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报
登录注册网站首页
 

大家

林语堂:两脚踏东西文化 一心评宇宙文章(下)

作者:21ST
Aa
  • -   
  •    +
姓名:林语堂

生卒:1895—1976

籍贯:福建龙溪

人物简介:林语堂,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笔名毛驴、宰予、岂青等,中国当代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1912年进入上海圣约翰大学学习,1916年毕业后在北京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任教。1919年赴美国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学习。1922年获得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莱比锡大学,专攻中国音韵学。1923年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英文系教授。1932年后陆续创办《论语》《人间世》《宇宙风》,大力倡导幽默文学及小品文。1936年旅居美国,致力写作。1947年出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组主任。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同年,小说《京华烟云》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林语堂一生著述颇丰,代表作品包括《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京华烟云》等。

凡是学者文章艰深难识,大半在搬弄名词,引经据典,深入而未能浅出,只掉书袋而已。此乃学问有余而识不足之故。见道明,事理达,得天地之纯,自然可以说出浅显易明的道理来。

——林语堂

《关于<京华烟云>》节选

林如斯 (林语堂长女)

《京华烟云》是一部好几篇小说联成的长篇小说,但不因此而成一部分散漫无结构的故事,而反为大规模的长篇。其中有佳话,有哲学,有历史演义,有风俗变迁,有深谈,有闲话,加入剧中人物之喜怒哀乐,包括过渡时代的中国,成为现代的中国的一本伟大小说。

《京华烟云》在实际上的贡献,是介绍中国社会于西洋人。几十本关系中国的书,不如一本道地中国书来得有效。关于中国的书犹如从门外伸头探入中国社会,而描写中国的书却犹如请你进去,登堂入室,随你东西散步,领赏景致,叫你同中国人一起过日子,一起欢快,愤怒。此书介绍中国社会,可算是非常成功,宣传力量很大。

“浮生若梦”是此书之主旨。小说给人以一场大梦的印象时,即成为伟大的小说,直可代表人生,非仅指在二十世纪初叶在北京居住的某两家的生活。包括无涯的人生,就是伟大的小说。

一九三八年的春天,父亲突然想起翻译《红楼梦》,后来再三思虑而感此非其时也,且《红楼梦》与现代中国距离太远,所以决定写一部小说。最初两个月的预备全是在脑中的,后来开始打算,把表格画得整整齐齐的,把每个人的年龄都写了出来。几样重要事件也记下来。自八月到巴黎时动笔,到一九三九年八月搁笔。其中搬迁不算,每晨总在案上著作,有时八页,有时两页,有时十五页,而最后一天共写了十九页,成空前之纪录。其中好多佳话或奇遇,都是涉笔生趣,临文时杜撰出来的。

父亲不但在红玉之死后挥泪而已,写到那最壮丽的最后一页时,眼眶又充满了眼泪,这次非为个人悲伤而掉泪,却是被这伟大的民众所感动,眼泪再收也收不住了。作者写得自己哭了,怎么会叫读者忍着眼泪咽下去呢? 《京华烟云》是一本可以随时翻看的小说,并不是一定要有闲时才看,最好是夜阑人静时独自个儿看;困倦时,起来喝口清茶自问道:“人生人生,我也是其中之一小丑否?”

《林语堂传》节选

林太乙 (林语堂次女)

他的英文作品几乎全部译成中文,但有些译文水准很差,令他看了“不免心中作恶,但也无可奈何”。他说,他“所遗憾的,是三十来年著作全用英文,应是文字精华所在,惜未能直接与中国读者相见”。

林语堂自称是“有东方精神也有西方精神的人”。他是少见深刻了解中国又能以优美英文风靡美国的中国人;是难得肯面对中国民族性的优、缺点,不避讳批评中国是根本败类民族,却又有意愿、有能力为中国辩解的中国人;是罕见真切明白西方人,尤其美国人之所好,在投其所好时又能维持民族风骨的中国人。最足以代表上述这些复杂特色的著作,就是《生活的艺术》一书。

