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报纸
纸质报纸 电子报纸
手机订阅 微商城
英语
学习
双语学习 热点翻译 英语视频
实用英语 报纸听力 TEENS对话
教育
资讯
最新动态 活动预告
备课资源 语言文化
演讲
比赛
精彩演讲
活动动态
用报
专区
高中   初中
小学   画刊
   电子版首页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小学   |   画刊   |   教育报   |   二十一世纪英文报

内地学生赴港读研CET成绩渐获认可

本文作者: 本报记者 李立
  今年夏季,香港高校与内地高校争抢高考状元的“招生大战”曾给内地带来了一股强劲的“港校冲击波”。如今,这股“港校热”正由高考招生向研究生招生蔓延。日前,香港中文大学研究生院院长亲自率团赴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进行在内地的首次研究生招生宣讲。与此同时,香港科技大学也走进南京高校举行多场招生宣讲会。港校新一轮的研究生招生攻势已经展开。据悉,就读香港高校研究生课程,英语成绩是一道必须跨越的门槛。

  据香港中文大学研究生院院长黄永成教授透露,2007年香港中文大学预计招收500多名研究生,内地学生的比例大概占50%,生源主要集中在北京和上海等大中城市。据介绍,内地学生就读港校研究生课程实行申请制,无需参加统一入学考试。申请者除需提供本科成绩单、教授推荐信、研究计划等材料外,英语语言成绩证明也是必不可少的。记者从香港中文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处了解到,学生申请就读须达到托福550分(或新托福网考79分)或雅思6.5分以上。记者也从香港其他几所主要高校的研究生院获悉,以上要求是各高校普遍设定的最低英语语言门槛。此外,同一所高校的不同院系会根据学科的需要制定略有不同的英语要求,一般理工类专业的英文要求略低于人文社科类专业(中国文学类除外)。例如香港城市大学法学院要求托福580分(新托福网考92分)或雅思7分以上。此外,部分院系例如理学院还要求提供GRE成绩,商学院则要求提供GMAT成绩。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内地的大学英语六级考试近来逐渐得到部分香港高校的认可,申请时可以用来取代托福或雅思成绩。黄永成院长在北京表示,CET成绩可以作为内地申请者的英语能力鉴定证明。记者从香港中文大学研究院了解到,内地申请者需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部分院系还对明年即将全面实施的新六级考试分数做出了具体规定。例如香港中文大学法学院要求申请者的新六级成绩达到435分以上。香港城市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处萧小姐也告诉记者,内地学生申请就读该校研究生课程可以将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合格证书作为英语成绩证明。但当记者问及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改革后不再颁发证书,学生需提供的新考试最低分数时,萧小姐表示目前还没有相关的规定。据介绍,CET成绩获认可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近年来香港高校的内地生源不断增加,认可CET成绩无疑为申请者提供了便利;二是CET每年的考生人数达到上千万,在内地高校中享有较高的权威性和认可度。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内地考生的申请材料通过香港高校的审核后,根据各院系的要求,通常还需通过一道“面试关”,面试大多以全英文形式进行,考查申请人的专业知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谈及香港高校研究生招生设置的英文门槛时,香港浸会大学语文中心主任洪同年教授告诉记者,香港高校除个别中文学科外,几乎所有课程均以英文进行教学和考试。因此学生需要具备优良的英语水平以便适应全英文的学习环境。洪教授还告诉记者,与香港本地学生的英语水平相比,内地学生在词汇和写作方面表现较好,但听力水平较香港学生相对薄弱一些。目前就读于香港岭南大学商学院的王睿也对记者说,由于香港学生一直处于全英文教学环境下,因此他们对英文的熟练程度显然高于内地学生。

  考虑到学生的语言提升需要,大部分香港高校都开设了英语选修课程。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的黄柯目前在香港中文大学系统工程与工程管理系就读研究生。他告诉记者,学校语言自学中心开设了许多帮助学生提升语言水平的课程供学生自由选择。中心甚至还为学生安排语言伙伴,进行一对一的口语练习。黄柯本人曾在导师的建议下选修过“如何用英文做报告”课程。洪教授也告诉记者,香港浸会大学语文中心也为研究生提供英语辅导,指导学生练习用英文写论文。

  
Loading ...
订阅更精彩
相关文章


 主办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演讲比赛   |   关于我们   |   手机访问
中报二十一世纪(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主办单位:中国日报社 Copyright by 21st Century English Education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网站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ICP备202406607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664号
关闭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