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语言知识内涵 培养跨文化意识
本文作者: 山东省烟台市第十中学 苏青
英语教学不仅要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新课程标准》强调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并将其作为评价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宜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表现形式。只注重语言形式,不了解其文化内涵,学习者是不可能真正掌握这门语言的。要改变以往英语教学投入大、效果差的尴尬局面,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除了传授语言知识、训练学生语言技能外,还应在课堂教学中及时导入和渗透文化知识,以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
文化差异与语言学习的关系
中、西方人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从风俗习惯到思维方式都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在生活中的很多方面都有体现:
1. 打招呼与称呼语
“到哪儿去?” 是汉语中很常用的一种打招呼的方式,然而若问英美人“Where are you going?”,他们会认为这是干涉他的私事。又如“老”在汉语中常含敬重或亲切之意,故有老师傅、老爷爷、老李之类的称呼。但是在以年轻人为中心的美国社会里,人人都喜欢自己年轻而有活力,即使真正的老年人也不愿意被人称作“old”。
2. 隐私与节日
中国人为表示关心,常向对方询问有关年龄、婚姻、收入、家庭等方面的问题,西方人则认为随意谈论这些事情是不尊重其个人隐私的行为。
另外,透过不同国家的节日,学习者也能体察到其民族独特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和民间文学等。如圣诞节、复活节都与西方的基督教文化传统紧密相关,中国的元旦、春节背后则有一个关于“年”的生动故事。
3.习语
任何一种语言都包含了大量约定俗成的习惯用法。英、汉语中有许多基本对应的习语表达方式,如“披着羊皮的狼(wolf in sheep’s clothing)”“趁热打铁(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等。同时,这两种语言也存在较多不完全对应,但却意义相同、反映各自文化特色的习语,如汉语中“犟得像头牛”在英语中是“as stubborn as a mule”;而“安乐窝”对应的英语表达方式则是“a bed of roses”。
多渠道培养跨文化意识
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通过多种渠道,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来进行。
1.通过课堂教学培养跨文化意识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主要途径,教师可在精讲课文时渗透英语国家的文化,或创造机会使学生在模拟和创设的情境中感受异国文化。
(1)对比法
在教授与打招呼、问候、赞扬等话题相关的内容时,教师可通过对比中西不同的表达方式,引导学生体会两个民族文化的差异。在学习“spend money like water”(挥金如土)这一短语时,教师可对比中西方不同的生存环境,如英国是一个岛国,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而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用以启发学生探究这个词组的由来,加深记忆,增强对文化的敏感性和洞察力。
(2)渗透法
教师可利用各种机会,不断向学生介绍英语文化知识。如学习“thank you”时,教师可让学生知道美国人“thank you”不离口的习惯,如顾客递上钱时,店员说“thank you”;找回零钱后,顾客还一声“thank you”;孩子在家中给父母递上一杯茶,父母也习惯地说一声“thank you”。
(3)角色扮演法
教材中适合角色扮演的任务有许多,如自我和相互介绍、打电话、购物、进餐、求医等。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不但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可以促使学生自觉揣摩情景中应使用的语音、语调以及表情、手势和语气。
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学生真正地将语言知识作为交际的工具,同时可以切实理解并感受英语文化的内涵。
2.丰富课外活动,让学生多渠道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
文化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要充分利用课外活动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鼓励他们在课外进行具体的语言实践。
(1)组织学生定期出板报、墙报
充分利用板报、墙报等形式向学生介绍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日常生活习惯等文化背景知识。
(2)组织学生观看英语原版电影
教师应选择主题积极向上、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语言地道、发音清晰的影片组织学生观看,如“The Simpson’s”“Snow White” “LEO the Lion”等。观看原声电影,不但可以使学生有机会模仿地道的语音、语调,学会贴切的英文表达,更重要的是能让他们直观地了解英语国家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等,从而培养学生在实际交流中应具备的多元文化意识。
(3)鼓励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新技术进行语言和文化交流
通讯网络技术的发展缩小了时空距离,加大和方便了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交流。教师可指导学生通过网络浏览、查阅有关语言和文化的资料,通过聊天工具与英语国家的人直接交流。
(4)阅读英语报刊、杂志以及文学作品
教师可向学生推荐《中国日报》《21世纪英文报》《书虫丛书》等。学生通过广泛阅读,可以了解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艺术、体育、宗教等各方面的文化知识,既能提高阅读能力,又可拓宽眼界、增强世界意识。
(5)组织多种课外活动
教师还可邀请知名教师、学者做关于中外文化差异方面的专题报告,组织如英语角、英语晚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为学生创设更多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机会。
总之,帮助学生学习语言中的文化内涵,提高他们的跨文化意识,能使学生从宏观的角度悟透语言的本质,令教与学变得更加富有情趣, 从而使语言的交际目的得以实现。
| |
| | |
Loading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