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报纸
纸质报纸 电子报纸
手机订阅 微商城
英语
学习
双语学习 热点翻译 英语视频
实用英语 报纸听力 TEENS对话
教育
资讯
最新动态 活动预告
备课资源 语言文化
演讲
比赛
精彩演讲
活动动态
用报
专区
高中   初中
小学   画刊
   电子版首页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小学   |   画刊   |   教育报   |   二十一世纪英文报

探索英语作为通用语的发展困境与解决方案 第八届英语作为通用语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办

本文作者: 21st
日前,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英语教学研究分会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联合主办,西交利物浦大学协办的国际学术盛会——第八届英语作为通用语国际研讨会在北京成功召开。

英语作为通用语(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 ELF)研究颠覆了传统意义上本族语英语使用者和标准英语的绝对权威,强调英语语言、英语标准的多样性与国际间交流联系的重要意义。英语作为通用语国际研讨会首次走进北京,有助于中国在该领域与国际学界接轨,让国际学术界了解中国的声音,促进中国学者在该领域的发展,并争取亚洲范围内的学术力量整合,进一步促进国际交流与学术合作。

本次盛会共有来自全世界23个国家的153位专家、研究者和教师参加。会议期间,与会者围绕Conceptualization and Pedagogical Solutions这一核心主题,通过主旨发言、特邀专题研讨、分组发言和海报展示等形式,从共时、历时的角度就英语作为通用语视角下的语言身份、态度、语言政策、文化、翻译、教学等议题展开了激烈而深入的讨论,探讨英语作为通用语的内涵、发展困境与解决方案,从教育领域延伸到社会生活、国际交往的方方面面,为英语作为通用语研究的拓展以及思维的创新带来重要启发。

8月25日上午9点30分,大会隆重开幕。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文斌教授主持了开幕式,对国际著名语言学家Henry Widdowson教授,三位ELF创始人——南安普顿大学的Jennifer Jenkins教授、赫尔辛基大学的Anna Mauranen教授和维也纳大学的Barbara Seidlhofer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文秋芳教授,伦敦大学学院李嵬教授等专家出席本次大会表示热烈欢迎。

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孙有中教授、《英语作为通用语》期刊主编Barbara Seidlhofer教授致开幕辞。孙有中教授充分肯定了本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对于中国ELF研究的重要意义,并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Barbara Seidlhofer教授指出,本族语不同的众多学者齐聚北京,通过英语这一通用语探讨ELF,足见会议本身不仅是on ELF,也是in ELF。自第一届英语作为通用语国际研讨会召开至今,ELF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表现为ELF科研项目不断增多,ELF语料库建设持续更新,ELF研究相关图书、期刊陆续出版等,这不仅对英语教学意义不凡,更对语言政策、商务合作、外交、维和等领域均有深远影响,而ELF的关键在于国际间的交流。

会议期间,4位重量级专家分别进行了主旨发言。七位著名语言学家或ELF领域资深学者先后主持了7场特邀专题研讨,对ELF的不同话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就语言教师对ELF的理解与实践、跨文化交流背景下英语国际使用者的身份构建、ELF语料库项目研究、EMI(English-medium instruction)在日本的发展情况研究与实践挑战、中国ELF研究侧重点与发现、ELF教学中的困难等话题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深入交流。此次研讨会中,多方前沿观点实现共享,多方思想智慧得以碰撞。

此外,大会各分会场还进行了110场分组发言和19个海报展示,各国学者从语言区域、语言变体、语言情境、语言媒介、翻译教学、思辨能力、文化偏见等视角探讨了ELF意识、ELF与教学、ELF实践困境、ELF与国际化、ELF与新技术适应等需要切实解决的研究问题。研讨立足国际现实、紧跟国际前沿,以新思路、新视角推动ELF研究的可持续发展。

在闭幕式上,国际著名语言学家Henry Widdowson教授致闭幕词。Widdowson教授高度赞赏了各位学者三天来的研究分享,并再次强调,ELF研究需重视具有不同身份、态度的族群或个人之间的交流、互动和关系。

最后,第九届英语作为通用语国际研讨会组委会代表Enric Llurda介绍了下届会议地点的情况,并向与会听众发出了热烈邀请。

英国南安普顿大学教授Jennifer Jenkins:Seeing the World Through Three ELF Eyes

Jenkins教授强调英语使用者对英语享有所有权,非本族语者对英语通用语同样拥有合法的权利和地位。

Jenkins教授接着介绍了ELF理论发展历程中的两个重要阶段(ELF1,ELF2),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理论(ELF3)。

The fi rst phase, ‘ELF1’, focused on forms, and envisaged the possibility of identifying and maybe codifying ELF varieties. The second phase, ‘ELF2’, shifted focus to ELF’s variability, saw this as possibly ELF’s defi ning feature, with ELF communication transcending L1 boundaries to the extent that varieties couldn’t be identifi ed, and codifi cation wouldn’t be possible.

