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报纸
纸质报纸 电子报纸
手机订阅 微商城
英语
学习
双语学习 热点翻译 英语视频
实用英语 报纸听力 TEENS对话
教育
资讯
最新动态 活动预告
备课资源 语言文化
演讲
比赛
精彩演讲
活动动态
用报
专区
高中   初中
小学   画刊
   电子版首页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小学   |   画刊   |   教育报   |   二十一世纪英文报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成果首发 首批100条术语结集正式面世

本文作者: 刘旭璐
6月11至12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办、中国外文局和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承办、重庆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协办的“第四届全国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在重庆举行。11日下午,作为本届研讨会分论坛之一的“智库与话语体系建设暨《中华思想文化术语1》发布”专题论坛在雾都宾馆召开。在该分论坛上,“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公布了最新成果,凝聚了海内外专家智慧与共识的《中华思想文化术语1》由外研社正式出版并举行了隆重的首发式。

北京外国语大学校党委书记、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韩震,教育部语言信息文字管理司副司长田立新,教育部社科司副司长徐青森,中国外文局原副局长、中国翻译研究院副院长黄友义,教育部语言信息文字管理司标准处处长王奇,外研社副总编辑章思英等出席发布会。发布会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孙有中主持。

作为《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系列图书的第1辑,该书收录了“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首批整理、翻译的100条术语,内容涉及文艺、历史、哲学三大学科领域,既包括“道”、“仁”、“义”等反映传统文化特征与思维方式的核心术语,也有“阴阳”、“修齐治平”等交叉学科的术语。其中个别条目,如“不学诗,无以言”、“玄览”等术语是第一次作为学科术语被挖掘整理。这些术语均提供了简明的中文释义和英文译文。

该图书的出版标志着“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2014年初,为做好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作,经国务院批准,北外设立“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以下简称“工程”),旨在梳理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特征、民族思维方式和中国核心价值的思想文化术语,用易于进行口头表达的简练语言客观准确地予以诠释,在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和传播媒体等对外交往活动中,传播好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更了解中国国情、历史和文化。“工程”秘书处设在外研社。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的整理、诠释和英语翻译得到了国内外多所高校和学术文化机构的大力支持。李学勤、林戊荪、叶嘉莹、张岂之等著名学者担任顾问,70余位文、史、哲等学科及英语翻译领域的国内外顶尖学者组成专家学术团队。经过项目组全体成员的努力,目前完成了逾百条术语词目的撰写与英文翻译工作。

“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韩震表示,“工程”旨在系统梳理由中华民族主体创造或构建,凝聚了中华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以词或短语形式固化的概念和文化核心词。这是一项开放性的学术工程,希望尽可能地凝聚专家共识,进而在一些关键概念的理解和阐释上形成学术通识,为中华思想话语体系建设做出贡献。

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副司长田立新在致辞中指出,“工程”在维护文化主权、增强文化自信、促进文化传播方面担负着重要责任。2014年11月,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外语中文译写规范和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部际联席会议”,负责统筹协调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作。教育部、国家语委将与相关部委密切配合,发挥好部际联席会议的传播作用;同时也希望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共同关注、支持这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进一步加强中华思想文化术语整理和翻译的科学性,推动传播的常规化、系统化。

发布式上,与会嘉宾向来自重庆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理工大学、重庆师范大学等院校的代表赠送了《中华思想文化术语1》图书。国务院新闻办、“第四届全国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主办单位中国外文局等相关负责同志以及来自全国新闻宣传、涉外工作部门,高校研究机构等100多位专家学者和媒体人士出席了新书发布式。

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

由于缺乏统一规范的翻译法则,不少反映中华传统文化特征与思维方式的思想文化术语在国际交流与传播过程中,常常出现解释不一或误解误译的情况。中华思想文化核心概念的准确表达与翻译遇到困难,影响了“中国声音”传播的质量和效果。德国文学批评家裴德思(Thorsten Pattberg)指出,“即便是受教育程度很高的西方人,也不见得能够理解像‘仁’、‘大同’、‘天下’这样的术语。”《中华思想文化术语1》的出版正是为了解决这一现实问题。

