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精选英语阅读素材 提升理解能力
作者:聊城大学教育科学院 王彦芹 山东省滕州市墨子中学 王利华
阅读教学是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外语教学的重要目标。阅读教学的过程既是对语篇提供的信息进行系统归纳和概括的过程,又是培养学生发掘阅读材料内涵和正确使用阅读策略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推理能力的过程。教师通过阅读教学,使学生能得体地运用英语进行人际交往,灵活地运用英语获取和处理信息,且能用英语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但目前英语阅读教学的实际状况却不尽如人意,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许多教师热衷于应试型阅读教学。为使学生在中、高考中获得高分,这些教师总是热衷于搞题海战术,挖空心思琢磨出题人的意图,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应试技巧。 2.许多教师还不能灵活驾驭新教材。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求教师不要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教材只是教师帮助学生提高能力的一个重要工具。 3.许多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有较大的抵触情绪。他们认为进行课外阅读是浪费时间,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作用不大,因此,不喜欢鼓励学生进行大量课外阅读。 4.所谓的“英语阅读”都是教师强制学生或学生强迫自己进行的一些阅读理解或完形填空练习。 中、高考英语考试学生阅读能力考查一向是重中之重。为了能够提高考试成绩,学生只能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阅读训练,但事实上多数学生厌恶这种教学方法。那么教师应该怎样进行阅读教学呢? 一、培养学生英语 阅读兴趣 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喜欢阅读英语文章。 1.转变“急功近利”的观念,让学生喜欢阅读、乐学英语。培养学生英语阅读兴趣的首要方法就是让英语教师转变观念,让英语教学的目的不再仅仅是为了应对中、高考,而是引导学生进行大量阅读,广泛涉猎各类英语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第二语言的习得不仅在于学生能在课堂上学到多少知识,而在于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如果学生在课堂上学会的英语知识几乎没有使用的机会,他们会很容易将知识遗忘。进行大面积阅读无疑是学生运用英语知识的重要手段。 2.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并鼓励学生体味阅读带来的快乐。例如,教师应指导学生怎样做阅读笔记、怎样跳读、怎样分析长难句等学生在阅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3.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1)开展诵读活动。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学生的阅读能力较弱,主要原因就是缺乏练习英语的环境,因此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这种环境。英语诵读是学习英语的有效方式之一。 组织诵读比赛时,教师应该首先教给学生正确的方法,并严格要求学生将所有学过的句型或课文都能够背诵,最好做到“脱口而出”。教师还要注意采取多种方式对学生的背诵情况进行检查。 (2)多组织英语朗读活动。英语阅读分为有声阅读和无声阅读,有声阅读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到讲台上朗读英语。这时,教师应多表扬,少批评。 为激发学生朗读的积极性,教师可组织各种形式的阅读比赛,如泛读或精读比赛、限时比赛、速读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每次活动结束后,教师都应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并指导学生自己总结阅读方法。 (3)组织记笔记活动。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学生阅读时,教师应指导学生怎样进行做读书笔记,怎样从文章中汲取精华。教师可每月举行一次阅读笔记展览,并指导学生进行交流与合作。 4.师生共读,教学相长。教师和学生共读一本英语原著,交流阅读心得。教师只让学生满足于对课文的理解或背诵不能满足其未来发展的需要,只有教师和学生一同阅读、共同体味阅读带来的快乐,才能更快更有效地指导学生的阅读,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让学生终生受益。 二、精心选择阅读 材料 学生刚开始学习英语时,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先阅读简单而有趣的英语读物。随着学生英语知识的逐步增加,教师可逐渐提高阅读材料的难度,这样学生的阅读兴趣就会越来越高。教师选择英语材料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难度适中。教师所选阅读材料要难度适中,词汇量、语法现象等既应符合大纲的要求,又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水平、循序渐进。材料过难或过易都不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 2.趣味性。教育心理学表明,学生只有对某件事物感兴趣,才会积极开动脑筋,认真思考,并以最简捷、最有效的方法去获取必要的知识,这就是求知欲。可以说,没有兴趣,就没有求知欲。中学生正处于求知欲旺盛的年龄段,他们常常对自己熟悉的内容比较关注,因而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学生感兴趣的文章,同时要避免文章体裁和题材的单一化。 3.时效性。所谓时效性,是指教师不仅要注意所选材料的时效性,还应注意材料选用的时机。教师选择阅读材料时要注意选用富有时代特征的、对人们的生活有重大影响的、贴近学生现实的材料,同时应特别关注各个领域的最新信息和研究成果。