The third phase, ‘ELF3’-‘EMF’(Multilingual communication in which English is available as a contact language of choice, but is not necessarily chosen), the focus moves again, this time away from ELF as the framework to ELF within a framework of multilingualism. English, while always in the (potential) mix, is now conceived as one among many other languages, one resource among many, available but not necessarily used. (Jenkins 2015:78)

Jenkins教授对于ELF理论大发展进行了梳理,同时对ELF做了重新定位,提出了自己精辟、独到的见解。

伦敦大学应用语言学系教授、伯克贝克研究生院院长李嵬:Translanguaging ELF in Chinese Contexts

李嵬教授从translanguage的视角解读了ELF(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对ELF的深层含义进行了阐释。(1)语言的多变性和创新性超越了语言社会系统,与语言的多义性和主观性紧密联系;(2)跨语言沟通的能力不是一成不变的,语言系统随着个人的认知水平和社会结构的变化而相应变化;(3)要从跨学科的角度重新定义语言、语言学习以及在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和教育学等方面的语言使用。李教授总结道,translanguaging是一次实践、一个过程,是涉及多种语言或多种语言变体的语言实践,更是一种超越语言之上的知识建构的过程。

而ELF其实就是这样一个translanguaging的动态过程。21世纪post-multilingualism所面临的挑战为how to protect the identity and integrity of individual languages whilst recognizing and promoting the fluidity of diversity and contact。面对挑战,新“中式英语”应运而生。李教授进一步解释了新“中式英语”的构词特色以及所表达的功能,同时列举大量鲜活语言案例展示了新“中式英语”流行的原因及其代表的社会含义。

最后,李教授认为,英汉两种语言何者为王并不重要,这个过程必将使两种语言、两种文化达到共赢的结果。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教授Anna Mauranen:ELF—the Language of Science

Mauranen教授首先回顾了17世纪到20世纪以来语言和科学的发展历程——科学逐渐打破国界,突破种族差异;通用语言由单一的拉丁语向多语言方向不断发展。二战以后,英语迅猛发展,也改变了科学家之间交流的方式。据不完全统计,75%到90%的学术会议和学术期刊语言首选都是英语,英语毫无疑问成为the language of science。

接着,Mauranen教授介绍了她今年新建成的1.7万字的WELFA(Written 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 in Academic Settings)语料库,此语料库是世界上第一个ELF笔语语料库。

随后,通过对WELFA(Written 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 in Academic Settings)语料库数据的分析,Mauranen教授指出,好的科学文本不仅修辞多样,词汇语法也具有灵活性,不拘泥于某些特定的标准。仅仅因为语法、句法和使用错误而被拒稿或被严重批判都是不合理的。

最后,Mauranen教授呼吁大家要保持科学的国际化和科学语言的国际化。Anna Mauranen教授透过the language of science这一独特视角与参会学者共同深入探讨了ELF的内涵,整场发言高屋建瓴,由浅入深,为英语作为通用语的研究者们带来了全新视角和重要启发。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文秋芳:Teaching culture(s) in ELF——Current dilemmas and possible solutions

文秋芳教授首先从“是否需要语言作为媒介”的角度区分界定了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化:language-mediated culture和nonlanguage-mediated culture。通过生活中亲历的两个ELF事例,文教授引出了ELF文化教学中的两个困境:(1)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应该教什么文化,目标语文化、母语文化还是其他文化?只教其中之一还是三者兼具?(2)在写作语篇风格上,英语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国际通用的学术写作规范还是指导学生坚持自己的母语使用习惯?

针对这一问题,文教授引入了Risager的语言文化模型——model of Languaculture,这一理论从社会、心理和语言系统等视角解释了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她提出了一个新的语言文化模型——model of languature。在这一模型中,语言和文化是互相依存、紧密联系的。

最后,基于这一理论框架,文教授针对现存ELF文化教学的困境提出了可行性建议。为使听众对languature理论能有更加直观的认识,文秋芳教授还介绍了这一理论框架的实践应用情况。外研社近年推出的《新标准英语》和《新一代英语》两套教材便是在此框架指导下编写完成的。文教授向大家呈现了ELF文化教学的新蓝图,为更好地进行ELF教学提供了新思路。
Loading ...
订阅更精彩
相关文章


 主办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演讲比赛   |   关于我们   |   手机访问
中报二十一世纪(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主办单位:中国日报社 Copyright by 21st Century English Education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网站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ICP备202406607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664号
关闭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