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报
登录注册网站首页
 

报纸头版

典籍翻译:中西文化的桥梁

作者:本报记者 田文
Aa
  • -   
  •    +
国家级出版工程陆续启动 本硕博一条龙培养体系逐步建立

“汉语和西语之中的文化,以不同的方式起源,但在词义的演变中,两种文化一见如故。随着交流的深入,两者的词义逐渐融会贯通,两种文化的教化过程和发展历程见证了不同民族的相同诉求,正所谓天下‘同归殊途’。”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教授在第二届世界汉学大会开幕式上的一席话,生动描述了中西文化的交融和发展过程。

10月30日至11月1日,第二届世界汉学大会在人大举行,近200位海内外汉学专家汇集一堂。本次大会由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与人大联合主办,主题为“汉学与跨文化交流”。

在全球化背景的今天,不同文化、不同文明融合与发展的速度日益加快,各国间的文学交流也更加频繁。翻译已成为沟通不同文明、不同文化之间必不可少的桥梁和纽带。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热在全球的升温,如何将古典文化的精髓传播至全世界成为汉学发展的重要课题。

为了系统、全面地向海外推广中国传统文化,自上世纪90年代起,我国几项大型翻译出版工程陆续启动。1995年,《大中华文库》(以下简称《文库》)翻译出版工程正式立项。该工程是我国首次面向世界推出外文版中国文化典籍的国家重大出版工程。该《文库》汇集了《老子》《论语》《楚辞》《红楼梦》《孙子兵法》等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文化经典,通过专家学者翻译成英文,集合为汉英对照的图书版本。截至今年3月,《文库》已累计出版了75个品种、150余册。

2004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与新闻出版总署启动了“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每年出版《“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推荐书目》,利用书展、媒体、网站、杂志等各种渠道向国内外出版机构介绍推荐中国图书,图书范围涵盖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

2008年,“国剧海外传播工程”在人大启动。该工程包括百部国剧英译工程、“京剧中国”有声普及读本等系列子项目。其中,百部国剧英译工程将计划翻译出版约100部国剧剧本。

为配合今年在德国召开的法兰克福书展,新闻出版总署于2008年初特别启动了“2009年法兰克福书展中国主宾国图书翻译出版工程”。该翻译项目共资助了114本优秀中国图书,目标语种为英语和德语。目前40%的图书已完成翻译,进入后期加工阶段。

我国著名典籍翻译专家、《老子》《易经》《诗经》等译著作者汪榕培教授欣喜地告诉记者,汉语言文化传播出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好局面,我国典籍英译事业不断发展壮大。

“目前高校翻译人才的培养已有了良好的开端,例如不少院校开设了翻译专业,培养翻译专业的本科生;经国家批准的MTI(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试点培养高校今年已增至40所;另有数十所高校培养翻译方向的博士生。翻译专业本、硕、博一条龙人才培养体系已经建立。这说明翻译作为一门专业已得到社会的认可和重视,翻译专业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已实现对接。但必须指出的是,专门从事典籍英译研究和实践的人才仍然寥寥无几,典籍英译的师资队伍现阶段甚至出现了断层。”汪教授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我国典籍英译学科建设目前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方面,社会对高素质典籍英译人才需求量增大;另一方面,翻译人才自身薄弱的汉学知识和英语功底成为制约典籍英译质量的瓶颈。此外,高校也未对翻译实践环节作出足够的重视。

据了解,尽管目前已有部分高校在本科或是硕士研究生阶段开设了汉语典籍英译课程,但担任典籍英译博士生导师工作的专家屈指可数,仅有苏州大学(兼任大连理工大学)汪榕培教授、南开大学王宏印教授等人。高层次的典籍英译人才培养体系尚未建立。

汪教授表示,我国的典籍英译事业处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时期,在翻译人才的培养方面,应从翻译实践着手。“高校在人才选拔环节上应侧重招收具有一定翻译经验、热衷典籍英译的人才,将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相挂钩;将汉译英人才的培养与其未来所从事的工作相结合。只有这样,高校才能培养出质量高、专业性强的典籍英译人才。”汪教授建议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i21st.cn   京ICP备2024066071号-1
 
选择报纸
选择报纸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