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纵横
英语专业课程必须彻底改革
——再谈“思辨缺席”
建言人:黄源深(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教授、上海翻译家协会副会长)
我国外语专业学生有着明显的弱点,即他们的思辨能力较差,这一点暴露在很多方面。思辨能力薄弱对走上工作岗位后的外语学生所造成的后果是严重的,主要表现在工作中缺乏分析综合的能力,很少有自己的想法,很难有创新意识,出不了创造性的成果。
英语专业不该办成“语言中心”
多年来,我们英语专业的努力方向是打好学生的语言基本功,培养合格的英语人才。这里的“英语人才”习惯性地被理解成精通英语的人才,一种能服务于其他行业的实用性人才,而英语专业也就衍化成了旨在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专业,与当今国外盛行的、以提高语言水平为宗旨的“语言中心”(language center)没有多大区别了。
这种类似“语言中心”的办学方式,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在培养目标上,专注于造就掌握英语的人才,很少顾及培养全面人才应具备的其他素质,尤其是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程设置上,开设的大多为旨在提高英语水平的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课程,缺乏提高人文素质的课程(哲学、历史、社会学等);在知识结构的营建上,出现严重失衡,表现在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中,重技能轻知识,在知识的传授中,重语言知识,轻其他人文知识;在教学方法上,重背诵、记忆、模仿、复述等机械脑力劳动,轻视或忽略有利于发展思维能力、鼓励独立思考的讨论与争辩;在学习方法上,学生往往专攻英语,单科独进,以致发展到热衷于考证书而放弃正规课程的极端实用主义,仿佛这就是专业学习的终极目标。
于是就有人质疑:要是这样,专业英语和公共英语(时下都称“大学英语”)还有什么本质性的区别?按这一办学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在英语语言运用上基本没有问题,但往往文化素质差,知识面狭窄,不善于思考和分析,少有见地,当然更谈不上在自己所从事的领域里实现创新了。
类似办“语言中心”的英语专业办学模式,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起过某种应急作用,但在社会呼唤创新型人才的今天,显然已经落伍,不应该再存在了。
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已完成其历史使命,应该逐步淡出
在我国英语教学发展的历程中,专业四、八级考试起了其预期的积极作用。首先,全国各地的英语专业有了一个衡定学生英语水平的标准。其次,四、八级考试有助于检查英语教学,落实英语专业教学大纲规定的各项技能指标,以保证教学大纲的实施,从而对全国英语专业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最后,四、八级考试通过确立共同遵循的目标,对各校英语专业学科建设起了相应的规范作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我国的英语专业教学有序发展。
但是,四、八级考试的负面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它把对英语专业学生的检测局限于英语水平的检测,结果就把英语专业和公共英语等同了起来,客观上把掌握英语技能当作英语专业的唯一目标,用考试的形式固化了“语言中心”的办学模式。
虽然,近年来四、八级考试的内容做了些改动,增加了一点文化知识、文学常识和语言学基本知识的测试,但这些仅仅是“微调”。整张试卷中呈压倒性优势的是测试听、读、写、译等语言技能的内容,这就成了语言水平测试。可是,语言水平达标并不是一个英语专业学生四年大学生涯所要追求的全部,更不是英语专业培养目标的全部,而恰恰是公共英语和一般的“语言中心”为之奋斗的目标。这无形中引导人们舍弃对人才的其他素质的培养和追求,客观上也成了英语学生“思辨缺席”的诱因。
考试是指挥棒,这样的考试不利于当今时代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应当逐步淡出,或者限制它在对英语学生评价中的权重。
教学应该转型,课程必须彻底改革
要解决英语专业人才培养问题,首先要做的是教学必须转型,应当从过去只培养单纯的外语人才,转变为培养创新型、宽口径的通才。这样的人才专业基础扎实,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思辨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能够充分运用娴熟的英语技能和知识在自己从事的领域创新,而完全不同于以往那种只有语言技巧却毫无创意的匠人。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新时代英语教学的唯一出路。
其次,课程必须彻底改革。课程应当根据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来设立。英语创新型人才需要具有哪些素质呢?概而言之,他们既要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又要有较开阔的视野、较强的思辨能力和创造能力。为了培养这些素质,必须开设以下三方面课程:(1)适量的英语课,一方面与此前的中学英语教学接轨;另一方面进一步夯实英语语言基本功。但是,课时必须大大减少,最多只能占三方面课程之和的25%,因为英语主要通过其他课程来学。(2)语言、文化知识课,包括语言学、文学、欧美文化、哲学、社会学等,比例应占60%左右。这类课程除了哲学等个别课程,一般都用英语授课。它们既传授知识,也向学生提供重要的英语学习渠道。(3)思想方法和思辨课,包括辩证法、逻辑、辩论方法等课程,比例约占15%。这类课程一般用中文授课,防止信息流失。
其次,教学方法必须改革。我觉得我们应持有这样的理念,即到了大学阶段,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文化知识来提高英语水平,而不必完全依赖精读、泛读、口语、听力等纯语言类课程。
最后,测试方式也得改变。除了依然存在的少数英语课,一般课程的测试都要用撰写短论文的方式来代替以往语言游戏式的多项选择。如果是口试,那就是围绕一个问题发表自己思辨式的见解,而不是过去那种呆板空洞、却百用不厌的“自我陈述”。
这样,我们从教学理念转型、课程的彻底改革、教学方法的变化、测试方式的改变等方面着手,假以时日,就可能逐步培养英语学生的创新精神,以适应时代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转载自“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外语教育发展研究丛书”之《中国外语教育发展战略论坛》,有删节。)
耳听八方
思辨能力的缺席是与外语学习特点分不开的。由于外语学习强调记忆和背诵,学生从外语学习基础阶段起就被要求背单词、背短语、背句型、背文章,外语系的学生记忆力一般很强。但机械的背诵却削弱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思辨能力。另一方面,在课堂上,教师主要注重学生语言准确的表达和语言的模仿, 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因此学生的思维长期处于半休眠的状态,很难迸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我认为,英美文学课作为我国高校外语院系的主干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可以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读者反应理论的角度来看,文学研究与教学不能只是对作者的研究,而必须把读者作为整个文艺过程和艺术思维的一个中心环节来研究,因为文学作品激发人的思维、想象和认识,沟通人们的心灵,文学作品是以有感情、有思想的读者为其对象的,读者是作品的直接承受者,是文学阅读的主体,文学作品的意义和生命力体现在读者参与过程中。因而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改变已有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为学生提供必备的知识、信息的基础上,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利用个人的生活经验、审美经验,对作品进行有个人创建性的诠释。将这一理论运用于英美文学教学将极大地帮助学生提高思辨能力。
湖南某高校教师(学术瞭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