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
全球英语教师共聚第47届IATEFL年会
第47届国际英语外语教师协会(IATEFL: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Teachers of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年会4月8日-12日在英国披头士乐队的故乡利物浦举行。来自全球各地的上千名英语教育界精英共聚一堂展开了深入讨论。 此次会议共安排了五场大会主旨演讲以及约800场不同主题的会场发言,话题涉及教师培训与教育、青年学习、测试、学习技术等。 为了使中国的广大英语教师也能在本国在线参加本次年会,《21世纪英文报》联合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和“利物浦在线”,推出了专题网站http://elt.i21st.cn/iatefl2013,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对会议进行了网上直播。大会演讲精彩绝伦 本届大会的首场演讲在鼎鼎有名的语言学家David Crystal播放的披头士经典音乐中开场。他的演讲题目是“我们生活的世界:披头士、混搭与博客”。Crystal教授由歌词中的非标准英语语法延伸开来,展现了流行歌词在音韵学、语法和词汇方面的有趣特征,并发现了一些不只存在于流行歌词中的语言趋势,从而探讨了如今随处可见的“混搭”英语。整场演讲中,优美的音乐旋律不时响起,而对其所进行的语言学阐释,则由Crystal教授以风趣幽默的方式娓娓道来,全场爆发出阵阵笑声和掌声。 在经历了大会第一天主旨演讲的“音乐洗礼”后,10日的主旨发言同样气场十足。来自土耳其萨班哲大学语言学院的Deniz Kurtoglu Eken博士一上台就引起了众人的好奇:她佩戴了一副另类的花边眼镜,身边还放置了一把撑开的雨伞。原来,她的发言题目是“英语语言教学气象预报:对工作效果和教师积极性的认知”。Eken博士认为,我们的“能量场”中有不同的区域,如教学法、课程研究、评估、教师培训和发展等,考量我们在这些领域中对工作效果的认知情况,会发现一些不同的“大气模式”。她探讨了一系列对教师积极性有影响的正面因素和负面因素。例如,在正面因素中,教师的薪酬并未占很大的比重,反而是教师和学生这两个因素最为关键。在负面因素中,薪酬却占了很大比重,其余因素包括管理层、工作时间、学生等等。 对中国参会者来说,11日的大会发言尤其令人激动,因为发言人是一位来自中国的学者——刘骏教授。刘骏目前是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外事副校长和高级国际官员,曾任TESOL协会主席,现在担任世界汉语教师协会副主席。刘骏在开场中饱含热情地朗诵了一首华兹华斯的诗歌,并打趣说,这正是三、四十年前自己学英语的方式——背诵、记忆。在当今时代,英语教学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刘骏继而展示了自己通过调研收集的最新数据,阐述了英语教学未来的趋势和方向。他发现,英语的角色在不断发生变化,由EFL/ESL逐渐转变为EIL(English as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EWL(English as a World language),EGL(English as a Global language),EEL(English as Everyone’s language)等。今后,教师教授英语不只是教授语言技能,更是培养全球公民,提升学生的国际化意识。在所有这些新趋势的影响下,刘骏提出了未来英语教师应具备的六大技能:Make constant and effective changes; Learn and speak at least one other language; Teaching less to maximize learning; Teach English in at least one subject area; Familiiarize oneself with new learning and teaching modes; Ensure learning outside the classroom。 大会最后一天上午的主旨演讲嘉宾Susan Barduhn博士来自美国,她对世界各地外籍英语教师的文化身份进行了特别研究,并别出心裁地将这些教师比作中世纪的游侠。12日下午的最后一场主旨演讲则更像是一次轻松的娱乐活动。闭幕式上,英国著名诗人Roger McGough为大家朗读了新旧诗作。 歌曲和诗歌都是人类伟大的语言创作,本届大会始于披头士乐队的歌曲,终于诗歌朗诵,可谓是一场精彩浪漫的语言之旅。中国声音得以充分传递 近年来,参与英语教学国际性大会的中国代表团渐成规模。据不完全统计,此次IATEFL大会的中国代表达到上百人之多。 为了让中国教师也能从国际会议中受益,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组织了由7名中国英语教学专家和教师组成的代表团参会。其中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的周力平老师与来自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的英语项目经理Keith O’Hare在会上做了联合发言,分享了中英合作进行的英语教师培训者发展项目,得到与会者的积极回应。 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英语教学的发展,Keith O’Hare向记者介绍说,他们主要开展了两方面的工作以支持国内英语教师的教育发展。