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报
登录注册网站首页
 

高等教育

高职院校探索行业英语教学新路

作者:本报记者 王晓珊
Aa
  • -   
  •    +
高职英语专业是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迅速成长起来的一个重要专业。高职院校应如何突出英语教育特色、培养合格的人才一直是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关注的重要问题。近日,来自全国高职院校的近300名英语教学负责人和教务领导参加了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在山东青岛举办的2010年全国高职院校英语教学高级论坛,代表们就高职院校英语教育改革与发展问题进行了探讨与交流。

教育部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刘黛琳教授以《准确定位,主动参与,积极推进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为题向与会代表作了首场报告。报告中,刘黛琳就《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等重要教学文件和政策的改革问题作了详细解答。刘黛琳指出,《教学要求(试行)》主要贯穿了以下改革思路:在课程定位上,要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侧重培养学生在职场环境下的语言交际能力;在教学要求上,要根据区域经济对人才的需求、专业需求、就业岗位需求等不同需求种类贯彻分类指导的原则,体现开放性;在教学内容上,应强调与职业的相关性及行业词汇;在课程设置上,应将基础英语阶段和行业英语阶段两个阶段的教学内容自然衔接,且行业英语教学要渗透教学全过程;在教学与评价模式方面,《教学要求(试行)》强调教师应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构建适合学生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新的教学模式,融“教、学、做”为一体,加强教学互动;同时积极引入多元化评价体系,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鼓励学生获取相关职业英语能力证书。此外,《教学要求(试行)》对教学管理和教师发展也提出了一定要求。在教学管理方面,英语教学、专业教学、教学管理部门及行业企业专家应共同制定实施性教学大纲,强化教学过程的指导、监控和检查。在教师发展方面,教师要注重提升自身的英语应用能力及对相关行业的了解。

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来自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徐小贞教授就《直面中国高职英语教育发展新趋势——思路、方法与内涵》作了发言。徐小贞强调,高职院校的公共外语教学应该贯穿“突出职业特色、突出应用能力、兼顾层次差别、加强师资培训等”十大要素,并就突出应用能力与兼顾层次差别两大要素进行了详细阐述。

徐小贞认为,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的是技术、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的一线工作人员,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应能解决学生将来在工作岗位的实际交际需求。根据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对众多企业及毕业生的调查所了解到的情况,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不能满足社会要求,目前以阅读教学为主的公共英语教学也不能满足广大学生的需要。因此,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应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英语应用能力,即在保证一定的阅读、翻译能力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听、说、写的能力以及一定的英语学习策略、交际策略、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职业能力。在兼顾层次差别方面,徐小贞表示,我国幅员广阔,各地区、各学校的教师整体水平和生源状况存在差别,学生的学习条件不同,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对学生的要求也不同。因此,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一定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和因人制宜,切忌“一刀切”。根据这一现状,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要求应该是多元、多层次的,教学要求大致可分为四个层次:一般要求(词汇量达到2500左右)、标准要求(词汇量达到3100左右)、较高要求(词汇量达到3900左右)、更高要求(词汇量达到4500左右)。

推动国内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同样需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记者了解到,本次论坛还特地邀请了来自德国康乃馨出版社的Wolfgang Towara先生与教师们分享德国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的经验。Towara认为,职业学校要重视行业英语的教学。“行业英语教学并不仅仅是教授一些行业术语,更重要的是要为学生创设相关行业的语境,教授学生用英语在这些语境中完成各项任务的能力。”Towara说。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i21st.cn   京ICP备2024066071号-1
 
选择报纸
选择报纸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