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
收藏本站
|
手机版
|
订阅报纸
订阅
报纸
纸质报纸
电子报纸
手机订阅
微商城
英语
学习
双语学习
热点翻译
英语视频
实用英语
报纸听力
TEENS对话
教育
资讯
最新动态
活动预告
备课资源
语言文化
演讲
比赛
精彩演讲
活动动态
用报
专区
高中
初中
小学
画刊
电子版首页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小学
|
画刊
|
教育报
|
二十一世纪英文报
英语教育资讯
>
英语教育电子版
>
第80期
>
正文
英汉双语教材:引进与自编齐头并进
本文作者:
本报记者 张晶晶
第80期
收藏
日前,首届全国青少年(英汉)双语学习创新与实践活动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全国共有30万青少年参加了本次活动,其中24名同学被授予"双语之星"荣誉称号,20所学校被授予"全国青少年(英汉)双语学习创新与实践活动双语教学实践基地"称号。与此同时,众多英汉双语教学专家也出席了本次盛会,对国内中小学英汉双语教学进行了深入探讨。
好的教材是培养学生用英语语言进行跨学科思维的保证。据悉,目前国内英汉双语教材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引进教材,是由各大出版社以及英汉双语教学研究部门引进的原版教材。第二种是翻译教材,是由国内汉语版中小学教材翻译而成的英语版教材。第三种是自编教材,是由出版社、英汉双语教学研究部门或双语学校自行编写的教材。
记者发现,目前引进教材比较常见,其中包括上海教育出版社于2002年出版的牛津大学出版社"牛津学科英语基础丛书",天津科技翻译公司引进的《美国中学生科学实验活动》教材等。中央教科所双语教育专家张志远表示,引进教材之所以广受欢迎是因为其地道的语言内容和生动的表现形式。然而,其缺点在于课程排序和学科体系方面同国内教学标准不一致,不能与国内教学体系很好地衔接。因此,虽然教材本身具有语言优势,但在学科教学层面不适应国内需求。为此,全国双语学习研究中心主任侯玉林提出了新办法,即积极改编原版教材,使之本土化。同时,引进时选用适合国内学科教学的内容。
中学教材英文版也是一些双语学校选用的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汉语室主任王世友说,人教社已将大部分科目的中学汉语版教材翻译成了英文版。由于这类教材的内容来源于中学各科目教材,其学科教学体系做到了与目前中学学科教学体系对接,不存在同国内教学标准不一致的问题。但有专家认为,这类教材翻译色彩浓重、学科英语运用不规范,会对学生双语学习产生不利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双语研究机构和双语教育部门正在积极探索自编教材的新出路。侯玉林告诉记者,目前自编教材主要分两种:一种是校本教材,即由学校自行组织编写的教材。这种教材一般专业水平不高、内容粗糙,只适用于个别学校和部分学生。因此,该类教材不可能大范围推广。第二种是高端自编教材。此类教材由专门从事双语教学研究的机构组织专家编写,专业水平高,内容准确。它将英语语言教学和学科教学有机融合,强调以学科教学为目的的同时强化英语教学。据了解,高端自编双语教材的编写工作是一项庞大的工程,涉及众多领域,并且目前双语教材编写专业人才不足。因此,国内尚未形成一套统一、完善、有较高权威性的高端自编教材,该类教材有待进一步发展。
侯玉林提出了高端自编教材发展"三步走"的思路。第一步,将自编教材与确立双语教学学科相结合,应重点在理科科目中确立双语教学学科,编写配套教材。例如针对小学,应编写科学、健康、计算机学科的双语教材。针对中学,应编写综合科学、地理、生物、计算机学科的双语教材。而中、高考测试科目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编写补充性的双语专业术语教材即可。第二步,组织一支精干的英汉双语教材编写队伍。侯玉林指出,优秀的双语教材编写队伍应该由英汉双语教学专家、社会双语教学力量以及外籍英汉双语教学人才共同组成。但有专家质疑,英汉双语教材的编写涉及到众多学科,在现有条件下很难集齐一批多学科、细分化的英汉双语教学人才。因此,高端自编教材编者队伍建设能否突破人才瓶颈还是个未知数。第三步,教材编写应点面结合。侯玉林说,编写一套多学科、系统化的教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可同时发展补充教材,即在不冲击学科教学的前提下,截取学科教材重点章节编写全英文教材。
Loading ...
订阅更精彩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网站
新浪微博
用报专区
相关文章
内容语言融合教育理念下的教材开发探索 (383期)
联合教研模式赋能区域英语教师专业发展——贵州省英语联合教研新实践 (382期)
加强研修创新 赋能英语教育——四川省绵阳高新区(科技城直管区)英语教学研究与实践 (382期)
守正创新谋发展 踔厉奋发向未来——2024年度外语教育大事件回顾 (382期)
学科育人视野下高中英语教学设计探究 (381期)
试析英语教学实现学科育人的有效途径——以外研版《英语》(新标准)高中必修三Unit 1为例 (381期)
阿根廷:全球化背景下英语教育的发展 (380期)
主办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演讲比赛
|
关于我们
|
手机访问
中报二十一世纪(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主办单位:中国日报社 Copyright by 21st Century English Education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网站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ICP备202406607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664号
内容