训练语言技能的任务,也包含培养阅读习惯和阅读理解、提高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任务。譬如,在“Abraham Lincoln”课文教学中,可以运用诱发学习动机、阅读理解、提取文本信息、讨论难点、词语归纳、朗读训练等6种教学方法。
词汇教学、语法教学和课文翻译“老三段”是课文教学“贫血症”的主要症状。外语教师探讨了“四步法”“五步法”和整体教学等模式。“四步法”是设计在课内实施的4个步骤:如整体介绍课文,分段听说训练,分块读、写、译训练,整体总结复习。“五步法”是指预读、质疑、精讲、多练、总结5个步骤,其中第一个步骤向课外延伸,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课文整体教学有两种方法:第一,依据教育心理学、语言教学法、格式塔心理学的原理,把课文学习视为一个整体过程,由阅读、理解、学习语言结构、运用语言4个环节组成;第二,依据系统论中的整体原理,从不同维度把握课文教学的整体观,如把课文纳入大纲、教材、教学内容的整体,整体设计听说读写训练,整体考虑教学内容、教学对象与教学方法,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部分探究和整体理解。课文整体教学不只是掌握个别词语和句式,而是整体感知通篇文章的写作意图与方法,了解各类文体的篇章结构;通过整体学习课文内容、写作思路和篇章结构,学生的接受与产出技能得到训练,英语思维和表达能力得以提高。这些方法有效地扭转了课文教学单调、呆板、低效的局面。
(二)第二阶段(1988年—1997年)
1988年—1997年英语教学经历了较大的发展。这一时期先后颁布了3个九年义务教育外语教学大纲和3个普通高中外语教学大纲。为了贯彻“一纲多本”的思想,全国各地编写发行了5套中学英语教材,分别是人教版、上海版、广东版、山东版和四川版。其中,人教社与英国朗文出版公司合编的JEFC和SEFC初高中英语教材于1990年在部分省市试验,1993年在全国试用,到1999年高中完整使用了一轮。
1988年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初审稿)提出了“着重培养为交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为交际”既是大纲目标,又是教材编写的基调,还是英语课堂教学的指导原则。由此,现代交际法思想逐渐深入人心,具有交际特点的教学方法走进了中小学英语课堂,探讨具有交际功能的教学方法蔚然成风,在研究活动形式、教学过程、语言知识教学和语言技能训练等方面,产出了大量的阶段性成果,呈现了3大特点。
第一,活动组织多元化。课堂言语训练中,如值日报告、3分钟演讲、课堂导入、问答练习、自由会话、连续提问等,都是常用的教学活动。但用什么形式承载这些活动?如何组织活动才更加有效呢?这些都是值得探究的问题。为此,JEFC和SEFC积极倡导4种活动组织方法,即两人小组练习(pair work)、小组活动(group work)、分排练习(row work)和分行练习(team work)。这些活动依据儿童发展理论、认知理论、动机理论和社会关联理论的原理,通过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培养学生为交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在新教材教学中被广泛采用,成为大班英语教学最常用、最有效的练习形态。Pair work和group work具有3大优点:一是课堂效率高,为全体学生创设了行为参与和思维参与的机会,缓解了大班外语学习者实践量不足的难题;二是活动形式多,如问答、互测、竞赛、对话、互批作文等;应用范围广,可用于不同层次的课堂教学和不同内容的教学活动;三是情感效能高,有利于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