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报道
初中英语的多维度分层教学
作者:文/山东省济宁十三中英语教研组 冯昌平 曹圆圆
新课改呼唤高效课堂、有效教学。山东济宁十三中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原有的课堂模式很难在大多数学生中产生效果。那么,教师如何才能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一个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呢?
笔者根据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心理差异和环境差异,研究创设了“20字分层教学模式”(分层建组、分层设标、分层指导、分层推进、分层评价)。按照“关照两头,注重中间”的原则,力求教学形式多样化,以适应不同水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使每个学生的英语语言学习能力和运用能力都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一、分层建组
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智力因素及非智力因素,教师可将全班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是指基础知识好、接受能力强的学生。B层是指智力因素较好、学习潜力大、学习不扎实的学生。C层是指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都较差的学生。
学生在自愿的基础上建立互助学习小组,四人一小组,八人一大组。每个小组应包括各个层次的学生,使不同认知水平、思维方式和情趣特长的学生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相互启发、相互弥补。每小组推选一位A层学生担任辅导员,每大组推选一位责任心强的学生担任纪律监督员。这样就可以在全班范围内营造出一个“组内相互学习,组外相互竞争”的学习氛围。
分层建组一定要遵循自愿选择和滚动循环的原则。自愿是主动学习的必要条件,滚动则有利于学生良性主动发展,否则只能加重学生两极分化。
二、分层设立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教师可结合本班级的实际学情,在不降低教学要求的前提下,将教学目标分为A、B、C三个等级。使A、B、C三个层次的学生都处于“跳一跳,摘个桃”的学习状态。
以鲁教版七年级下第三单元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为例,教师在教学时可设计以下分层教学目标:
A层学生目标:不但要掌握“超级”三明治、火鸡三明治的做法,还要说出三种自己喜欢的食物的做法。
B层学生目标:在掌握“超级”三明治和火鸡三明治做法的基础上,最好说出一种自己喜欢的食物的做法。
C层学生目标:能够理解“超级”三明治、火鸡三明治的做法并且能流畅地读下来就可以了。
三、分层指导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找准新知识点、新任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对于A层的学生,要允许其独立探索,对于B、C层的学生要跟踪指导,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形成探索性结论。
此后,教师需利用一段时间,采用分层提问的方法收集学生的结论,并进行适当讲解点拨。然后师生、学生间展开质疑问答(有些问题可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这样既能发挥知识能力互补的优势,还能培养学生的互助合作的精神)。
这个过程主要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完成。教师对学生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需进行精讲疏导,以理解掌握新知识。通过机械操练—有意操练—交际操练的教学步骤,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具备交际运用能力。这个程序可归纳为目标—探索—结论—训练的过程。它体现了学案领先、主动探索、导学结合、优化训练的教学思路。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实现了新课标所倡导的绿色、生命课堂。
四、分层推进
教师要明确分层的课堂教学目标、分层的学习任务、分层的达标检测题及分层作业。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着眼于B层学生,兼顾A、C两层学生。例如在进行对话交际时,让A层学生先操作,带动B 、C层学生。C层学生进行机械性操练和模仿性练习。对于B级以下的问题,充分调动B、C层学生的积极性,为他们提供参与表现的机会。
A层学生的学习能力强,应重点培养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语言创新能力。在学好现有教材的基础上广泛阅读,积累词汇,扩大视野,开辟创造性学习的新途径。B层学生应重点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求他们学好教材,提高其基本能力,特别是英语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C层学生是教学的重点和转化的关键。教师要采取各种有效手段,努力开发他们的非智力因素,用情感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激发他们学英语的兴趣和欲望,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消除畏惧情绪和厌学心理。
五、分层评价
课堂检测、单元过关都可采用“三位一体”的形式。即同一科试卷上包括A、B、C三个层次的试题。各组题目难易程度虽各不相同,但分值相同。这样能使C层的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信心。
各层次学生同分不同值,避免了因差距过大而使部分学生丧失学习信心的现象,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发展,促使全班学生学习水平提高。在评价时,教师可采用素质教育的综合评价模式: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学习能力+课堂表现+作业质量+品格和性格的完善,以此促进学生健康、积极、乐观、向上、全面的发展。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多维分层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竞争合作的学习精神和社会品质;有利于对优等生的培养、对后进生的转化。同时还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建立学习的良性循环;有利于学生间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相互探究。从而形成“以学生中心,以学为教,以教为学”的教学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