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充分利用非视觉信息 开展任务型阅读教学
本文作者: 编辑 王晓珊
为了让广大读者及时了解最新的英语教学科研动态和学术成果,本报从本期起开辟“学术前沿”专版,每期选登国内主要英语教研和学术期刊近期发表的优秀论文摘要(分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以满足广大英语教师了解学术界最新动向、加强相互学习和交流以及改进教学技能的需要。 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 非视觉信息在阅读理解中的作用 内容摘编:视觉信息是指眼睛感知文字符号而获得的信息,而非视觉信息则是指在阅读过程中起潜在作用的,由大脑提供的信息。阅读心理学把非视觉信息形象地称为“眼球后面的东西”,包括读者全部知识结构的总和。眼球后面的非视觉信息越多,辨识某个字母或某个词、某个句子、某段文字所需的视觉信息就越少。非视觉信息对于英语阅读教学有怎样的启示呢? 1、提高学生将文字和意义直接联系的熟练度。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以阅读训练为主,强化文字和意义直接联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从意义上驾驭文字,从理解上驾驭视觉的阅读技能,辩证地处理好语言形式与语言内容的关系,逐渐提高学生将文字和意义直接联系的熟练度。 2、 做好读前活动,激活背景知识。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做好读前背景知识介绍,为学生提供非视觉信息。教师可通过网络、报刊、电视等途径,找到与阅读教学内容相关的材料或背景知识,以幻灯片、文字、图片、录像等形式展示给学生,将学生引入一个真实的语境中,将语言的习得与语言的运用紧密地联系起来。 3、拓宽学生视野,增加知识储备。 教师应通过英语泛读课增加学生对西方国家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的知识储备。泛读课上的读物要丰富,可以包括各种英文报纸杂志、原版小说等。 4、 选择与学生水平相当的测试题。 阅读测试实际上是包括文化知识在内的综合性测试。教师在设计测试题时,测试内容应在适合学生的文化知识、语言水平等范围内进行选择。 山东省东营市第二中学 杜静
摘自《基础英语教育》2006年第2期
积极开展任务型英语阅读教学
内容摘编: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积极倡导任务型教学的途径,要求尽量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教师应该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这里的任务型教学本质上就是指“在做中学,在用中学”。
笔者认为,阅读任务的模式可以归纳为五种:
1、逻辑线
这种模式目标明确,任务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每一个任务由多个次任务组成,后一个任务是在前一个任务完成的基础上的前进,即前一个任务的可理解的输出为后一个任务提供了可理解的输入;如此继续下去,形成一个完整的脚手架工程,直至最终阅读目标的完成。
2、头脑风暴
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和没有任何其他条件限制的情况下,写出或说出与某一事物或现象有关的信息。这种快速和无序可以促进学生的大脑高度集中,就某一话题无限地展开讨论。这样一方面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生的词汇量,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对某一事物和现象的阅读理解。
3、解决问题
教师通过设计各种各样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合作、意义协商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每个学生都要有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方案,促使学生开拓思维,激发其学习动机。
4、分享阅读
学会和别人分享,分享别人的观点,分享别人的喜怒哀乐,分享异国文化的乐趣,这本身就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式,更是对学生的一种品德教育。学生之间的相互比较、沟通和分享,可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迫切地想把自己的理解讲述给对方听,以发现彼此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和对方一起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
安徽大学外语学院 易保树
摘自《基础英语教育》2006年第3期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内容摘编:随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教育部,2003)(以下简称《课标》)的颁布和实施,普通高中的英语教学正在发生变化。本文从实践的层面探讨新课标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应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
1、有效组织课外阅读活动
词汇是阅读理解的基石。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学生在阅读理解中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词汇障碍。扩大词汇量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加大学生的阅读量。《课标》已明确规定了高中毕业生要达到的阅读量。为了实现这些阅读训练目标,教师应结合教科书中的主题补充不同体裁的课外阅读材料,指导学生加大课外阅读量。教师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可与任务型教学和研究性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带着任务进行阅读活动。
2、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
多媒体技术借助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把图像、音响和文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再加上网络资源的充分利用,它能将社会、人文背景等人文因素形象化和具体化(徐昌和,2006)。合理地利用网络资源,有选择地阅读网络提供的材料,能够让学生最大限度、最大范围地接触到实际运用中的英语。
3、加强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在教材中真实、地道的英语文化知识不为学生所熟悉的情况下,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在了解相关文化背景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教科书中的阅读材料。只有经过教师的引导,学生才能更好地融入到教材所展示的文化中,并对目的语国家的社会制度、历史、民族习俗以及价值观等文化现象有较为系统的了解,从而进一步提高英语阅读分析的能力。
山东滨州学院外语系 郝国强
山东博兴一中外语组 刘爱玲
摘自《基础英语教育》2006年第3期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及探讨
内容摘编:Hedge(2002)提出,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应该是:帮助学习者能根据不同文体采取相应的阅读法;能为学习者实施进一步阅读活动奠定必要的语言基础,如对词汇、句型的掌握;能促使学习者运用图式背景对文本进行有意义的阅读等。为此,针对高中学生的实际水平与学习需求,本文试图探索有效的阅读课教学方略。
1、 如何处理语言点的学习?