林语堂痛骂中国人,提倡欧化,是基于对中国当时处境的忧心与焦虑。然而当他向西方人介绍中国人与中国文化时,态度却有极大不同。例如一九三二年曾在英国牛津大学以《中国文化之精神》为题,发表演说。此篇演说稿翻译成中文时,林语堂特地写一段前言,说明他面对西方人介绍中国时心中复杂的情绪。他说:“东方文明,余素抨击最烈,至今仍主张非根本改革国民懦弱萎顿之根性,优柔寡断之风度,敷衍逶迤之哲学,而易以西方励进奋斗之精神不可。然一到国外,不期然引起心理作用,昔之抨击一变而为宣传,宛然以我国之荣辱为个人之荣辱,处处愿为此东亚病夫作辩护,几沦为通常外交随员,事后思之,不觉一笑。”

——林语堂故居副执行长 林明昌 (摘自《林语堂与<生活的艺术>》)

应该说,林语堂旅居美国等西方国家数十年的英文写作,是沟通中西文化的重镇和桥头堡:一方面, 林语堂可以从西方读者的需要出发,不受中文束缚,而直接用英文进行创作,充分展示英文的魅力;另一方面,西方读者可以不通过中文,而直接从林语堂的英文文体中理解中国的文化精神。这是一个双向互动的交流过程,与中国作家用中文写作或西方读者阅读中文作品的感受大相异处。可以说,林语堂在英文的文体里得到更充分的自由表达,尤其是小说创作;读者读林语堂的英文作品也没有文化的阻力和隔膜。对于林语堂的英文作品,西方读者反映强烈,连美国前总统布什就曾表示:“林语堂讲的是数十年前中国的情形,但他的话今天对我们每一个美国人都仍受用。”

——林语堂研究专家 王兆胜 (摘自《林语堂:两脚踏中西文化》)

“中国人”是否用英文写作,条件当然是他的英文是否与中文一样好,像林语堂;或是英文比中文更好,像林语堂的女儿林太乙。但这是次要的事。重要的是,他意图中的读者对象是谁。这个意图性极端重要,无可掩饰,会从作品的各种特征表现出来。

第一个特征在文风:哪怕像林语堂这样,中文是典雅的中文,英文是漂亮的英文,也无法做到写中文“一如”写英文。林语堂的英文之作,都是别人翻译成中文,也有一些林语堂自己捉刀。

应当说,林的中文好到无法翻成英文,他的英文也好到无法翻译成中文。两者都已是炉火纯青:“缺少可译性”,是文之至美。林语堂的中文散文,绝对不会写成英文延绵环连;他的英文传记、小说,也绝对不可能用中国人赞叹的简约并置。

——学者 赵毅衡 (摘自《林语堂与诺贝尔奖》)

人能怎样认识自己的才能,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这非常重要。 我忽然想到林语堂。这是一个好例。林语堂的文学成就,这些年才充分为国人所知。原来只知道他是散文大家,后来他在美国用英文写的长篇小说也被译成中文,在内地出版。他的声誉很高,在国外尤甚。我想起当年他同鲁迅的关系,尤其想到鲁迅在30年代对他的善意劝告。鲁迅劝他不要搞什么“幽默”“闲适”的散文随笔,最好去翻译几部英国名著。他没听。我读他的传记,看他一生译得很少。我就想,如果林当年听了鲁迅的话,从事翻译,当然也会作出不凡的贡献。但是,也未必会高于他现在已作出的。这是一个例子。对别人的意见,即使是鲁迅这样目光如炬的伟人,也不要只是服从,要善于择取。因为别人了解你,总不如你自己。

——作家 李国涛 (摘自《林语堂自有主见》)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i21st.cn   京ICP备2024066071号-1
 
选择报纸
选择报纸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