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
收藏本站
|
手机版
|
订阅报纸
订阅
报纸
纸质报纸
电子报纸
手机订阅
微商城
英语
学习
双语学习
热点翻译
英语视频
实用英语
报纸听力
TEENS对话
教育
资讯
最新动态
活动预告
备课资源
语言文化
演讲
比赛
精彩演讲
活动动态
用报
专区
高中
初中
小学
画刊
电子版首页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小学
|
画刊
|
教育报
|
二十一世纪英文报
英语教育资讯
>
英语教育电子版
>
第33期
>
正文
技术型英语人才职业教育的方向
本文作者:
本报记者 田文
第33期
收藏
当广大普通高校学生备战即将于6月举行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时候,高职高专的学生们却将他们的视线聚焦于同样将在6月降临的“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以下简称“能力考试”)上。
记者近日从“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委员会”获悉,该考试的报名工作即将在下月全面展开。
据了解,每年举办两次(6月及12月)的能力考试是为反映和评价高等学校专科层次(高等专科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成人高等教育)修完英语课程的在校生英语应用能力而设立的标准化英语水平考试。该考试于2000年首次推出,去年6月参加考试的高职高专学生已超过100万人。
该考试委员会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刘鸿章教授告诉记者:“如今,能力考试已在全国树立了良好的口碑,考试覆盖范围已从最初的13个省,扩大到现在的26个省。许多高职高专院校都将该考试作为学生英语水平的检测标准。”
据刘教授介绍,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学重在实用,因此,能力考试重在检测考生涉外交际及业务工作的应用能力。他透露,与能力考试配套的口语测试也将在近年正式推出,目前口语考试正在部分试点学校进行。
“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的是技术性、应用性人才,这些学生将是技术领域第一线的工作者,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并不需要用英语进行交际,但工作中却会经常接触英语,比如车间技术人员须读懂英文说明书等。因此,加强对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是当务之急。”刘说道。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扩大,高职高专教育迅速发展,在整个高等教育中的比重越来越大,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学问题也逐渐引起了英语教育界的关注。
据了解,我国现行的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从教材选择、教学环节到教学方法,已初步形成了具有高职高专特色的课程体系,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其作为本科教育“压缩饼干”的情况,正在逐步满足市场对技术型英语人才的需求。
此外,与本科生源相比,高职高专生源要复杂得多,不仅包括高中毕业生,还有中职、中专、技校毕业生。由于班级学生构成复杂、英语程度不一,高职、中职、中专、技校的教学目标定位差异较大等诸多原因,都给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学及改革带来许多困难。
“现阶段,我国的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在课程设置、教材选择、教学模式、人才培养、考试测评体系上还存在不少问题。” 重庆市大学英语教学研究学会副会长,重庆科技学院外语系主任刘寅齐教授说,“但是,从我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在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和管理方面缺乏应对措施是目前最突出的问题。”
刘寅齐教授表示,高职英语教学十分强调语言的应用性,对高职高专学生来说,英语学习不应局限于课堂,课后的自主学习显得更为重要。然而,由于自身水平的限制,目前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和管理仍停留在认识阶段,还有一个不断深化认识的过程。
针对这个软肋,科技学院外语系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比如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将他们分为A级班和B级班,进行分层次教学和管理;举办“经典英语影视片断配音大赛”,丰富学生的英语第二课堂等等。此外,外语系开发的“基础英语”也成为教育部首批公布的151门“国家精品课程”之一。
谈及今后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培养目标,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徐宪光教授表示,高职高专英语人才的培养应重视人才“输出”问题,要以就业为导向,多与企业挂钩,开展“定单式”培养。
Loading ...
订阅更精彩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网站
新浪微博
用报专区
相关文章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英语听说教学设计——以外研版八年级下册第二模块Unit 1听说课为例 (381期)
英语戏剧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381期)
剪纸艺术融入小学英语课堂的跨学科教学实践 (381期)
学科育人视野下高中英语教学设计探究 (381期)
英国“悦读”课对英语课外阅读教学的启示 (381期)
小学英语跨学科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381期)
高中英语隐形分层教学实践探究 (381期)
主办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演讲比赛
|
关于我们
|
手机访问
中报二十一世纪(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主办单位:中国日报社 Copyright by 21st Century English Education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网站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ICP备202406607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664号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