语言课堂教学中必须包含两个基本活动,即解释领会语言点活动与实践语言点活动。在阅读课上,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文本这一融语言点与语境于一体的载体,夯实学生语言基本功的基础,提高学生语言实际运用的能力,达到教学合一。
2、 如何进行多层次提问?
阅读课上对文本的理解往往通过问题解答的方式来实现,因此问题设计的有效与否是促成学生理解文本的关键。问题设计应有细分目标,并且可操作、易操作。比如,细节性问题应该是解决一个即将到来的大问题的前奏;评价性或自由发挥性问题应是开发学生深层次思维能力与拓展兴趣的手段等。
3、 如何利用多媒体辅助阅读教学?
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该做到:首先,把握好教学的重心,明了运用多媒体主要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最终要达到什么目的。其次,制作的幻灯片应该是可以随时根据需要而提取的,而不是那种通过点击才得以一一呈现、按部就班的模式。
总之,教师应该随时结合教育、教学理论与课程目标,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理顺语言学习与思维发展和能力培养等目标的关系,随时进行教学反思,把语言学习、能力提升、智力开发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等通过课堂活动进行有效的串联与实现,使学生能真正通过阅读课堂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和锻炼思维。
浙江省宁波北仑中学 陈蕾
摘自《基础英语教育》2006年第2期
中小学外语教学
欣赏性阅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内容摘编:欣赏性阅读是指学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欣赏文章的字词句、篇章结构、文体风格和修辞手法等。把欣赏性阅读引入高中英语教学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利于学生学习语言知识和发展语言技能,还能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和人文素养。教师可根据教材中文章的不同特点从以下几个层面引导学生进行欣赏性阅读。
1、 欣赏词语和句子
教师可引导学生欣赏描写特定场景和特殊心情的词语,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领会文章中修辞手法的妙处。教师还可引导学生欣赏文中的精彩词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从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短语,并说出喜欢它们的理由,引导学生从欣赏的角度学习和掌握文中形象生动的词语,并让学生细心体会这些词语的妙处。
2、 欣赏文体风格和语言特色
教师在讲解游记时,可以配上风光短片和轻音乐,要求学生带着感情反复诵读,并询问学生朗读时的感受,引导他们体会文章的意境。
3、 欣赏文章结构
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欣赏文章严谨的写作风格,有助于学生理清文章思路,逐渐学会谋篇布局的技巧,提高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4、 欣赏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讲解小说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从人物富有个性的语言和行为方式中挖掘人物的性格特点,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剧中主要人物的处境(地位)、梦想(追求)和心境等。
江苏锡山高级中学 王萍
摘自(中学篇)2006年第7期
英语阅读教学中激活背景知识的策略
内容摘编:背景知识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不少教师由于过于注重词汇和语法等知识语言的讲授,忽视了激活学生的相关背景知识。这种做法非但不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而且会给英语阅读教学带来困难和阻力。
教师要想有效地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就必须做好充分的读前活动。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了几种简便易行的激活学生背景知识的策略。
1、 提问法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为学生所熟悉且能有效作答的问题,从而激活学生相关的背景知识。运用提问法的关键是要使所提问题紧密联系课文内容,使学生能够在已有的背景知识和课文的新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2、 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可以让学生在讨论中互相交流自己的背景知识,从而从他人那里学到新的背景知识,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阅读活动中。
3、 预测课文内容
教师可以根据课文标题或插图启发学生思考,要求他们通过对课文标题或图片内容的解读,大胆预测阅读材料的主要内容或结构层次。
4、 使用网络视频或图片资料
利用多媒体手段辅助英语阅读教学的最大优点在于它能为学习者创设真实的情境,能够生动直观地激活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
安徽无为中学 余怀松 刘骁明
摘自(中学篇)2006年第5期
|
|
主办
|
中报二十一世纪(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主办单位:中国日报社 Copyright by 21st Century English Education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网站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ICP备202406607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664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