虽然这类文章在知识难度上可能高于学生的认知水平,但由于是热点问题,学生通过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已经熟悉了相关话题,因此,在教师的帮助下,他们能够完成任务。 三、指导学生克服 各种不利因素 1.克服阅读过程中的各种不良习惯。(1)克服阅读过程中一些不必要的动作。(2)克服阅读过程中逐词阅读或频频回视的习惯。(3)克服频查词典,逐词翻译的习惯。 2.克服不健康的阅读心理。不少学生在阅读时缺乏信心或急于求成、心情烦躁,从而影响了阅读效果。这些不健康的阅读心理客观上限制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 3.缺乏一定的英语文化背景知识。众所周知,任何一种语言都有滋养其产生和发展的文化土壤,不同的文化造就了不同的语言。在一定意义上说,语言是反映某个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的一面镜子,是其思想、文化的具体表达方式。如果学生不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没有掌握一些词语的联想意义、社会意义及语用规则,就不能真正读懂英语文章。 四、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养成默读习惯。许多学生习惯于出声阅读。有的学生虽然没有读出声音,但在心里一词一句地读,严重影响了阅读速度。这就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养成默读习惯。正确的默读,其速度比出声读快三倍左右。 2.扩大视幅,减少回视。有的学生喜欢用手指着单词逐词阅读,有时还来回数次往返阅读,唯恐遗漏某些内容,影响了阅读速度和连贯理解。为提高阅读效率,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整体理解,迅速从前一个句子扫视到第二个句子,避免频频回视、重读等不良现象。 3.阅读时要尽量少查词典。查阅词典会影响阅读速度,教师可指导学生在遇到生词时利用上下文来猜测其含义。 4.成组视读。这是一种科学的阅读方法。它首先要求学生将所读的句子尽可能分成意义比较完整的组群,减少停顿。试比较:(1)Do/you/read/word/by/word?(目光停留6次) (2)Can you read/phrase by phrase?(目光停留2次)。其次,阅读时不要把目光停留在第一个词上,而应停留在第二个词上,用两眼余光看这个词两侧的单词。第三,成组视读的关键在于它既不是默读也不是朗读,而是通过目光在外语与大脑之间建立直接的联系,即外语思维。 五、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英语阅读方法 阅读是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它有一定的技巧性。因此,为了提高阅读能力,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采用一些正确的英语阅读方法和技巧。 1.查阅法。查阅法是一种查寻式阅读,它是从阅读材料中有目的、有选择地迅速查找某一具体或特定事实的技能,其要求是迅速、准确。学生没有必要通读全文,只要能快速找到想索取的有关内容就算完成了阅读任务。怎样才能掌握查阅法呢?在阅读文献材料时,学生要了解其编排方式,因为任何资料都有其排列顺序。例如,阅读科普说明文时,除了了解基本概念外,还应注意一些具体数据(如面积、体积、重量等);对于故事、传记文章来说,只要了解了其中的why,where, when, what及how等要素,并带着这些问题阅读,就可以迅速找出文章中这些词所对应的确切部分;体育比赛、电视广播节目的时间表等都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学生只要按顺序阅读即可。 2.学会提取主题句。主题句一般是概括性的陈述句,用以总结、归纳整个段落的内容。一篇文章通常是围绕一个中心思想展开的。一篇文章又是一个有机整体,段落与段落之间有着内在的紧密联系。整篇文章的中心思想通过各个段落中心思想的深入阐述烘托出来。 通常,文章的中心思想包含在文章的首句,有时在文章的末句,其他句子都是用来说明和阐述主题句的。因此,在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时,要求学生重视阅读文章的首句和末句。但也有一些文章,中心思想常常贯穿在全文中,因此要求学生综观全文,对段落的内容要融会贯通,对文章有透彻的理解。学生只要学会了提取主题句,就可快速准确地抓住文章各段的意思。做好这一步,就能把握全篇的中心思想,进而也可以为没有标题的文章确定标题。 3.Timeline图示法。Timeline类似数学中的数轴,学生可以在这一直线上按时间先后顺序,标出不同时间发生的不同动作及情况。这种方法最适合那些带有时间因素且含有多种数据的文章。Timeline能帮助学生快速提取信息,理清文章脉络,从而找到正确答案。 4.猜测词义法。影响阅读速度的最大障碍莫过于生词。跨越生词障碍可以通过猜测词义来解决。(1)通过系动词to be或to mean所提供的信息猜测词义。(2)通过上下文提供的信息猜测词义。(3)通过反义、同义或对比关系猜测词义。一般说来,学生可以通过but, yet, although, while, however等词汇提供的信息去猜测某些生词的含义。(4)通过标点符号猜测生词的含义。(5)通过列举标记词,如such as, for example, that is to say等引出的短语或句子猜测生词的含义。(6)通过构词法猜测生词的含义。(7)通过自身的生活经验用一般生活常识猜测生词含义。有时学生很难猜出一个词的真正意义,这时只要学生能看出它的词性及其在句中的作用就可以了。 5.联系上下文,结合常识进行推断。在实际阅读活动中,为了获取文章所传达的信息,学生有时需要根据文章提供的事实和线索,进行逻辑推理;还要能够透过文章的字面意义把握作者的真实思想,推断出没有直接明说的抽象信息、隐含意义或深层结论。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可从以下四方面着手:一是理解词汇和结构本身的意义,对文章主旨进行判断推理。二是对文章中的事实、现象进行归纳,推断可能做出的结论。三是通过文章的用词和修辞手段理解作者的立场、观点、感情和写作目的。四是通过对话,推断对话双方的语气和对问题不同的看法。 相信学生在拥有了较高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且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的情况下,其阅读速度会逐步提高,阅读的正确性会提升,学生的自主性阅读能力也会逐渐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