一是面授培训,即与全国各省教育厅、各地教委合作开展不同的项目,共同进行教师和培训者的培训;二是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在线教师培训,而这种方式未来也将成为主流。 来自北京教育学院的张金秀老师也是此次中国代表团成员之一。她在此次大会上的发言内容是关于北京市英语教师培训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此外,还有不少来自中国的参会者也在会议发言中分享了各自的教学研究成果。来自重庆大学的黄萍老师介绍了中国高校的双语教学模式;成都外国语学校的郑军老师则探讨了中国的磨课式教研的特点,等等。 中国代表的发言使来自中国一线教学和研究的声音得以在全球性的国际会议上传递,也使中外交流变得更加紧密。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导师金艳教授在谈及此次参会感受时告诉记者,IATEFL大会跟一线教学结合地十分紧密,对教师的日常教学非常有帮助。同时,金艳也希望主办方能更多地把国外专家“请进来”,更好地与中国教师分享和交流时下最新的教学研究成果。代表感悟: 语言教学中的思维技能培养 笔者在此次大会中主要关注的是外语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问题,尤其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将语言教学与思维技能训练结合起来。 从第46届和第47届IATEFL大会中关于思维技能培养的专题发言以及相关工作坊在大会中所占比例可以看出,外语教学中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已经引起了国际外语教学界的普遍关注。通过对比去年和今年的专题发言内容,笔者发现,关于思维能力的培养的研究已经从理论层面的探讨逐渐深入到实际课堂教学运用研究。 在本次大会中笔者参加了一位俄罗斯教师的工作坊——“音乐的力量:语言教学与批判性思维技能的结合”,从中体验了如何在语言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她由一首耳熟能详的童谣Rock-a-bye Baby作为切入点,探讨已知、未知和已学三者之间的关系,设计了关于童谣的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教学活动。通过参与这个工作坊的活动和讨论,笔者深刻地感受到,教师要培养学习者的思维能力,不仅要对学习者的认知进行挑战,给学习者提供合作学习的机会,而且需要引导学习者参与元认知的探讨。整个工作坊设计非常独到,互动性强,在场的每个人都参与了各项活动。笔者认为,这样的工作坊不仅对语言教学中思辨能力的培养研究和教学有较强的指导意义,而且完全可以被借鉴到国内思维技能教学的相关教师培训中去。 在英国,教师不仅关注具体课程目标的实现,同时也关注一般思维技能和学习行为的培养。教师以思维的发展为导向,将思维技能的培养融入日常教学中,从而创立“思维课堂”和“思维学校”。如何在日常的外语教学中融入思维技能的培养,是我们每个外语教师和教学研究者应该研究的课题。 文/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周力平教师应提升自身语言敏感度 笔者在认真聆听和思考后,对如下领域的前瞻性信息做了梳理和总结。 1、在教学中强调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本次会议多个论坛都围绕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展开,如有发言者从DeBono的6种思维方式分析入手,通过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文本语料,培养学生的感性思维、理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逻辑推理思维及事实分析性思维。有发言者提出通过游戏、展板以及信息技术提高低年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有发言者提出了通过问题激发培养学生的发散式思维能力。国际英语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视也契合了我国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所提出的“英语同时是思维的工具”这样的理念。 2、基于语言的教师专业发展。本次会议中提到的一个新观点是教师要关注语言现象,提升自己对语言的敏感度,进而给学生提供更好的语言示范。 大会第一天主题发言的David Crystal教授就谈到了现代语言的高度整合,包括词语整合和语义整合。如果教师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些语言现象,就能够给学生创设更加完整的语境、引导学生关注语言的范式和规律,并且根据不同的语料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 3、实证研究依然是英语教学中的主要研究方式。在四个大会主题发言报告中,有三个都是对英语教学进行了实证研究,如从教师角度作的跨国际的教学有效性研究、英语教师与汉语教师文化身份认同的比较研究、TESOL期刊中外语教学研究趋势和重点的实证研究等。研究者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原始数据提出相关的论断,而不是进行单纯的思辨性分析。这样得出的研究结果更加客观,也更有说服力。 文/北京教育学院外语系 张金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