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报纸
纸质报纸 电子报纸
手机订阅 微商城
英语
学习
双语学习 热点翻译 英语视频
实用英语 报纸听力 TEENS对话
教育
资讯
最新动态 活动预告
备课资源 语言文化
演讲
比赛
精彩演讲
活动动态
用报
专区
高中   初中
小学   画刊
   电子版首页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小学   |   画刊   |   教育报   |   二十一世纪英文报

薄冰:学语法如嚼橄榄 越学越有味

本文作者: 21st
薄冰 (1921—2013),我国著名语言学家、英语语法学家、英语教育家、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1947年毕业于国立浙江大学外国语文系。1950年起在北京外国语学院 (现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任教直至离休。薄冰先生毕生从事英语教育与研究,著有57部著作,代表性著作有 《英语语法手册》、《薄冰英语语法》、《英语时态》等,他的多种英语学习类著作深受读者欢迎,尤其是经典的英语语法专著成为社会畅销书。

笔耕不辍 淡泊名利

薄冰1921年生于山西应县西崔庄村。1943年,薄冰进入浙江大学外国语文系学习。1947年,薄冰大学毕业后,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担任英语教师。1949年,薄冰进入华北人民革命大学学习,1950年4月进入北京外国语学院(现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任教直至离休。1992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50年代末,薄冰劳动下乡期间,在晚上还为学生开设公共外语课。当时在北外图书馆工作一起下乡的何政安跟着学习。“当时没有教材,薄老非常认真,虽然只是公共课,但是自己编了语法的教材和讲义。”这册讲义惠及的不仅是那一批下乡的学生。1964年,商务印书馆将其正式出版,定名为《英语语法手册》。这本土黄色的小册子影响深远。1950年代的高等教育改革使多数学校停办英语课,改上俄语课,当时北京只有北大和北外还设英文课。而1977年恢复高考时,外语考试又改为英文,许多人靠着薄冰的这本书考上了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系教授展江回忆,“记得我1974年高中毕业后在家‘待业’,从好友母亲所在的扬州新华中学图书馆借来一本1975年版带有‘文革’烙印的《英语语法手册》,将它手抄了一遍,为自己的英语基础打了最初的底子。”军事专家赵楚亦印象深刻:“1970年代末,我们读书期间,先生主编的语法书都是教材。土黄色的封皮,薄薄的一册,例句中还有很多红色的句子。”

改革开放后,在迫切与世界接轨的要求中,学英语一直是全民热潮。上世纪80年代中期,教育电视台筹建时,计划由一系列名师为中学教师培训授课。何政安回忆,当时教育部希望薄冰负责英语的教材编写与讲课,薄冰感觉准备时间太过仓促,因此拒绝了。“当时高校出版社的外语教研室主任,也是我们学校毕业的,动员我去说服薄老,因为其他科目都是著名学者,英语也不能落人后。”

薄冰最后答应下来,但因为时间太短,要求何政安担任助手。当时薄冰主要负责语法原理部分,例句有时自己写了,有时空着稍注几字提示何政安找例句。“但我找的例句他都要重新看,有的地方还让我找出上下文来对照这样使用是否合适。”

以这种合作方式,薄冰在期限内完成了任务,但他坚拒了上电视讲课的要求。而这次的讲义,则成为1990年高等教育出版社的两册《高级英语语法》(后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出版时没有写主编,是出版社把‘主编:薄冰’加上去的。”

何政安回忆,当时薄冰跟高教社提出,除了面向中学老师、专业学生的《高级英语语法》,还希望能出一本面向初学者、普通学生的浅显一些的语法书。但这一想法直到1998年才由开明出版社的《薄冰英语语法》实现。也是这本书,推出了英语教育界的“薄冰”品牌,使“薄冰热”成为一时风潮。

“市场化”加上名师效应,《薄冰英语语法》发行量300万册,成为开明出版社的畅销书、长销书。与之相应的,其他出版社也将薄冰的书重新出版,“薄冰”二字都出现在了显著位置。

