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西兰: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教育
本文作者: 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研究院/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一带一路”专栏由本报与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合作开设。本期聚焦新西兰。新西兰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语言资源丰富。新西兰是英联邦成员,英语在该国政治、经济、外交等诸多领域均发挥着重要作用。英语教育因而也成为该国国民教育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新西兰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教育观,其教育理念的构建、语言能力标准的制定以及教学项目的实施均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核心理念,通过多样化的英语教学项目为学习者提供了优质的英语学习体验。借鉴新西兰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教育观或许可为提升我国英语教育质量提供一条切实可行的新路径。 新西兰位于太平洋西南部,是一个以英语与毛利语为官方语言的多民族国家。作为英联邦成员国之一,英语在该国政治、经济、外交等诸多领域均发挥着重要作用。 英语教育作为新西兰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教育观构建、语言能力标准制定以及教学项目实施中均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核心理念。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教育观 1.促进性别平等 新西兰的英语教材展现了不同性别人士的兴趣爱好、观念思想与所获成就。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注重合理分配教学资源,构建性别平等的英语课堂。 2.尊重民族权利 毛利民族的学生在学习英语前已经掌握了流利的毛利语书面及口头表达能力。在新西兰的英语课堂上,英语教师充分了解并尊重毛利民族的语言与文化,推行毛利语与英语的双语教学,关注毛利学生的兴趣与需求,努力开展教学活动,加强毛利学生与英语语言之间的联系,培养毛利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信心。 3.关注语言背景 4.保障特殊学习需求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能力标准 针对不同等级的英语学习,新西兰教育部还对其教学设计进行了样例说明,确保有效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教学理念。例如,在以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培养其批判思维为教学目标的英语课堂中,新西兰师生可基于现实中的生活场景共同设计交际情境。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围绕特定情境进行角色扮演。负责扮演的学生配以肢体语言进行口语表述, 并在保持角色与口语内容不变的前提下,改变肢体语言。负责观察的学生进行多轮记录并讨论,探讨表演中口语与肢体语言之间的联系,评估肢体语言的作用。 三、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二语教学 例如,伊拉姆(Ilam)小学开设了接纳性项目。该校学生的第一语种多样化,学生的英语能力水平差异较大。学校在新生入学时会进行英语能力测试,然后根据测试成绩和年龄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为2-4人),为第一语言为非英语的学生提供英语专职辅导。小组的每个成员都会有一本以其第一语言进行单词标注的英语教材。这些学生平时和第一语言为英语的学生一起上英语大班课,每周还需参加两节英语辅导学习课程。 英语大班教师会定期与专职辅导教师会晤研讨,确保小组辅导教学符合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并与大班课堂的教学内容相关联。专职辅导教师会为每位学生撰写学习记录,供大班教师及家长查阅。 每两个半月,小组学习者将参加英语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测试。学习者的英语水平一旦达到英语大班的要求,便可离开辅导小组,全程跟随大班学习。大班教师则基于学生的水平继续为其提供个性化指导。 奥雷利(Aorere)初中多数学生的语言背景为非英语语言。为此,学校开设了课内英语支持项目。项目由两位教师负责,持续时间为一学期或一学年。项目负责教师会与其他学科教师合作,针对学生具体的语言学习需求,从跨学科的视角研讨相应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设计、挑选教材,为学生提供课内英语语言支持与辅导。 迈瑞豪(Mairehau)小学自1992年开展了学伴项目。该项目旨在提高语言背景为非英语的学生的阅读能力,拓展其词汇量,为其创造与语言背景为英语的学伴进行交流的机会。每位语言背景为非英语的学生被配以两名英语学伴,英语教师负责为英语学伴提供专业培训并进行监督。英语学伴根据英语教师和学习者共同选择的教材,每周为学习者提供三次面对面辅导。在开展辅导教学时,学伴采用“暂停、提示、鼓励”的教学方法,并在每次辅导结束后,负责填写包括阅读材料、学生表现等在内的辅导记录。 四、启示与思考 1.新西兰英语教育重视教学对象在性别、民族、语言背景、生理条件等方面的差异,致力消除歧视,尊重差异,为学习者提供公平的学习环境。英语对于二语学习者而言是一种陌生的语言。英语课堂应以学习者已有的语言背景与学习体验为基础,结合学习者的学习需求、风格和认知水平,引导学习者在个人世界与英语世界之间构建有效关联。目前,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基于性别、民族、语言背景差异的英语教学设计与研究仍然匮乏;以聋哑人等弱势群体为教学对象的英语教学项目仍处于起步阶段;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教育观有待进一步推广落实。新西兰的英语教育观可为我国完善英语教育体系,促进英语教育公平化提供借鉴。 2.新西兰英语教育关注口语、书面语与可视化语言,涉及听力、口语、阅读、写作、观察、展示六种技能。随着科学技术与语言领域的持续融合,语言形式也在不断发展。除了传统的纸质文本,基于电视、电脑等媒介的可视化文本的出现丰富了人们的语言生活。因此,如何识别可视化英语文本中的话语特征,如何合理运用科学技术构建基于具体目标和不同观众的可视化话语应成为英语教学培养的语言技能之一。在英语教学中,可视化语言关注交际形式,注重建立单词与语言学之间的关联,能为基于英语的高级设计、媒体、电影制作研究奠定基础。我国《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语言技能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听、说、读、看、写等方面的技能。与我国相比,新西兰英语教育还增加了对可视化英语展示技能的培养,对其他技能的阐释与描述也非常丰富,并推荐了具体技能培养的教学法模型,可为我国英语课程标准的完善提供借鉴。 3.新西兰英语教育为二语学习者设计了多样化的学习项目,并配以专项资金支持。在沉浸式英语教学模式中,学校通过接纳性项目、课内英语支持项目、学伴项目,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与学习需求,制定并实施个性化的辅导计划。目前,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基于学校的英语辅导项目较少,校内英语辅导项目数量不足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家长主要依托校外培训机构为学生进行学科补差或提高。有关部门可基于不同学习者的背景和需求差异,结合各学校的具体教学情况组织多样化的教学项目。在英语辅导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的设立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各地教学水平差异,避免“一刀切”的情况。新西兰英语教育“中学+小学”“课内+课外”“小组+个体”的二语支持项目可为丰富我国英语教学方法提供借鉴。 五、结语 【本文系国家语委一般项目“一带一路中国企业网络空间语言规划研究”(YB135-83 )、上海外国语大学第四届导师学术引领计划项目“优质慕课上线阶段的助教策略研究”(2020114218)及上海外国语大学2020年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导向性课题“语言生态视角下‘多语种+ ’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 ![]() |
|
主办
|
英文二十一世纪(北京)教育传媒发展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主办单位:中国日报社 Copyright by 21st Century English Education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网站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ICP备13028878号-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