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休息吧
订阅
报纸
纸质报纸 电子报纸
手机订阅 微商城
英语
学习
双语学习 热点翻译 英语视频
实用英语 报纸听力 TEENS对话
教育
资讯
最新动态 活动预告
备课资源 语言文化
演讲
比赛
精彩演讲
活动动态
用报
专区
高中   初中
小学   画刊
   电子版首页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小学   |   画刊   |   教育报   |   二十一世纪英文报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

本文作者: 本报记者/王昕
  文秋芳以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方式给我留下干练、爽朗的第一印象。干脆的吐字和较快的语速立即在我脑海里勾勒出一个职业女性形象。

  进入房间,深红色格子休闲衫,蓝色牛仔裤,白色旅游鞋,年过半百的文秋芳充满活力地走入了我的视线。大约五分钟后,还未从旅途疲劳中恢复过来的她放下电话,满脸笑容地走过来:“我们可以开始了。你们想了解些什么?”

  低调、真诚、坚毅、乐观。文秋芳,这位英语教育专家的人格魅力在两个小时的促膝交谈中逐一展现,感染并引领着我对这位英语专家的前半生和内心世界一探究竟。

  除了学习还是学习

  “学习”几乎构成了文秋芳前半生的关键词。

  “有些人说我的生活很枯燥,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可在我看来,徜徉在书本里绝对是件乐事,让我欲罢不能。” 说到这里,兴奋之情在文秋芳的脸上难以抑制地流露。

  73年,文秋芳作为工农兵学员考上了南京师范大学英语系。大学三年的苦读生活中,文秋芳的时间表规律地令人吃惊:6点起床晨读,12点回宿舍午休,下午1点迈入自习室,晚上11点躺下休息。

  专业学习方面,文秋芳遇到的最大的难题就是发音。生长在江南的她经常混淆l,r,n,v四个辅音,这一问题一度困扰着文秋芳并严重地影响着她的口语水平。为了尽快纠正发音,勤勉好学的文秋芳一遍遍地跟着磁带朗读,并将自己读的课文录音,向老师请教,请其纠错。连文秋芳自己也没料到,当年一念 revolutionary 就会引来周围一片笑声的她如今已是公认的口语测试专家。

  度过了充实的大学生活,文秋芳留校成了一名教师。随着教学的深入,文秋芳深切地感觉到书到用时方恨少,她暗自萌生了读研的想法。

  不久,印度教会学校索菲亚女子大学代表团的到访给文秋芳带来了一个留学印度的机会。对方答应提供奖学金,让南师大的老师去孟买大学攻读语言学硕士学位。文秋芳毫不迟疑地报了名。

  然而,这一果断的决定,在旁人看来却是“难以理解”的。

  “英语系的学生总希望能到美国或英国留学,他们对去印度留学并不感兴趣。再加上当时中印关系紧张,签证是只管进不管出的,很多人都无法接受三年不能回国的现实,”文秋芳解释道。

  然而,只是抱着简单的“想去印度多看些英语教育书籍”的想法,32岁的文秋芳手执印有揈NTRY-Only的签证,踏上了三年留学的征程,离别了年迈的父母、至爱的丈夫和年仅四岁的儿子。

  在孟买大学学习期间,文秋芳通过努力,充分展示了自己超众的才华。第一年,她即以优异的成绩成为了班上唯一获得 Merit Scholarship 的学生。毕业时,文秋芳又以优异的成绩顺利拿到了语言学硕士学位。然而这成功背后的辛酸只有文秋芳自己清楚。

  文秋芳笑称留学时粗陋的饮食起到了“卓越”的“减肥”功效。三年下来,文秋芳的体重减了18斤。

  尽管文秋芳是“装备”着扎实的英文功底前往孟买大学的,可事实告诉她其英语水平较印度学生来说还是差距很大。这种差距在期末统考中暴露无遗——文秋芳发现在短短两小时要答满尽20页的试卷几乎是不可能的。

  于是,文秋芳拿出了当年练习口语的干劲练就快速的思维能力和书写速度。这次,成堆的磁带变成了大把练干的笔芯,沙沙的书写声代替了朗朗的读书声,不变的是深夜文秋芳凝固在窗帘上伏案的身影。

  独在异乡为异客,在印度的三年,文秋芳经常倚窗凭眺,浓酽乡愁溢于言表。

  85年,文秋芳学成归国。不多久,她又按捺不住对知识的渴求,来到香港大学,攻读语言学博士学位。文秋芳攻博三年的步伐迈得尤其稳健和出色,理论功底厚实了许多。

  执拗的“批判精神”

  在教学方面,文秋芳有自己的一套心得,即坚持不断丰富教案,绝不用同样的教案。她将在第二语言习得方面的研究成果及时地运用到她的授课中去,同时,在教学实践中丰富理论知识。

  “如果你来听我的课,会发现同样的课,不会出现同样的教法,”文秋芳说道,“我会不断地总结,想办法再次授课时教得更好。”

  谈到教学和中国的英语教育,文秋芳的状态立刻改变,说话的语速越来越快。她那面对生活和个人境遇的豁达乐观立刻转变为投入工作的认真和严谨。在表达某种细节时,文秋芳常用很大幅度的手势,配合着她生动的表情,一种不容人抗拒的意志力凸现出来。

  谈到多年从事研究的心得,文秋芳笑称自己没有什么做研究的天分,只是有股“钻”的劲。

  “我总爱发现问题并问个究竟,即使摆在我面前的是一篇刊登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上的论文,”文秋芳说道。

  正是这种执拗的“批判精神”奠定了这位语言学专家在英语教学方面的精深造诣。

  

  接近文秋芳,你会发现,她身上少了些许女人的细腻和婉约,多了份男人的洒脱和豁达。在她看来,女人在工作中是应该被忽略性别的。如果因为是女性就给自己退路的理由,就会阻碍前进的步伐和事业的发展,”文秋芳如是说。

  如今,不再年轻的文秋芳仍在聚结心力,想多做点事。“三寸气在千般用,一旦无常万事休”。对文秋芳来说,学习和教书是是值得竭智尽虑的事业。


  ---------------------------------------

  文秋芳: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教授和博士生导师,江苏省高等学校外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
Loading ...
订阅更精彩
相关文章


 主办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演讲比赛   |   关于我们   |   手机访问
中报二十一世纪(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主办单位:中国日报社 Copyright by 21st Century English Education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网站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ICP备13028878号-1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664号
关闭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