但薄冰自己完全不为所动。“关于他的书召开讨论会,他从不出席,有一次就在外语学院开会,他也不来。”何政安说。 事实上,公众对于学术界一直比较隔膜,专业的学术成果也未必都能为大众领略。而薄冰之所以能从一个普通教授而成为“五亿人口的英文老师”(台湾捷径出版社于2011年引进《薄冰英语语法指南》繁体版时,更名为《五亿人都在看的英文文法书》,以此语介绍薄冰),反映的未必是学术成就,更可能是一种全民心态的写照:曾被压抑的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一旦回弹,人们由此产生了强烈的焦虑与动力,对英语的需求,更像是国民对与外部世界接轨心态的一种印证。

宽厚待人 乐为人师

薄冰平易近人,待人宽厚,乐于帮助学生和他人。

薄冰经常把基础较差的学生唤到家里来单独补课,很多年坚持这样做,饿的时候一起吃点心,他像父亲,学生也不拘束。外地也常有素不相识的教师或学生给他写信求教或者要求帮助,只要有时间他都一一复信。如果他觉得来信中哪篇文章写得好,哪怕是素未谋面的中学英语教师写的,他也会叫朋友想办法帮助其发表。

上世纪80年代初,薄冰因心动过速住进北京西苑医院,住院期间顺便教医护人员英语,出院时,医生、护士留恋不舍,希望能继续跟他学英语,薄冰慨然允诺以后来院免费开课。那时,薄冰已经是60多岁的老人,且患有心脏病,晚上还不辞辛劳、不要报酬地去帮助、去满足校外渴望学习英语的人们,实在是难能可贵!

从1980年代开始,薄冰在多家报刊上同时开设专栏,为英语语法学习者解惑。在《英语世界》上的专栏,从1997年持续到2012年,由于身体原因再无法拿起笔而停止,同时他也会为求教的学习者亲笔复函答疑。儿子薄古接薄冰同住后,定期去原住处帮薄冰取信,“信箱里每次都塞满了信,好几次满得需要用改锥撬开。”

在何政安看来,薄冰是一个典型的学者,“他所做的事情都不能评定学术成果,只为了传道授业。”1993年,薄冰在《学英语》报的专栏答问结集出版,其前言可谓夫子自道:“我曾经也是一名英语教师,对中学师生在教与学中的甘苦,至今难忘。所以,我不论多么忙碌,对所提问题总是立即欣然作答。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在我有生之年也将如此。”

摘自中国教育报《薄冰:五亿人口的英文老师》和东方早报《薄冰》

薄冰谈语法学习

我认为在学习语法过程中,应该注意下面几点:

第一,基本概念最重要。在学习每个语法项目时,一定要把它的基本概念搞清,牢记在心。

第二,要大量地实践,大量地练习。实践要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练习要着重说和写。

第三,学习语法时,应多用比较法。如对动词时态、冠词、介词、名词的单、复数等较难的语法项目进行相互比较,效果就比较好。

第四,要将语法法则与习惯用法分开。碰到习惯用法,就不必钻牛角尖,进行徒劳的分析。而习惯用法在英语中则是大量地存在着的。

第五,将一本语法书通读一遍,当然也不无好处。但最好将它作为工具书,像词典一样地经常查阅,始能学得比较细致牢固。

第六,实用英语语法只应是入门的向导,像一根拐棍一样。英语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就应将它扔掉。起码不要让许多语法条条充斥头脑,影响你说和写的流利性。

最后,可能还会有人说,语法应该学,就是太枯燥。我的感觉是:开头有点枯燥,过些时候,就会像嚼橄榄似的,越学越有味了。如果不信,请试试看。
Loading ...
订阅更精彩
相关文章


 主办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演讲比赛   |   关于我们   |   手机访问
中报二十一世纪(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主办单位:中国日报社 Copyright by 21st Century English Education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网站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ICP备202406607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664号
关闭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