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报
登录注册网站首页
 

红色课堂

在经典中追寻文明的足迹

作者:本报记者 左卓
Aa
  • -   
  •    +
日前,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推出了“外研社双语读库”第一批。该套读物立足经典,涵盖中外名家名作,涉及社会科学各个领域,以书系划分,采用双语编排,对文化背景附有注释,旨在积累世界各民族精粹文化的同时,向世界传递中国文化,也为广大英语学习者提供更为丰富和实用的学习读物。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外研社陆续出版了“九十年代英语系列丛书”“大师经典文库”“英美文学文库”等系列经典图书,在满足国内英语学习者阅读需求的同时,也为中华民族引进和吸收海外优秀文化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

据外研社介绍,该社在多年出版实践中发现,原版英语图书若简单地以外语形式呈现,会使一些初级和中级学习者望而却步;而纯粹的译著,在翻译过程中又容易失掉原著中的某些精妙之笔,甚至丢失信息。因此双语读物是展现每种语言蕴含的独特魅力的最好形式。

此外,文化交流是双向互动的过程,因此出版社在大量引入外文作品的同时,也不忽略本民族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和传播。“外研社双语读库”正是基于以上考虑而推出的一套读物。

据了解,读库第一批收录的是20部西方经典,多出自十九、二十世纪著名作家、学者、思想家和哲学家之笔,作品题材丰富、类型多样,包括学术作品1部、传记2种、小说3本、游记4部、杂文9辑以及回忆录1册。文章难度介于普及性读物与专业性读物之间,可作为由一般英语学习者向专业英语使用者过渡时的教材使用。

《流动的盛宴》译后序

这本小说最初让我心动的就是它那富有诗意的书名——《流动的盛宴》。在阅读和翻译的过程中,什么是“流动的盛宴”,是什么能被海明威称之为“流动的盛宴”,那里又有怎样的故事和心情,这几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我脑海里。

后来查得,“流动的盛宴”这个名词源于基督教,指的是没有一个固定日子的节假日,如庆祝基督耶稣复活的复活节,通常是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如果月圆那天正好是星期天,则推迟一星期,因而复活节就可能在3月22日至4月25日之间的任何一天。海明威第一次使用这个词是在《过河入林》,小说中带有作者本人影子的主人公坎特威尔上校说:“幸福,正如你所知道的,是流动的盛宴。”这本小说里海明威又把巴黎称作“流动的盛宴”。因此我想,也许巴黎在他心目中就是幸福的源头。

《流动的盛宴》和海明威的其他很多小说一样,是小说化了的自传。它散乱地根据事实叙述,却以想像增强了夸张的色彩,正如序言中指出的,作者可能模糊了事实和虚构的界线。但对于海明威来说,发自内心的实话要比实实在在的真相重要得多。

这部小说的创作,可能加剧了海明威怀旧的甜蜜和痛苦。他以自己熟悉的习惯来重新构思自己的生活以适合自己个人的神话,从而重新创造他记忆中的往事,追忆当时的梦想、刻苦的训练和灾难。

借此小说,我们可以了解到海明威年轻时一段穷困却很单纯的生活。虽然只能和妻子哈德莉住在破旧简陋的公寓,虽然在寒冷的冬天没钱买柴火取暖,甚至没钱吃饭,可是他们相亲相爱,享受巴黎的文艺气息,过着充实的精神生活。

借此小说,我们还能再次领略到塞纳河左岸文化的魅力。古老的塞纳河将巴黎一分为二,河之北为右岸,河之南为左岸。右岸和左岸,一边代表物质文明,一边代表精神文明;右岸布满了银行,左岸布满了咖啡馆。

借此小说,我们还能从作者的视角些微捕捉到几位与海明威同时期的不凡作家的生活:慷慨大方的庞德;雄心勃勃、心高气傲的斯泰因;才华横溢却受酗酒妻子所缚的菲茨杰拉德;放荡不羁的帕散……

《流动的盛宴》虽然不如《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等几部给海明威带来声望的小说那么脍炙人口,但它却是海明威晚年完成的战后非小说体的最伟大的著作。从某个意义上来说,海明威早年在巴黎的时代正是他作为一个人与作为一个艺术家最为融合的年代。

文/蔡静

外研社双语读库第一批书目

《平凡人和他的妻子》

《悠游度过一天的24小时》

《时光机器》

《小人物日记》

《流动的盛宴》

《懒人闲思录》

《四种爱》

《内河航行记》

《寻找精神家园》

《我的知识之路》

《凯尔特的薄暮》

《琐事集》

《芝麻与百合》

《文艺复兴》

《塞文山驴伴之旅》

《本杰明富兰克林自传》

《沙郡年记》

《三人同舟》

《漫游东西世界》

《四季随笔》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i21st.cn   京ICP备2024066071号-1
 
选择报纸
选择报纸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