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点
世说新语
“各大外语出版社越来越意识到,单纯的搞出版、搞发行已不合时宜。以宣传英语教学理念为突破口促进提升外语类书籍出版事业的发展才是更加明智的选择。”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社长庄智象
事件回放
庄智象近日接受某媒体专访时,对中国出版的发展方向表达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面对网络化、数字化等新技术的发展,出版社应在出版形态、出版手段、出版方式、出版管理等各方面顺势而为,采取多种应对措施。
《中华读书报》
“中式英语分为山寨和正宗两种。对山寨Chinglish,要像秋风扫落叶一般冷酷无情予以清除;对充满文化内涵的正宗Chinglish,应该像对待遗产一样加以保护。”
——青年学者翟华
事件回放
为迎接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海近日发起了清除“中式英语”广告牌活动,以避免一些错误的表达继续贻笑大方;另一方面,西方媒体英国《卫报》撰文力保Chinglish,认为中式英语“错得韵味十足”,该报为即将被消灭的Chinglish感到万分惋惜。
(《青年参考》)
“如何促进学生的英语语言思维发展是目前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难题。而‘完全情景式教学’有效地促成了学生思维与英语知识间的‘智慧大碰撞’,有助于学生英语语言思维的形成。”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英语教研员朱浦
事件回放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英语教育工作者意识到培养学生英语语言思维在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性。有专家指出,改变英语教学思路、改革英语课堂形式是培养学生英语语言思维的突破点。在此理念的指引下,一些教师积极实践“完全情景式”教学,将实物评述、时事演说、表演竞赛等活动搬上课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文汇报》)
“我国的儿童文学创作领域虽然不缺乏出色的作家和优秀的作品,但却依然很难获得与国外儿童文学平等的全球传播机会。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语种的制约和译本创新性的不足。”
——接力社总编辑白冰
事件回放
近日,白冰总编辑在谈到我国儿童文学作品对外推广事业时说,由于受到语言的限制,中国儿童文学在世界儿童文学领域的表现至今差强人意。他认为,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培养儿童文学翻译专门人才和精通外语的写作者是关键。 (新浪网)
“北京、上海、广州几乎垄断了全国最优秀的同声传译人才。打破人才分布的僵局,将有利于同传事业的蓬勃发展。”
——厦门翻译工作者协会王广延
事件回放
第十三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日前在厦门举行。大会期间,多场国际化会议的召开令本就紧缺的同传人员更加难求。业内人士称,目前同传人才大多聚集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地,中小城市同传人才需求的缺口正在持续拉大。 (《广州日报》)
“与国学相比,外语在我国已经得到了过于崇高的礼遇。因此,我反对开展双语教学!有的大学甚至提倡全英语教学,那更是‘违法’的!”
——武汉大学教授郭齐勇
事件回放
郭齐勇教授日前炮轰国学过热论。他认为,在现行教育体制内,各年龄段的中国学生都在接受着“西化”教育,其学习英语的时间大大多于学习中华文化的时间。郭齐勇指出,与语言学科相比,国学置身于鲜被问津的边缘境地,国学过热论恐怕“站不住脚”。 (《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