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报纸
纸质报纸 电子报纸
手机订阅 微商城
英语
学习
双语学习 热点翻译 英语视频
实用英语 报纸听力 TEENS对话
教育
资讯
最新动态 活动预告
备课资源 语言文化
演讲
比赛
精彩演讲
活动动态
用报
专区
高中   初中
小学   画刊
   电子版首页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小学   |   画刊   |   教育报   |   二十一世纪英文报

英语教育

本文作者: 21st
  英语教学:艺术、科学还是手艺?

  作为国际上英语教师必读的经典著作《How to teach English》的作者,Jeremy Harmer以一首优美的钢琴曲引出了这个富有哲学意味的问题: Is teaching English an art, a science or a craft?

  他提出,如果把英语教学视为一门艺术,教师则需具备足够的教学技能,这两者由直觉和经验共同构成。

  然而过度依赖直觉和经验的教师有时又容易陷入发展瓶颈,因此,Jeremy提出了双脑教学(Two-brain-teaching)的概念: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有两个“大脑” ,一个是实施课堂教学的有形的大脑,用于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和活动;而另一个无形的大脑则更像一名旁观的思想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观摩教学进展,并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问题。

  如果认为英语教学是一门科学,并不意味着它只是以应试或剖析词汇、语法结构为目的,更重要的是研究(Research)。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勇于打破常规,在发现问题、搜集和研究数据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为未来的教学提供参考。

  如果教师在教学的同时还能够成为一名研究者,那么那个无形 “大脑” 就能更高效地运转,教学也将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如果认为英语教学是一门手艺,那么教师的实践技能则显得尤为关键。教学管理者可以通过有计划的辅导、监督、观摩、行为分析、分享等方式来帮助教师更好地实现专业发展。

  Jeremy在总结上述观点时辩证地指出:英语教学实际上是艺术、科学与手艺三者的结合。通过实践 “双脑教学” 模型,教学过程中的直觉、经验、反思及训练等因素完全可以相互作用,共同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从而实现高效的教师专业化发展。

  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与路径

  英语教学离不开教师这一核心角色,而教师发展则是在充分认识教育意义的基础上,不断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学水平的过程。“传递教育” 创始人张敏女士常年活跃在英语教师培训的讲台上,是国内知名的培训专家,在大会主旨报告中,张敏结合其丰富的教师培训经验、广阔的国际视野和深厚的学术背景,深度诠释了教师发展的理念。不仅从教师个体,更是从教师队伍的层面剖析了发展的模式与路径。

  在中国,传统的教师发展模式表现为学科+方法的形式,培训课堂规模往往较大,以培训师理论输出为主,受训人员互动、讨论、合作探究的机会很少。

  然而,根据我国基础英语教师发展现状与需求调研结果显示,教师对教学技能与方法的学习需求高达72.7% ,是理论学习需求的两倍之多。回顾海外学者Wallace、Jeremy Harmer、Richards和Farrell等提出的应用科学式 (A pplied science m odel),行动研究法(Action research),案例学习(Case study)等模式,探求科学的教师发展路径尤为重要。

  张敏总结了Fuller提出的职前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Burden的教师生涯循环发展理论,以及Benner、林崇德等学者对教师职业发展阶段的划分。

  张敏认为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没有绝对的模式与路径,教师在充分理解这些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与观点后,应根据自身发展目标和所处的实际情况,规划适合自己的成长模式。

  张敏在外研社创办的 “传递教育” 把教师培训课程设计为三级专业、二维职业的体系,通过八大板块的48个基础模块学习,不仅从教学技能培养方面提升教师专业水平,而且在骨干教师层面规划了教学管理与培训师的不同发展路径。

  中国英语教育的发展与趋势

  鲁子问教授在演讲中基于著名历史学家布罗代尔提出的 “长时段” 理论,简要回顾了中国英语教育发展史,并着重阐述了近30年来中国基础英语课堂的变化及领导力表现。

  鲁教授认为,中国英语教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在过去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可以分成四个重要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的精英主义时段,此阶段英语教育虽为国民教育,实际上只有少数学校开设英语,英语教育具体表现为对外语政策、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抗日战争国际合作、联合国成立等。

  新中国建国后的二十年,基于国际政治需要,英语教育地位削弱,此阶段概括为意识形态主导时段,课程大纲、课程目标、教材等皆为意识形态内容,课堂教学以语法、词汇精讲为主要形式。

  1972-1990年的近二十年属于结构主义主导时段,课程大纲、教材等主要遵循结构主义英语教育理论,课堂以语法—翻译法、结构替换活动为主。English900 、New Concept English等结构主义教材翻印使用。功能主义开始萌芽。

  而1990年以来的近三十年,课程大纲、教材等皆遵循功能主义,课堂以语言运用能力为方向,语言技能教学为主,不过语法—翻译法依然盛行。近三十年也是中国英语教育发展最为迅猛的阶段,国民英语运用能力大幅度提升,教材难度、高考试卷难度、留学生语言适应能力等明显提高。

  鲁教授认为,我国英语教育将在2020年后迎来第五个发展阶段——人文主义主导阶段,英语教育领导力将推动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甚至帮助人类走出西方文化主导,进入人类文化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文化时代。

  教师共同体建构和领导力发展

  教研组是学校的一个学科学术活动组织。但习惯上,教研组在学校的功能往往是上传下达的桥梁作用,至多只是根据教务处的要求,制定类似教学进度表的教学计划,组织几次听课活动。教研组的学术特性不足,团队合作不够,教师领导力得不到有效发展。

  基于此,夏校长提出 “教研共同体” 概念。共同体在《韦伯斯特新国际词典》(第三版)的解释是 “a body of individuals organized into a unit or manifesting usually with awareness some unifying trait . . . any group sharing interests or pursuits ... a group liked by a common policy” 。

  由此发展起来的 “学习共同体” 是指 “学是为完成真实任务,学习者与其他人相互依赖的探究、交流和协作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强调共同信念和远景,强调学习者分享各自的见解与信息,鼓励学习者探究,以达到对学习内容的深层理解” (钟志贤,2005)。据此,夏校长认为 “教研共同体” 是以教研组或备课组为单位, 教师之间共同合作、 交流、 探究的学科教研方式。

  如何建构 “教研共同体” ?夏校长认为“项目型校本教研” 是建构 “教研共同体” 的有效途径。“项目” 是指 “a carefully planned piece of work to get inform ation about something, to build something, to improve something” (《当代朗文英语词典》,2014)。

  而 “项目型校本教研” 是教研组通过项目设计和完成,解决学校存在的主要问题。具体操作可以分为: 1)项目命题; 2)项目设计; 3)项目实施; 4)项目评估; 5)项目完成。

  项目型教研需要依靠团队合作才能开展,教研共同体也就是在这开展过程中得以形成和发展,教师的领导力也在这其中得到促进,他们的职业发展意识,研究、践行和思维等方面的能力得到发展。上述观点是建于对《以文化为导向的外文特色教育》 这一项目研究和实践的思考所得。
Loading ...
订阅更精彩
相关文章


 主办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演讲比赛   |   关于我们   |   手机访问
中报二十一世纪(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主办单位:中国日报社 Copyright by 21st Century English Education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网站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ICP备202406607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664号
关闭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