“工程”学术委员会委员、外研社编审严学军表示,该书主要向英语国家发售,由全球孔子学院以及中国驻世界各地的领事馆等推广传播。读者对象不仅包括对中华传统思想文化感兴趣的外国朋友,也包括一些国内的年轻读者。“当今有许多年轻人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对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反而不大重视,”他担忧地说。

“那些学习中国哲学思想,并且希望能够细致、精确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西方学生,有必要掌握这一系列被全新阐释的术语词汇,这是引领他们‘入门’的‘钥匙’。”“工程”特聘汉学家、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系教授、《东西方哲学》主编安乐哲如是说。他认为“工程”集合了国内外一批在学术界享有盛誉的顶尖学者,筛选、研究和解释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具有架构性意义的词汇,为西方学生提供了能够拓展文化视野的关键资源。

术语入选的基本标准

术语筛选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哪些词汇能够称得上是“中华思想文化术语”?“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王博解释道:“选目是基础性也是最重要的工作。我们首先要选的条目是最能体现中国精神和中国哲学对世界、对人的理解的术语,除此之外,术语的释义还要体现当代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例如‘天’、‘仁’、‘义’和‘无为’等,这些术语在今天仍被广泛使用。”

“工程”另一位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袁济喜举例阐释了术语筛选的原则:“我们注重选取贴近生活、有人文底蕴且适合现代社会传播的术语。比如‘知音’这个词,它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通常用来形容知心朋友,原指文艺鉴赏中对于文艺创作中心心相印以及与其作者的互相理解。”

据严学军介绍,术语选自《诗经》、《尚书》、《论语》、《孟子》、《文心雕龙》、《诗品》、《文史通义》等古籍经典,由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释义。他表示,“最困难的莫过于如何通过两百个以内的汉字来解释定义和内涵复杂的思想文化术语。对于专家来说,每个术语都可以衍生出一篇论文,而若要将它精炼成一小段文字绝非易事。何况要用简明浅显的文字来予以诠释!除此之外,术语的释义还需体现现代学者对其研究的最新进展。”

翻译过程中的挑战

由于汉语与西方语言的巨大差异,尽管译者们绞尽脑汁地寻找相对应的翻译,但通常所获无多。“工程”学术委员会委员、外研社副总编辑章思英表示,许多中华思想文化术语难以在英语中找到匹配的概念或者说法,这为翻译工作增添了不少难度。

裴德思认为,中文特有的词汇,如类似“饺子”这样的传统食品名称可以采用音译甚至不翻译的方式直接吸收进英语。他说,伊斯兰世界的专有词汇如bazaar(集市)、kebab(烤肉串)以及印度教世界的专有词汇如dharma(佛法)、karma(因果报应)和yoga(瑜伽)等被西方语言直接吸收。尽管中文的kungfu(功夫)、Yin-Yang(阴阳)已经被西方人所接受,但是在丰富作为世界语言的英语词汇方面,汉语所作的贡献仍远远落后。

为了最大程度地表述中文释义原文,避免错译,翻译“仁”时,该书选择音译。“人们习惯将‘仁’翻译成Benevolence,但是‘仁’这个术语有着比Benevolence更为丰富的内涵。大体来讲,仁有三重含义:其一,指恻隐之心或良心;其二,指根源于父子兄弟关系基础上的亲亲之德;其三,指天地万物一体的状态和境界。因此,将‘仁’翻译成Benevolence只能表示‘对他人的关爱’,而无法全面表述‘仁’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丰富内涵。”章思英解释道。

据章思英透露,每条术语的释义和翻译都经过了五次以上的修改,以求运用最准确的表述。以“良知”为例,中文引例“天理即是良知”最初被逐字对应地翻译成principles ofheaven are conscience。但是,这样的译文根本说不通。因此汉学家和译者们经过多个回合的讨论过后,最终将其定稿为principles of heaven and conscience are the same in essence,这样表达的意思就更为贴切原意。章思英还表示,该书的翻译并不排斥已有的各种译法,只是为广大读者和翻译工作者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和参考。

该系列丛书的其余几辑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出版,与此同时,书籍内容也将以网页、视频等多种新媒体形式呈现。
Loading ...
订阅更精彩
相关文章


 主办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演讲比赛   |   关于我们   |   手机访问
中报二十一世纪(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主办单位:中国日报社 Copyright by 21st Century English Education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网站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ICP备202406607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664号
关闭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